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故里山花此时开 / 第四章 金妮·城市

第四章 金妮·城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韩成功在新学校的第一天想到了无数的人和事。
  三年四地的学习生涯恐怕在全中国都少见,但是他没有一点和别人透露这一秘密的打算,也压根不想,过去都已过去,已经成为了纯粹的回忆。
  借着回忆,韩成功成功地克服了许多次的茫然和无所适从。
  可奇怪的是,离实小并没有多远的劳动小学里的一切却并没有太多地回忆起来。
  并非劳动小学不好,那里的老师和同学其实很好,何况自己的婶娘还是教自己的老师,自己一点陌生感没有,甚至还有一丝靠近核心机密一样的优越感。
  包括作业的布置和出台作业的决策,能比同学多出入老师办公室的韩成功自然会听到不少消息,但是他不是个喜欢饶舌的人,即便是在钰凤和明芳拦着问考试时间的时候,他也不肯轻易透露一声。
  钰凤越加觉得他知道,甚至带着一群女娃堵住他的去处,明芳个子矮,只藏在人群的后面,并不肯指责韩成功。
  这让钰凤很不满,但是韩成功却挂念明芳的好,在人少的时候就会透露给明芳一点消息,也不是刻意地说,就像老师点拨愚钝后进的学生一样,含糊说上几句。
  那个时候,因为母亲刚从东北知青点返回县城工作而父亲尚未回乡的缘故,韩成功被暂时寄养在三伯父家里,大伯父从朝鲜战场上回国后就留在了东北,二伯父早夭,三伯父也是老师,但是并不在劳动小学,而是在地区财会学校里。
  三伯父夫妻都是教师的家庭环境在多年后韩成功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派上了用场: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师范专业。
  从三伯父家里到劳动小学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路不宽,也不是纯粹的泥路,而是掺杂着碎石块甚至陶瓷碎片的土路,拖拉机轧出的路辙经常改变路的模样,多年以后韩成功才明白其实那属于农业机械化化早期的行为艺术。
  无论是质地还是颜色,弯弯曲曲的土路和两旁细腻的河流与多情柔软的花草树木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两样颇显得不和谐的东西一起成了他今后回忆乡村的基本内容。
  开头照例是婶娘带着他来回上学的,后来,在一次独自回家以后,他就被放心一个人来回了。
  但有两桩事情让年幼的韩成功在上学路上担着心,其一是野狗,不知何时会冒出来站在路中央的野狗有时会在气势上压倒韩成功;其二是下雨天,湿滑泥泞倒不可怕,关键是脚上粘着的一大坨泥会让他越走越累,这样在天黑前很难回到家。
  一次雨后回家的时候,他遇到了野狗。而且似乎野狗对他很感兴趣,竟然跟着走了很久,这让他在双重惊恐之余,却也有几分欣喜:似曾相识的一幕来到了身边。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自己家里养着的大黄狗在身前身后撒着欢似的迎来送往,这让他颇有一人求学感天动地的自豪和满足,甚至还动过带着大黄去学校带它具体参观一下的念头。
  可惜,这种小心思很快就被恐惧替代了,就如同现在一回头就能看到黑黝黝的野狗又跟近了的感觉。
  野狗和东北欺负自己的刘家小子一样讨厌。他在心里想。
  摆脱了刘家小子,再想法子摆脱野狗,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没想到,他到底没有摆脱掉野狗,而且甚至还和它建立了某种终生的联系——在冬末的一天,婶娘家被人送了一大碗油水十足的狗肉。
  在那以后,路上也就再也没有遇到那条红着眼睛黑黑毛发的可怜狗。倒是家狗多了起来,却都不往路上跑,只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或站或坐,偶尔也发几声犬吠,倒一点也吓不住韩成功。
  再没有什么害怕的韩成功学习成绩保持着优秀,三次转学——从遥远的大兴安岭脚下的林场小学到远在百里外的真州农村小学再到如今的劳动小学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成绩,而且,似乎还有一次比一次好的趋势。这让他在多年以后回顾这段个人历史并且和女儿同时期成绩做对比的时候,始终有一种优秀基因传下来的庆幸感。
  而在劳动小学重现找回的优越感现在被新的陌生感取代了。在新学校的第一天,也就是实小新年后开学的第一天里,韩成功陷入了一种做贼般的忐忑和被新鲜事物神秘吸引的好奇里。
  入学考试的语文和数学试卷他竟然做过!两套卷子就是他上学期末的考试卷。
  也即是说,从那个时候甚至更早些时候开始,全县上下就已经具备了联考的机制。
  结果自然不差,他很轻易地就通过了考试,而且校长还亲自定夺,把他分到了据说是最好的三(1)班。
  确实是最好,只是在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
  至于当时,让他感觉到与众不同的事情确实也不少,但是,并非都是好事。
  一个女生,竟然也把长长的头发烫成了非常精致耐看的样子,这让他不仅诧异,甚至感到震惊了,但是,看到大家都见惯不怪,他也就默不作声了,只是私底下朝着那团头发很是多望了几眼。
  头发后面的面庞很白也很饱满,韩成功丝毫看不出一点儿曾经见过的乡村里女同学的影子。
  这让他对身边同桌的记忆也模糊起来,但奇怪的是,多年以后,再回忆起来的时候,两个人的印象竟然完全掉了个,女同桌的羊角辫和明亮的眼眸异常清晰地再现在眼前,而烫发同学就只有那头头发还有一些模糊的记忆了。
  下课的时候,几个男同学不问他的来路,至于女生,就更没有谁来拦着他或者问他的去处了,这让他很有自由的感觉——但很快,他就判断出了他和他们是不属于可以无话不谈的一类人。
  因为他们嘴里讲的有些出格,竟然带着不少有关异性的话题。
  他韩成功装作不在意凑过去听了听,还真是女性的话题,却并非是女同学!
  没地方去的韩成功很快就回到了教室里的座位上,他努力让自己平静得如同刚进教室时的那样,他知道,到了这里,他的流浪生活将告一段落了,在今后将长期属于他的这个座位上,他将开始一种新的人生。
  包括身边的女同学,都将和自己一起读完五年级进入初中……
  中午的时候,就放学了。
  母亲已经走了,她要去上班。
  但是,母亲留给了葛老师一个纸条,上面有家庭住址。万不得已,韩成功要自己问路回家。
  但这难不倒他,一则从“家”里来的时候,他就悄悄记路了。再则,城里的路比乡间的路好认。
  出校门右转,沿着马路一直走就行。一路上,不是左面,就是右面分别是邮电局、百货大楼、新华书店、人民医院,在一条叫做三元桥的巷口拐进去,再在一所颇有些气派的公共厕所处向东拐,在一处颇像村庄的、被不少高大树木包裹着的一排房子处,有一间就是他暂时的家!
  这么容易记得,首先归功于他这两年在乡间读书时认得了不少字,其次在于三伯父对他记忆力的有意训练——古诗词和三字经、千字文记了不少!
  一路走来,他并不感到新奇,反而有种熟悉的感觉,仿佛他生来就属于这里。
  口袋里的路条也始终没有掏出来,一直到家,他都感到这只不过是他所做过的众多数学题里极容易的一题。
  “家”很奇怪,不光是租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房东是两个老太太。
  多年以后,他才知晓,两个人是还俗的尼姑!
  无儿无女,相依为命,他和母亲的到来,让两位老太太很是高兴。
  吃得也素,穿得也素,这让和她们在一个屋檐下相处了三年的韩成功受益匪浅,但是,这要到多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
  那个时候,年幼的韩成功只是感到家里有一种特别的氛围——静且净。
  而且,韩成功始终感觉到胖一点的老太太如火,瘦点的则如水,一个人的时候受不了,两个人一起出现才舒坦。
  而且,两个人仿佛两股气,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这着实构成了他在城里居住的第一印象。
  在屋子的北边,往前走上十几步,就是一条大河。
  大河从哪里来,韩成功不知道,到哪里去,他也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再也回不到之前出生的地方。
  他有一种预感,今后将在这里,这条河边过上好长一段时间,就如同在白天的学校要一直待到小学毕业一样。
  连续的候鸟一样的迁徙告一段落,他和目前将在这里开始搭建他们在南方的家。
  父亲还在东北,姐姐在南京姑婆那里,弟弟在真州舅舅家,自己是第一个和母亲会合的,就在父亲的家乡!
  然而,奶奶和三伯父一家分明住在乡下,父亲的家乡严格起来也并不是县城!
  然而,母亲还是毅然决然把家安在了城里!
  这个态度,自然是十岁的韩成功无法准确概括的,这是多年以后,在母亲的七十大寿上自己即席发言时说出来的。
  他——韩成功,告别农村、山村,开始城市化进程的第一步就这么由母亲做主安排了。。
  而之所以选择这个县城,而不是外公、舅舅一家所在的百多里外名声更响亮的真州城,也在稍后一些的时日里找到了答案——母亲尊重父亲,毕竟这里是父亲的家乡!
  而这,就开启了今后围绕着韩成功发生的一系列的传奇故事,他注定将在这里认识一批人,结交一批人,甚至恨上一批人,自然,他也将爱上某个姑娘,并且还要和她牵手一生。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