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范德文见慧明法师邀请自己一同前去,而自己最近几天又没什么紧要事情,每天只是绞尽脑汁考虑藏宝之事,头都炸了还是没什么头绪,确实不如出去走走、散散心,于是向慧明法师问道:
“敢问大师,这金厢寺位于哪里?”
慧明法师见范掌柜似乎有心思一同前去,于是指了指远处的群山说道:
“其实,这金厢寺离此地并不算远,就在相邻的榆社县,大约一百多里。”
范德文得知金厢寺就在于太谷相邻的榆社县,自己之前却并未听过,于是说道:
“怨我孤陋寡闻,之前竟然从未听说过。”
慧明法师见范掌柜如此自谦,于是说道:
“说起来,这金厢寺也算一座千年古刹,只因地处深山,较为偏僻,所以外地人知道的并不多。”
范德文感觉慧明法师不过是在给自己台阶下,于是问道:
“不知大师意欲如何前往?”
慧明法师双手合十,躬身说道:
“贫僧之前不知范掌柜一同前往,因此本计划步行前去,如今,范掌柜如若同去,步行便显不妥。”
范德文听慧明法师说,两地间隔百十华里,步行去的话确实不妥当。于是扭头吩咐跟随的家丁道:
“回去禀告老爷和夫人,我跟随慧明法师,前往金厢寺一趟,且勿挂念。”说完,又叮嘱道:
“因路途遥远,来时再牵两匹快马。”
家丁抬着轿子应声而去,范德文随同慧明法师入寺喝茶,等待快马。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家丁牵着两匹枣红色的骏马,来到了寺里。家丁禀告范德文,前往金厢寺一事,已禀告过老爷和夫人,老爷和夫人叮嘱,路上千万小心。
范德文随同慧明法师一同前往,两名家丁和一名小和尚陪同。
时值金秋,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两人一路走走停停,聊到兴起就地头闲坐,无话可说便起身赶路,到也别有一番风味。
榆社县在太谷县偏东。
进入深山,只见山势高耸,连绵不绝,范德文不禁感慨道:
“虽然相隔不远,地理地貌却截然不同。”
慧明法师点头称是。
“像这种苦寒之地,也有人居住吗?”范德文又问道
慧明法师看了看,回应道:
“山势险峻,田无一垄、地无一分,怕是有心住此,也无法生存。”
“正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嘛。”
两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中间在一农户家借助一宿,直到第二天,才赶到金厢寺。
只见金厢寺位于半山腰处,远远望去,掩映在群山之间,气魄恢宏、待攀上去,古色古香,庄严肃穆。
刚进山门,慧明法师的师兄慧聪法师已经早早率领两个小和尚迎了出来。
互相问候之后,跟随慧聪法师进入庙内,只见一进门便是一株直径四十厘米左右的古柏,古柏背后是一尊铁铸的香炉,香炉后面是大雄宝殿。进入大雄宝殿内,正首是三尊金身佛像,左右分别陈列着各式罗汉,罗汉之后,是八仙,塑像栩栩如生,犹如真人一般。
慧聪法师说道:
“山野乡间,没那么多的讲究,佛家与道家,都陈列在一起了。”
走出大雄宝殿,左边是僧舍。慧聪法师将师弟慧明和范掌柜迎进屋内,叫小和尚泡了一壶茶。
茶色微黄,口感略苦,范掌柜问道:
“不知师父泡的是什么茶?”。
慧聪法师说:
“山里的黄芩叶子,随口感一般,略微发苦,但喝了败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