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奥匈帝国再起 / 第7章 氢化法成功

第7章 氢化法成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此后几天,张祥没事就陪着父亲聊聊天、喝喝酒,听父亲吹吹牛皮。讲他年轻时如何、如何勇猛、强悍,在军队中如何受欢迎、受下面弟兄们拥护。
  跟哪个贵族家族,不服的小子谁谁如何如何较量的、比拼的。怎么把那家伙收拾服的、变得乖乖的,更参加过哪些惨烈大战,战场那个凄惨、悲伤啊等等。
  父子两人偶尔也会谈到什么艺术啊、宝藏传说啊、科学、宗教、经济发展啊之类的事情,政治上基本没聊过,毕竟大公的从政经历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酸史。
  大公年轻时,被那些地方贵族势力收拾疼了啊。可又碍于面子和皇室规矩不能去明着报复,一气之下不玩了,老老实实在自己地盘上呆着,当皇帝大哥的传话筒和应付一些家族事情。
  张祥偶尔也会说一些心里的想法和看法,当然都是结合着这个时代的奥匈帝国现状来的。
  比如国家对农业和广大农民不够重视,粮食产量问题可以较大幅度的增产的,而且好的农业技术缺乏国家政府层面支持与传播,难以普及和推广,引起了大公殿下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但有一些内容,就难以让大公殿下全部认同了。
  比如:大公对张祥所说的国家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非常的认同。但对张祥提出的一些歪点子,嗤之以鼻啊,更对张祥提出的请历史学家,篡改编造历史的想法,给与了高度的鄙视。
  大公,毕竟骨子里是骄傲的大贵族,怎么能认同张祥提出的,什么都是优秀的雅利安人种呢?欧洲的大部分族裔,都是从亚洲某嘎哒搬迁逃难过来的同族呢?其中还包括日耳曼民族。
  还什么之所以分成这么多种族,彼此内斗、争斗不止,是因为奥斯曼帝国为了方便他们统治的阴谋。信仰上帝的人们应该博爱,抛弃内部成见,共同反对异教徒的侵害。
  幸好张祥也知道,想让这些骨子里骄傲的大贵族认同他的歪理,那是极度困难的,所以也没有去过多的争论、辩解。
  何况即使统治阶层,认识到其中的好处,想落实下去也是千难万难,地主老财、资本家们都不会放弃大肆剥削的。
  与其同父亲大公争论不止,不如日后在一些报纸等上面,多忽悠忽悠淳朴、善良老百姓们有效。
  前提当然是大家的日子都过的不错,否则忽悠了有毛的用处,更别提所谓的认同度了。高层都没认同,难道指望下面去认同吗?
  大公父子二人的共同爱好,无疑是宝马、枪支,两人聊的最多,大公吹嘘的也最多。毕竟纵马驰骋没有男人不喜欢啊,作为一个喜欢打猎的人,骏马、枪支、弹药同样是重要的一环啊。
  1877年2月7日,这是一个张祥认为伟大的日子。帕克管家在这天,特意赶回到了张祥的城堡,给张祥父子带回了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位于班斯卡·什佳夫尼察的秘密研究试验室,终于在张祥的悄悄提示下,通过下面专家和技术人员,不断的攻关和工序优化,将氰化法提金工艺初步研究成功了。
  现在基本能从一吨废弃的金矿尾矿、废矿中,提炼出20-30克高纯度黄金。现在试验还在悄悄继续,冶金工序和工艺在最终定型阶段,但前景可谓一片大好啊。
  氰化法提金工艺包括:氰化浸出、浸出矿浆的洗涤过滤、氰化液或氰化矿浆中金的提取和成品的冶炼等几个基本工序。
  在这个年代,毫无疑问可谓是冠盖世界的先进技术,如能保证不泄密,起码十多年时间可世界独家领先,带来的巨额收益将是天文数字啊。
  至于大规模的用蒸汽粉碎设备来提高效率,那对张祥来讲更不是个事了,班斯卡·什佳夫尼察就有厂家能生产这种设备,毕竟理念有了,制造根本就不成问题。
  张祥心里很高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卡尔·路德维希大公一听,也很高兴。
  同样很重视技术保密工作,将自己的几个心腹爱将都调到了这边,许下重诺和高薪,严防死守这些技术秘密。
  这段时间,大公殿下可是过足了打猎的瘾啊,每天说是去查看他的金矿和新购置的土地,但纯粹是去骑马打猎去了,每天都拿回不少的猎物,让张祥郁闷不已。
  然后厨师们按张祥的要求,放些香料炖上、晚上弄个野味小火锅,供父子两人下酒。具体的事情都是老帕克管家在办理,将金矿涉及的土地已经全部廉价买下了。
  下一步将是废矿、尾矿的购置问题,估计问题也不大;当然了,还有水泥厂的股份购买等,也已经基本搞定。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本身就有一个大型的水泥厂,水泥矿山也有几座,虽然生意红火,但大股东们知道,民不与官斗啊。
  何况人家出价也还算厚道,没有去刻意压价等。同时这也是个巴结上位者的机会,以后大家赚钱的机会多多,暂时没必要去太计较的吗。
  ………
  要想富,多修路,张祥前世可谓听着这个话长大的,现在从金矿到冶炼厂的铁路当然得修好了,要不怎么运输啊。
  这样既可以解决当地的人员务工问题,又可发展当地的经济,虽前期投入相对较大,但有着父亲雄厚财力的全力支持,资金方面还真不是个事。
  下一期的金矿的探测,已经开始了计划和准备,除了这里的金矿继续探测,海外的探测也逐步提上了日程,只待这边全部搞定,就开始有计划的实施了。
  现在新的冶炼工艺研究成功,只要技术掌握在自己独家手里,安排可靠的心腹去管理和守卫,给工人们相对丰厚的保密薪金,就能源源不断的为父子二人带来丰厚的利润。
  于是,张祥私下开始给父亲出主意,请他抽空低调前往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拜访几个国家的国王和皇帝。反正他们皇室、王室之间的关系还算是非常不错的,亲戚套着亲戚。
  卡尔·路德维希大公,知道张祥不会没目的乱讲,就问原因。张祥老实的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希望能够从荷兰和西班牙等国的殖民地,大规模的进口金矿砂等,张祥父子两个就发财了。
  大公奇怪的道:“那样人家会怀疑的,而且真的有足够利润吗?人家可是会仔细筛选的。”
  张祥点点头道:“只要是真的金矿石,那他们再筛选,里面也是有丰厚利润的。主要还是怕人家怀疑,然后来刺探我们的先进技术。”
  “所以这个问题得想法解决,冶金企业一定要隐蔽起来,能保守住相关秘密才行。”
  大公点点头,道:“那我们都好好想想,如何隐蔽快速赚大钱,如果不保险,还是明面上用老法子好了,暗中用新技术。”
  这个年代的西班牙王国,因为连续内乱已经开始迅速衰弱,国内的内战去年刚刚结束,西班牙王国和国王阿方索十二世也需要一个友善的盟友。
  历史上1879年11月29日,也就是后年,阿方索十二世娶奥地利女大公玛丽亚·克里斯蒂娜为妻,生下了阿方索十三世这个可怜的倒霉蛋。
  而西班牙王国的殖民地,不少地方都有着丰富的金、银、铜矿。如菲律宾,黄金矿藏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例如棉兰老区之类的地方有着许多小型金矿。
  菲律宾地区,其他如铜、镍、铝、铬、钴、银、铅、锌等矿藏也同样异常丰富。经济作物方面更是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对于奥匈帝国而言,互补性极大。其他如古巴等殖民地,也是雷同。
  何况讲西班牙语的南美国家众多,更是矿藏资源丰富。
  比如秘鲁的白银矿,世界第一丰富,铜储量世界第三(前两位分别为智利和美国),黄金储量世界第五(前四位分别为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
  更别提智利的铜矿、硝石矿都是世界第一丰富;阿根廷的小麦、牛肉、黄金、铜矿等也是世界排在前列。
  荷兰王国的殖民地,如东印度群岛的矿藏同样丰富至极,如黄金、石油、天然气、铜、煤炭等等。当然,这个年代只讲黄金、黄铜则可,其他的张祥才不会去提呢。
  而且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的科技水平不高,无法很好的开采利用,资源的出口也受到英、法、美等国的限制,所以能给大国提供长期稳定的原材料,他们同样不会拒绝的。
  张祥父子这边,很多不重要的初期冶炼、今后的进口钢材粗炼、机械配件、零件加工、生活物资的委外加工等,也可以交给他们来完成。
  只要张祥父子提供世界先进的冶炼技术等,这些国家就能将原材料成本的优势扩大,提升综合国力,形成双方的互利互惠。
  卡尔·路德维希大公一琢磨,这当然是好事了,得抓紧啊,虽然很多东西还早呢,八字都没一撇。但几个国家的很多事情,有相同性,可以共同研究啊。
  比如说军舰,枪支弹药等武器研发,那样有人分担,各国的研发经费压力就会小很多,先进性更可以提高一个档次。
  比如英国、美国、俄国、法国等,本土和殖民地的绝大多数矿产资源等,本就丰富的一塌糊涂了,根本不会去考虑其他国家的商人们的利益。
  只有德国、意大利与奥匈帝国这样的苦逼,本土不大、甚至狭小,资源贫瘠而且缺少海外殖民地的国家。才会真正的大量进口他们的原材料和经济作物。
  如果谈成的话,皇室可以在自己国家的亚德里亚海、海边城市或岛屿上大规模买地,建造一个或几个大型的冶金厂。
  今后不但可以冶炼黄金、白银;还可以精炼铜、铁、钢材等,全世界买矿石,加工制作后再出口,既解决自己国民的就业问题,又可有丰厚的利润回报。
  当然,船厂同样跑不了,可先根据情况建造几个中、小型的船厂,生产简单能装的自由轮,自产自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隐藏冶炼厂的利润,免得其他国家知道后起疑、眼红。
  而且按照流水线的风格建造自由轮,建造迅速,价格便宜。历史上二战期间,美国在1941年到1945年间,18个美国船坞就共计建造了2751艘自由轮。
  可想而知,其中的利润空间有多大,而且技术难度不高,可焊死的就直接焊死,简单省事,材料配件都不成问题,就是有效使用年限短一些而已,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啊。
  毕竟这个时候的奥匈帝国,的确是国力衰弱。奥地利政府自身没有足够的实力,虽然名为帝国,其实连维系匈牙利王国不争取独立,已经是勉为其难了,所以要尽量少惹事。
  有了足够的财富后,张祥可操纵的空间就大了,不论是汽车工业,还是生物制药、电子、化学工业,都可去涉及。
  奥匈帝国的经济发展,就可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沉淀、出现腾飞之势,一战爆发时也不会穷成历史上那个德行了。
  当然,集装箱货船等,可决定帝国命运的东西,该保留的得保留。毕竟这玩意可是可以改装成初代航空母舰的。惹急了,奥匈帝国该拼命的也得拼命啊,最起码不能让敌人好过。
  历史的一战,从人口上来看,拥有超过5000万人口的奥匈帝国应该拥有较为充足的兵力,但是实际上,奥匈帝国中接受过军事训练的人员数量,在参战强国中却是偏少的。
  在德、俄、法、奥四个欧洲陆军强国中人数是最少的,只有250万左右,而俄国人有500万以上,德国有400万以上,法国有350万以上。
  所以,一旦开战,奥匈帝国的兵力应该是四个大国中最少的。这点张祥也表示可以理解,毕竟欧洲强国的军事训练那可是实打实的,要花去海量的真金白银的,国家穷了,真的没法呢。
  而在装备和素质方面,奥匈帝国同样存在很多的问题,因为奥地利和匈牙利的二元体制,让奥匈帝国在扩军议题上和武器更新上,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主要是两国科学技术上、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太大,匈牙利政府当然不想去买奥地利企业的东西了,那不是帮助奥地利发展壮大吗?宁肯坑队友,也不能让对方捡了便宜啊。
  再加上奥匈的经济和工业本身就比较落后,所以他们的军队装备水平很差,他们军队中甚至还大量装备当年普奥战争时期的武器。重炮和机枪这些新式武器极度缺乏。
  所以,战争刚开始时,想用进攻打赢号称欧洲宪兵的俄国北极熊,那纯粹是奥匈帝国高层的脑袋不好使,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糊涂的一塌糊涂。
  即使张祥现在开始,加强了奥匈帝国的科技和国力,按他的想法,前期还是通过工事防守住就算了,尽可能高交换比消灭俄国的精锐部队,伺机反攻,合围、打歼灭战。
  纯进攻的话那是找死,即使交换比不错的战斗,也能不打就不打,尽可能对峙住则可。
  想战胜人多势众的俄国军队,得靠俄国自己的后勤体系和内部矛盾,而不是正面战争。
  来的俄国士兵越多,他的后勤问题就会越沉重,崩盘的就越快,你要是干净利索的把人消灭干净了,他反而省心了,所以关键时候决策层不能糊涂啊。
  当然,如果理想的话,可以让大波波、乌克兰等地独立势力多去惹点事,没事搞个罢工之类的。
  然后这些新国家将奥匈帝国和俄国本土分隔开来。毕竟没人希望自己的国家,挨着那个巨大的、贪婪的北极熊。
  其他国家也是雷同,例如对付意大利的时候,在边境附近多埋点地雷,烦死他,看他那羸弱的后勤补给线,能支撑多久的强势进攻。
  他的港口更是得帮他多布置些水雷阵,让他的主要对外运输通道陷入瘫痪,那奥匈帝国就基本稳赢了。
  毕竟一个连粮食都极度缺乏的国家,失去外部市场的供给、支持,又能剩下多少战斗能力,实在让人不可恭维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