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那些年,我在深圳的日子 / 第一章 以前的事 上

第一章 以前的事 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出生于1995年在重庆东北部的一个名叫狮寨村的地方,这个村大约三十户左右的人家,村里的人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到来,家里面如果没有一些经济来源支撑,除了留下一些老人在家看管孙子,种点果树,基本上的壮年劳动力都是南下深圳打工,所以我们这个小村算不上富有,但还不至于吃不上饭,我住的这里既不是开阔的平原,也没有什么名川大山,有的只是绵延不绝的柑橘树,和一条不知道流向何处的浦里河,我们这里的天气,土壤比较适合种植柑橘,橙子,我们这里也是全国的柑橘基地,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种植,我们家一般这些都是由外公外婆经管,由于柑橘种的太多,价格就略微显得比较低廉,挣不了什么大钱,只能求个温饱,也就导致很多年轻人都宁愿南下深圳打工,也不愿意在家过着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我的父母既没有南下打工,也没有种植柑橘,而是在镇上租住了一处房间,开办了一个小诊所。
  在我慢慢长大的记忆里,因为我妹妹的到来,租住的房子略微显得狭小,家里也确实需要一所房子,我的爸妈在镇上买了一套临街三层楼的房子,这个镇,说是一个镇,其实就是一条连接着县城到另一个县城的主干道,由于最近这几年国家到处修路,县与县之间都是高速公路,不在走我们这个镇的省道,导致我们这个镇没有昔日的繁华,不过镇的商业格局还在,高校,幼儿园,人民医院,法院,超市,该有的还是有,街边修的都是楼房,有的做点小生意,有的是偏远山区下来在这里租住带小孩上学,久而久之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小镇。房子当然是贷款的,相当于付了个首付,然后分几年还清。由于我的爷爷是一位医生,所以我家一楼就理所当然开起了小诊所,也就看看感冒病,打点滴这些。后来因为我爷爷年事已高的关系,家里的小诊所也就关门了。这也就意味我家没有了经济收入来源,而且家里现在还有房子的欠款没有还完,还有两个小孩,在没有办法的条件下,也是家庭之责任,所以我爸妈毅然而然的选择了祖国的号召,南下深圳,为祖国的改革开放舔砖加瓦。这也就意味着我和我妹妹成为了留守儿童。
  日子也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如果没有记错,那应该是2005年,转眼间我已经十二岁,小学毕业,也有好几年没有见过我的爸妈了。说实话,那时候可能只有爸妈想念我们。而我们却没有想爸妈,毕竟太小,不懂得亲情的重要性。也不懂的亲情意味这什么。刚好那个暑假我家的一个亲戚要去深圳,依稀记得大概是LH区巴丁街的位置。我和妹妹刚好没有作业,于是决定走出小镇,奔向大城市深圳。那时候的交通条件不像现在这样便利,什么飞机,和谐号,复兴号这些统统没有,有的只是县城里的火车和镇上的大巴车,为了便捷,我们选择了镇上的大巴车,毕竟也都是熟人,好说话。
  坐了两天两夜颠簸的汽车,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司机突然告诉我们到了目的地。下了车,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手足无措,有点像..有点像电视上说的农民进城一般,好在有个亲戚在旁边。带着我和我妹妹七拐八拐来到一栋房子面前。然后过了几分钟。来了一个略微有点面熟好像又不太认识的一个人过来帮我们拿了行李。我们就默默跟着他上楼。一夜无眠,我想当时应该是这样,毕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我想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吧。
  到了第二天,天刚亮,我就醒了,因为早上有人上班,我睡得又不是很沉,外面汽车轰隆声也可以传到这栋房子里面。起来之后,简单的洗漱一翻,还好是夏天,不用热水。刚来这里,又不敢出门,对这个新世界又好奇,于是乎打开窗子看了看,城市和我们小镇就是不一样,车水马龙,人烟弥漫般。正当我看的入迷的时候,带我来的那个亲戚刚好给我和我妹带了早饭,对,城里叫早餐。给我和我妹带了早餐,依稀不太清楚是什么早餐,正当我和我老妹吃的开心的时候,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这不是我家那小子”
  这时又传来一声熟悉女生的声音:‘是的呀,快点走呀’
  这声音是好久不见却没有想念过的爸妈。见面的时候还是有生疏感,以及带有一种不知如何开口喊爸妈,就像一个木头看着一个极其熟悉现在却无比陌生的两个人,其实这些都不是事。简单的唏嘘了几句,一天时间的磨合,亲切感自然而来。我爸妈没有住在市区,是住在关外一个叫龙岗的地方,吃完晚饭,亲戚送我们回到了龙岗,关外的繁华程度确实没有关内,没有高楼大厦,有的只是零星的街铺已以及生气勃勃的工厂,当然也比我们那个镇强太多了,在楼下周围转了一圈,回到了我老爸租住的小屋,房子不是很大,家电热水器比较齐全,一房一厅一卫,将就能住下,老妈和老妹住在房间,我和老爸就在客厅打地铺。
  在深圳,如果说非要有点回忆的话,也就是在这个地方第一次吃到了肯德基,还有一个叫冰雪皇后甜品店。也是知道原来超市是这样的,大海是这样的、城市是这样的、邻居与邻居之间是这样的。第一次来说深圳的时光是过的极其无聊。就像一片落叶掉进深圳这个湖泊没有泛起一丝波澜。
  渡过完深圳暑假的时光,踏上了回到老家的归途,回到了老家,第一件事就要去找学校,小升初,我们这里的初中有三所,分别是长沙中学,后河初中,以及我们这里的殿堂级的初中《陈家中学》
  长沙中学离我家算比较远,学校也比较破烂,没有考虑这个学校、首先想到了陈家中学,由于去的比较晚,今年陈家中学初一招生人数已经达标了,按照往年来说,是不应该的,后来经过询问,陈家中学初中招生今年只有5个班,比以前少了几个班,后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故意安排,中考的时候也是这样,后面的时候我会详细解释,
  两所学校都没有合适我,就只有后河初中这个唯一的学校,后河中学为什么叫后河,我住这个镇有一条穿插整个镇的河,名叫浦里河,长江的小支流,这个学校也在这条河的一旁,那个地方名叫后河坝子,故取名约“K县后河初级中学”后来我初中三年就在此渡过,也认识很多朋友以及发生很多事情。
  我家到后河中学,路程大约15分钟,走过一座桥,穿过一个名叫老街的街道,就可以看见“后河初级中学”的招牌,那天我起来的很早,拿上了两百元的报名费以及报名用的报名册,报名的人还是挺多,也遇到了很多小学同学,彭某、陈某等等,小升初的报名方式很简单,找到报名老师,给他看一下小学的成绩单以及报名册,然后拿上户口本,填好个人信息,交钱完事,到指定日期来这边看分班的信息就好。
  九月,是海子的诗,许巍的歌,也是中国孩子的开学日,那一天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那一天我也知道我的班主任名叫廖毅,也知道我的班级名叫初一六班(这个六班的叫法伴随了我一年,第二年分班了)
  廖毅我印象不是很深,个子不高,虽带着眼镜,但眼神还是很犀利,一幅十足的教书先生模样,他的一句经典的口头禅“你们一天在干啥子”
  我的初中生涯随着廖毅老师的自我介绍开始,初中生活并没有像小学那样轻松,除了多了几门课程,还有一个最大的反感,就是早晚自习,然后每天早上伴着夜色出门,晚上伴着月色回家。
  初中生涯最大的快乐有三个,一个是看别人装逼,一个是看小说。还有一个就是上课前买包辣条边吃边看小说,小说也是我在初中迷恋上的,直到现在我都还没有戒掉看书的这个习惯,在这里也得感谢一下程海燕老师(中职学校的班导)也是她当年让我们每人捐一本书,办了一个班级图书馆,使我阅读了很多经典的名著。
  初中每天的学习都是很枯燥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差生,差生就是差生,永远对学习提不上兴趣,有的只是各种玩闹,在那一年我爱上了打篮球、爱上了上网,爱上了小说,就是没有爱上学习。导致后来我连高中都没有考上。
  在学校碰到了小学同学加死党的彭红星(尿盆)、杨涛(涛哥)、也在三年的初中生涯认识了王秋霞(老王)、张洪兵、刘文明等等为数不多的朋友。
  在三年初中生涯中,成绩也很稳定,一直在班级倒数十几名徘徊,为此我老爸没少操心,但成绩依旧如此稳定。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连高中也没有考起,说来奇怪,到我中考那一年,我们这里的陈家中学升级为市级重点高中,连分数也加了很多,导致我的分数实在是离达标线差了很多,可以说差的离谱,我也就放弃了高中。。
  那时候很多人都说读书没有什么用,现在却后悔不已。
  所以读书无用论,完全是瞎扯淡。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