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修真小时代 / 第二十七章 糯米的妙用

第二十七章 糯米的妙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各小组开拔,各自赶赴各自的阵地。
  莫问这时也站起身,拍拍身后的尘土,正欲挪步,猛地想起还没给自己委派工作呀!
  于是就急忙拉住走在前头的孙老头询问。
  孙老头甩甩手,不以为然地说:“你现在是村里的客人,哪有让客人干活的道理?”
  说完就要撇下他,自顾自去也。但见他一脸失落模样,又有些不忍心,便道:“你实在想帮忙,那就随我一组吧。”
  “要得!要得!”莫问就等着他这么说,就屁颠屁颠地尾随而去。
  经过一路上请教,莫问了解到他们这一组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流程,说白了很简单:其实就是挖些黄泥回来,碾细后加水和好,反复踩踏,并在此过程中加入轧成小段的稻草。这整个过程便叫作烫泥。
  烫好的泥可用于石头间粘合、填充,也可用于砌墙、制成土坯。
  “这黄泥作粘合之用,可牢固吗?”莫问问。
  老头打鼻孔里“哼”了一声,不屑地道:“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整的,你说牢不牢固吧?也没见说倒就倒的呀!”
  “眼下......这不都已经倒了吗?”
  这叫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接打他脸了不是?
  老头气得直瞪眼,“那是天灾!”
  “那也不算天灾,其实是人祸......”但这话,莫问也只能在心里说说。
  “你说的倒也不是完全没道理,这种材料虽然制作简单,成本又低,但其性能确有短板。一是粘度不够,二是不持久,容易龟裂,所以后期还要经常修补......”等老头气消后,说话也中肯了许多,“真正好的粘合材料,应是用白灰、细沙和黄泥,按一定比例调合均匀。此法若操作得当,可使建筑夯实、坚固、耐用,虽千百年而不倒!只可惜......”
  “可惜什么?”莫问追问。
  孙老头轻叹一声,道:“可惜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白灰这材料......”
  “那哪里才有?”
  “白灰要在火山之处才有。它本是活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将岩石等高温煅烧,冷却之后的白色粉末。而我们这里哪来的火山啊......”老头又叹气。
  “哦......”莫问听得似懂非懂,但起码有一点他是懂了,那就是为什么郝海生让眼前这个看似力不能担的糟老头来负责这项工作,他在这方面的见识之广博,果然非一般人所能比拟。
  挖黄泥的地点,要远比莫问想像得远。
  他们从出行伊始,一直是往南走,说话这工夫,才爬上第一座山的山坡,而按孙老头所述,他们必须要翻过三座山后方能接近目的地。
  照这个速度,往来一趟,恐怕半天工夫就花费掉了。这十来号人,一天能装回多少担黄泥嘛?
  “如果说单是我自己,往来这点距离,也就是片刻间的事。但我就一个人,一次也装不下多少,一天若往来个几百几千次的,非得累个半死才行!难道说把储物袋清空了来装黄泥?想想又有些舍不得......”心里犯着嘀咕,人就已不知不觉落到了队伍最后面。
  “小伙子......脚力......不行啊......才走这么点......道......就累啦?”他前面一个方脸汉子回过头对他说。
  他说话间嘴里含含糊糊,让莫问有些听大不清。
  仔细一看,原来这人边说活嘴里边嚼着东西,下巴上竟还粘着颗饭粒——是早上的糯米饭团。
  “糯米饭团......糯米饭团......糯米......”莫问嘴里反复念叨着这几个字,脑子里似乎想起些什么,但又想不真切,一副头昏脑热的样子!
  这时耳边又听有人在说:“牛大力,你先管好你自己吧,你瞧瞧你——嘴里填着东西还瞎扯淡,本来说话就不利索,这会儿更好啦,让糯米给粘住牙,都成结巴了吧!”
  这话,又让莫问脑门一亮!他略作思索后,身体往前一窜,便像一道光似的越过人群,到了队伍最前面的孙老头身旁。
  “刚才......那......那是什么......”牛大力不可思议地看向刚才笑话他之人,这回是真结巴了。
  “不......不......知道,也许眼花......花了吧!”另一人也使劲地揉着眼睛......
  “孙伯、孙伯!我想到个法子!”莫问道。
  “你小子一惊一乍地吓我一跳,做了小半天的拖油瓶,怎么眨眼工夫,便窜到前头来啦?”
  “唉!我跟你讲正经事呢,你就说你听不听吧!”
  “你且说来听听。”
  “之前我们不是谈到制成粘合材料的方法嘛......就在刚才,我突然想起我原先大陆上有个土方法,或许可以一试?”
  “哦?说来听听!”老头有点来了兴趣。
  “说这个方法之前,我先问你个问题!”
  “你问。”
  “你们这里的人是不是常以糯米为食?”
  老头想了想,摇头,“那东西偶尔吃吃还行,经常吃就不成——不消化啊!”
  “那村里还有没有积存的糯米?”
  “你提它作甚?想吃糯米食了?早上让你吃你还不乐意,现在会儿可想吃啦?”他迟疑着摸向怀里,“我这边还有咬剩下的半个,你要是不要?”
  “别扯!我是问村里还有没有糯米?存量还有多少?”莫问有些激动。
  “有,当然有!”没等孙老头接话,一旁的村民立即插话道:“不仅今年的糯米基本没动,连去年的陈米都还剩好几石呢!这东西一年吃个一两次,也就是端午和过年的时候吃吃,平时也没人要碰它呀!”
  “那便最好!”
  “你小子到底想说什么,拐弯抹角的。有屁就干脆点放!”孙老头有些不耐烦了,觉得这小子是存心在吊人胃口。
  “那我便放......说啦啊,我之前在‘外界’那片大陆上时,也是居住在海边的。我们那儿的人,为了防止涨潮和海啸,都会沿海岸线修一道堤坝......”
  “这个我知道!”老头点了点头,等着听他下文。
  “你怎地知道?莫非你见过?”莫问狡狤一笑。
  “哼!”老头直了直佝偻的身子,一脸不屑地道:“老夫活了这大把年纪,见识和听闻自然是不缺的!”
  “就是!就是!”旁边的村民立即附和。
  “你!起开!”莫问暗骂一声“马屁精”,正了正色,继续道:“你想啊,海浪击打时是多么恐怖的冲击力,堤坝不仅能扛住,并且千百年来屹立不垮,可见它得有多么坚固不是?”
  “有理!”
  “那你们可知这堤坝是用什么材料砌成的?”
  “莫非是石头?”有人道。
  “谁不知是用石头来垒的?难不成还用木头?我是指,其间用的是哪种粘合材料?”
  “哦?哪种?”孙老头两眼开始放光。
  莫问神秘一笑,先不答,把手放到他胸前衣襟处......
  孙老头楞了楞,只觉他手按处一团软糯贴到胸前,立时就反应过来,瞪大了眼睛道:“莫非是糯......”
  “是糯米浆!”莫问接口道。
  “你......你是如何得知?”老头问得急切。
  “这话说起来便长了......”
  “那就长话短说!”老头的眼神在警告他:急了啊!再吞吞吐吐卖关子,小心我直接弄死你!
  “我之前的房东,那是个胖得浑身只剩下肉的中年大娘,平素里还喜欢化妆,那粉抹得哟……”眼见孙老头的双手已朝他喉咙掐来,心知他这是要真下狠手!
  “莫急!莫急!马上就到重点了!”他快速闪开,以免被利爪锁喉,“这女人三番五次地要涨我房租,我有次急了,便道:‘就你这间破竹屋,凭什么收我那么贵的租子,你做人心亏也不亏?’你猜她怎地回答?她道:‘你懂什么!竹屋是不假,但你可知这竹屋乃是我那死鬼老公生前所筑,他本就是做的泥水匠的营生,深谙此道,这竹屋的地基以石砖垒成,以糯米汁掺拌细沙作粘合,是以艰固异常,百年不倒!这就跟海边的防洪堤坝一般,他参照的就是此法......’”
  这一刻,孙老头人仿佛被定格了一般,一动不动......过了许久,他的嘴角一阵抽搐,僵硬地从嘴里嘣出几个字:“既有此法,早干嘛不说!”
  ......
  
  山间营地前。
  李婶和一帮女人正蹲在地上挑捡菜叶,忽见一队人急匆匆地从眼前穿过。
  李婶扯开了嗓子喊道:“孙伯!你们不是往南边挑土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啦?”
  “不去啦!不去啦!”孙老头低着头,脚步没有丝毫减缓。
  “那你们这是要去哪儿?”身后李婶还在问。
  “海边!”孙老头大叫:“挑沙!”
  “奇怪!火急火燎的,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那么急躁?话没说清楚人就跑没影啦......”李婶嘀咕着。
  突然,令她吃惊的一幕出现了——本该跑得早没了影的孙老头,又满头大汗地折了回来,到她跟前喘着粗气问:“咱们的糯米,还有吗?”
  “怎么啦?又饿啦?这早饭才吃没多久......”
  “我说糯米!”老头气极败坏地从怀里掏出那吃剩下半个的糯米饭团,“不是说它!”
  “哦......有啊......有吧......”李婶有点懵。
  “那你记住啊,从今天开始,哦不!从现在开始,这糯米不能再用来做饭吃了啊——一粒都不行!得留着,派大用处!”
  “哦,哦!”李婶瞧他讲得认真,只好把头点得跟个波浪鼓似的!
  “记住了!记住啊——”话音未落,人又奔了出去......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