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生产工具还非常的落后,由于这时的人类依赖自然,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便走向了崇拜自然的道路,从此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就可以看得出来。
所谓的三皇,指的就是燧人、伏羲和神农,而五帝指的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他们都是传说中各部落的首领,且都为上古时期的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类在进入氏族公社社会阶段以后,生产工具不断地更新,对于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有了储存火种的能力,并且学会了钻木取火,因当时没有文件可考,于是原始的人类便将第一个使用火种的人类称为燧人氏,当然,燧人氏也是人类传说塑造的人物,只是为了纪念火的使用。对应的,人类也就将第一个学会饲养种植和医治病人的人称为伏羲氏和神农氏,这只是为了纪念,毫无根据可言。
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三皇的出现,反映的是人类初步改造自然的决心,它们只是原始社会进步的映射。
五帝也是传说中的人物,黄帝战蚩尤、颛顼明历法、帝喾迁亳都、唐尧体民意,虞舜尽孝义都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只是选择了所谓的代表性人物而进行了渲染,不过,在这些传说中,山川河流、地理环境等很值得我们深究探讨。
传说中的黄帝战蚩尤,当时的华夏部落深处于我国今天的黄河流域,而蚩尤部落则处于今天湖北荆州一带,两大正在发展进步中的部族都需要土地和人口,自然会爆发部落战争,于是两大部族战于涿鹿,最终蚩尤战败,黄帝夺得了自己需要的土地和人口。
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他成为了华夏各族的大首领,稳定才可发展,于是仓颉制造了文字,而黄帝自己的妻子嫘祖则发明了养蚕。不过这段是渲染而过的色彩,当人们的劳动生产能力快速提高之后,则必然会要求质的飞跃,所以所谓衣装的改善和文字的出现,只是生产力提升的体现。
燧人氏使用了火,伏羲氏教会了人们种植和饲养,那么农业取得了质的飞跃,当然,农业需要季节的约束,而恰恰颛顼历法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年360天(颛顼历,一年360天),年年大丰收。
部落联盟末期,人类最初的温饱问题已经趋于解决,当然,这个时候他们仍然需要依托自然,依据当时社会发展的情况,他们还不能完全的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想想看,我们现代的人都要时不时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何况上古时期的人类,于是,新的神话传说人物出现了,先是帝喾为了摆脱洪水而迁都亳都,再是尧用鲧、舜用禹治水,当然了,水是治完了,但那只是缓和,不过,帝喾、尧、舜三帝还是为人们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于是人们纪念了他们。
道德的约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它的根源就是礼法,帝喾创礼法,唐尧、虞舜身体力行,一个察民意,一个尽孝心,体现的便是华夏民族的文化,这只是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