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故里山花此时开 / 第二十二章 大数据 · 高考 新

第二十二章 大数据 · 高考 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年的张书记因为灯会出了恶性踩踏事件被调离后,县长不久却离奇高升走了。
  新来的书记提拔了不少人,老班子几乎全部就地卧倒。
  汲雨菲的爷爷就是老班子里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听说孙女儿马上就到家里,原宣传部长很是高兴,他让老伴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还拿出了自己珍藏的茅台酒。
  当韩成功等三人在这天的黄昏出现在老部长在乡下的居所时,夜幕已经四合,田畴屋宇在黯淡的天色下如同手工艺人手里的剪影,因为有灯光的映衬,显得出特别的宁静和别样的美丽。而远处小山隔绝了蒸腾的热气,使得这一处山谷在初夏的傍晚早早就有了清凉的气息,暖风越过山林和田野吹来,到了此地,竟然变成了凉风——人一下子就褪了燥热,甚至不愿再作新的跋涉。
  田里还有人在耕作,这让韩成功肃然起敬。
  小甲壳虫刚停定,韩成功已经下了车,并且抢先一步就下了田。
  身后,汲雨菲竟然朝着田里的老人喊了起来,原来,田里的人就是汲雨菲的爷爷!
  老人乐呵呵的,把手里的一大捆麦穗递给了韩成功,韩成功很熟练地一顺扛上了肩头,乐呵呵地掉头就走,却并不言语,一切都如同早有默契似的,这让身后的老人反倒怔了一下,继而还点了点头。
  韩成功此刻想到了一个哲学命题: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让他的三个弟子到田里,怎样才能做到一次性走过农田,并且还是在只能摘取一次的情况下,从田里拿到最大的稻穗?
  第一个徒弟带着不安和彷徨走进稻田,很快他就摘取了一个大的稻穗,但是,在后半程,当他看到田里有很多的稻穗要比他手里拿着的稻穗大上许多的时候,无尽的后悔立即涌上心头。
  第二个徒弟显然是吸取了教训,一路往前走的时候,他无数次克制住想摘取稻穗的念头,而坚信后面还有更大的,他把自己的使命就定在了摘取未来的那个最大的稻穗上,结果,路快走到头的时候,他都没有摘取,而规则又不允许他回头再去找寻,最终,他只能在走出稻田之前,胡乱摘取了一个,自然,他也是充满了懊悔。
  师兄,当心!正在冥想中的韩成功突然被惊呼声打断。大才子,你差点要撞到电线杆上了!伍不凡也在一旁提醒道。
  哈哈,我在想苏格拉底的稻穗,还别说,这种哲学问题还真得身临其境才最有体会!韩成功一点也不感到尴尬,相反,却有发现新大陆一样的惊喜。
  老爷子在后面跟了上来,带着欣赏的眼光看着韩成功,友好地点点头,并且还做出让韩成功跟他走的手势。
  进了屋子后倒把韩成功吓了一跳——在外边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偏房里倒是先进得很,小型的脱粒机和烘干机一应俱全。
  打开脱粒机,韩成功打下手,老人很快就将一捆麦穗打成了小麦。然后,放进了烘干机里烘干,几分钟后,小半篓带着温度的小麦被被倒进了石磨里,此时,哪里还会让老人再动手,三个年轻人早就忙活开了,不一会,喷香的面粉就被磨出来了。
  老人拿头号的海碗满满装上了面粉,让孙女交给奶奶,剩下的则拿出一个口袋装上,指指外面的小车,伍不凡明白了,抢先一步给提溜出去了。
  年轻人,干过农活?老爷子似乎很惊奇。
  只是在小的时候看人干过,一大队人连夜收割,这边打谷场上脱粒机彻夜响个不停,有人运输,有人负责脱粒,有人对着风口扬谷,硕大的灯泡至今还在我眼前照着亮。
  嗯,不容易!现在可是看不到大干快上的那一幕了,其实,农村里这样热火朝天是不容易出问题的——老祖宗传下来的数学知识也足够用来计算产量和用度了,怎么会出问题的呢?老人似乎在考韩成功,又似乎在喃喃自语。
  有些父母看待别人家的孩子不仅看得准,而且要求也不过分,但是一到面对自己的孩子,就只希望他好上加好,为此——不仅平添了烦恼,还提出了许多未必符合实际的要求!韩成功并没有正面作答,只是打了个比方。
  你是说,我们当年——太武断了?老人皱起了眉头。
  一个外国的小伙,跑到越南做生意,他只看街区的居民人数,就可以得出此地需要不需要再办一个黄金加工店的结论,通常是2万人可以办一个这样的加工店可以做到不会赔钱。韩成功还是举例说明。
  老人睁大了眼睛,朝着韩成功认真看了一会儿后,微笑着伸出了手。
  饭桌上,韩成功倒有点拘束起来。
  很久没有在乡间靠近农田这么近的距离里吃饭了,他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就在黄昏后的不太清晰的光亮里,他和伯父一家有说有笑,奶奶还不时地催他夹菜,嘱咐他吃饱一点。
  那时,我就想着一件事,我会永远在乡间过一辈子吗?
  是呀,当年在下放期间,我也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现在算彻底明白了,终老乡间不也是蛮好吗?老人喝了一口酒,脸有些红热起来。
  汲部长,其实这些年我们都是吃了不善于统计的亏!韩成功认真地说。
  哦?你刚才所说的,那个外国人拿人口数字来定开金店的数量,有科学根据吗?老人思维一点都不慢。
  这是基于现代统计学兼顾当地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得出的结论,当然,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底对不对,最后还要看结果才行。但是,有一点,现在省城里每年元宵赏灯的时侯,都通过多个监控点监测统计实时人流量来预估灯会总人流量,并且做出适时、及时的分流与最新的安排,这就大大减少甚至杜绝了人为拍脑袋带来的失误。
  这是大数据带来的科学决策!汲雨菲加了一句。
  如果当年县里也有这个条件,或者各个乡镇预先统计一下观灯的人数,也许就知道该做怎样的防范和准备了,至少不会只把彩灯集中在两条主要的大街上,而且还是从三个口子往里面作向心运动,可容三万人的县城街道硬是引来了三十万人——现在想想,真是可怕,万一要发生更大规模踩踏,那可就不是光调离主要领导干部那么简单了。伍不凡似乎有些喝多了,竟然没看到韩成功制止他往下说的眼神。
  老人沉默了。毕竟是二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呀,其中竟然还有花季少女,而且,为了避免遭到踩踏面目全非的惨况刺激闻讯而来的死者亲属,遇难者连夜就送到火葬场火化了——一个人甚至于还是个孩子,几个小时前离开家的时候还是活蹦乱跳的,等再见到的时候,却只能拿着他或者她的骨灰,这是怎样叫人撕心裂肺的惨剧呢?
  幸亏疏散了,幸亏军队出动得快,幸亏老百姓还是服从指挥的,否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汲雨菲的奶奶抹了一把眼泪,有些吃力地说。
  城市管理我不太懂,但是,看了一点大数据方面的书,也做了一点这方面的思考,就以我们省城这几年的高考来说,确实存在了一些需要正视的问题。韩成功看到大家情绪低落了下来,就有意岔开了话题。
  韩老师,你有什么新发现吗,听说去年省城里有些高三学生的家长集体抗议来着,说省里每年都把本科录取率调低,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呀?汲雨菲反应过来,爷爷一辈子都揪心于当年的那场惨痛事故,现在可好,又让老人家回忆起来了。
  小韩老师,谢谢你,让我弄清了什么叫科学决策,朝闻道,夕死可矣!雨菲,放心,我老头子既然明白了,就不会天天只是躲在这里苟延残喘了,更不想把遗憾带进棺材,我算想通了,今后只要你们年轻人用得上我,我帮着跑跑腿,喊几句还是非常胜任的!前部长终于走出了沉默,这让另外几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汲部长,刚刚看到您自己收麦子,自己磨面粉,这可是最新最潮的生活方式呀!伍不凡见到老人情绪缓和,就见缝插针,开起了玩笑。
  哪里,只是不放心罢了,我就守着这么一亩地,种自己想种的,吃自己想吃的,别家的田和地,我管不着,我自家的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吃着放心,你们看,给你们烙的饼有多受欢迎,那半袋面粉——雨菲——你们三个人分分。
  遵命,部长大人!雨菲也开起了玩笑,一下子就把老两口给逗乐了。。
  小韩老师,你刚才说,省城里的高考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也发现了问题,这是怎么一回事呀?老爷子缓过来,开始了追问。
  有数据表明,省城里一个年级的小学生有4.8万人,而高三本科达到录取线的人数现在每年是1.4万人不到,也就是说,30%都不到,3个孩子,通过多年的努力,最后上大学的只能有一个孩子,这样的比率甚至还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数——40%,汲部长,您说,这样的情况老百姓能满意吗?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