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之梦入凡尘 / 无标题章节

无标题章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首发【小説20⒗】手机访问ωap.ㄨiaoshuo20⒗сoΜ求书、报错请附上:【书名+作者】
  
  “杀!”
  
  孙策挥舞长枪,策马直冲刘瑶本阵,程普、黄盖等人怕孙策走失,急忙挥军掩杀。
  
  太史慈上次孙策袭营时与之战成平手,以此在刘瑶军中展露头角。而太史慈稳重性沉。很少与人比斗,如此刘瑶军中本就没有几个武艺高强的大将,没有对比之战,很难掂轻自己有几两几斤。
  
  潘能显然没有掂量清楚,潘能自问资历高于太史慈,而今太史慈借助战平孙策成功上位,此次刘瑶亲自督军出站,潘能急于抢风头而断送了自己的姓名。于糜硬着头皮出阵同样没有撑过一个回合。
  
  本想出阵再次挑战孙策的太史慈却没落着机会。随着阵前两员大将落马,并非精兵的刘瑶大军士气明显大跌。孙策显然也抓到了这一战机,不给太史慈出阵挽回士气的机会。冒险单骑直冲刘瑶大阵,目标正是中军将旗之下的刘瑶。
  
  刘瑶贵为扬州刺史,这几年虽有征伐,但显然没有见识过孙策如此猛将。自己一直以为武艺高强的亲卫大将于糜,在人家面前尽然撑不过一个回合。
  
  见孙策打马直冲中军,刘瑶显然有些慌乱,一边掉转马头向后逃命,一边高呼∶“太史慈救我!”不想这对本就低迷的士气却是雪上加霜。
  
  太史慈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本想出阵迎战孙策,挽回士气,而孙策显然没有给机会。直接挥军淹杀,孙策更是单枪匹马直冲主阵。
  
  不待太史慈感慨孙策的勇气,耳边却传来了“太史慈救我!”呐喊声,太史慈瞬间有种带不动的感觉。
  
  眼看孙策借助马势呼啸而来,随着刘瑶中军带起的骚动,安排在阵前射住阵角的弓箭手明显也有随时逃命的想法,没有主动射击。再等太史慈下令,显然已经晚了。
  
  救主要紧,一单中军大旗到地,就意味着这场战争的结束。不容太史慈多想,孙策转眼就到,太史慈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孙策气势汹汹而来的一击,即便太史慈深深知道长枪冲刺的威力,接不好或许会直接要了自己的性命。
  
  太史慈双腿一夹马腹,举戟迎向孙策,面对借助马势冲刺的孙策,太史慈显然不敢硬接,经量避开枪头策马向孙策左侧冲杀。
  
  而在这时,却有一骑越过太史慈,从正面撞向孙策。两马瞬间相撞,随着战马的嘶鸣声响声,二人并没有人仰马翻,而是以高悬马头缓解了撞击之力。
  
  再看马上乃是一名年轻小将,白马白甲,手持一杆银色长枪。却是这员小将硬生生接下了孙策这冲刺而来的一击,接下了连太史慈自问都无法正面接下的一击。靠近左侧的太史慈甚至没有看清发生了什么。
  
  太史慈没有看清,但孙策看清了,此人枪法之快,不由让孙策想起一人,不错,正是赵云。
  
  当年虎牢关之战,年方十五的孙策正好跟随父亲孙坚,有幸见识了当令天下最强武力的对决。
  
  虽然当时孙策年轻,但自幼天智聪慧,被人夸做练武奇才的孙策,自是看出了不少门道,甚至受益匪浅。时间虽然过去了三年有余,但当时的数场大战依然历历在目。
  
  在孙策看来,当令天下,或许武力王渊能称第一,但仅凭速度,却是赵云最快。
  
  赵云成名已久,自然不会出现在这里,而如今刘瑶麾下却出现了一员同样银枪白甲的少年猛将,让孙策不由有些恍惚。
  
  孙策并非莽夫,敢单骑冲阵,一是看准刘军随着两员大将被杀,士气低落,而刘瑶正在中军。自己裹着胜势冲杀而来,势必会带来不小的混乱,待刘军反映过来,自己也就顺利的冲进了敌阵,也就是说敌军乱箭射杀自己的机会不大。
  
  二是孙策凭借的就是长枪冲刺,夹裹马势冲刺而来的一击,孙策很有自信。如果太史慈正面硬接,自己自信有机会将之刺与马下。
  
  而当孙策冲刺而来之时,面前一将闪出,长枪又快又准,直点自己的枪头,枪尖略微朝下的长枪,被一股巧劲顺利引偏,瞬间扎向了地面。
  
  如果不是自己眼疾手快,及时策缰勒马;如果不是胯下战马也是当年孙坚征战西凉时淘得的良驹,临危之下爆发了出来。自己此时或许已经栽到了这杆银枪之上。
  
  待孙策慌乱中稳住心态,再看向眼角这员少年将军是,只见那少年将军轻轻的一笑,这似乎有点歉意,似乎有点调皮,似乎有点随意而并无任何敌意的一笑让孙策有点摸不着头脑。
  
  但战场之上,容不得孙策去思考这诡异的一笑,而待孙策调整马头,准备再战时,此人却收枪抱拳,随后策马自两军阵中穿插而过,远离战场而去。
  
  就这样,这个无人认识的年轻小将,如此从容,如此轻描淡写的接下了孙策的雷霆一击,潇洒而去,成了大战之前的一个小插曲。
  
  就在孙策被阻的瞬间,太史慈快速下达了全军稳住阵角,弓箭手射击的军令,主将一旦军令下达,自有亲卫联络中军旗手和鼓手传递出去。
  
  随着太史慈的军令下达,刘瑶大军明显稳定了下来,没有收到军令之前,面对孙策大军的冲锋,众军不知是守还是冲锋,加上刘瑶逃命引发的恐慌,刘瑶大军一度有混乱的迹象。
  
  这也是孙策单骑犯险也想抓住的东西,这种局面就显示出了将才的关键性。如果不是无名小将接下了孙策的雷霆一击,如果不是太史慈临危不乱,本不精锐的刘瑶大军或许就不战而馈了。
  
  事已至此,孙策已经冲入敌军大阵,孙策大军已经展开冲锋,一场血战也就再所难免了。
  
  无名小将虽然潇洒的离开了战场,但太史慈却不能,稳住阵角的军令刚刚下达,太史慈率领亲卫果断的迎向孙策,现在不是讲究公平的时候,如果能在孙策大军冲过来之前,砍杀孙策,胜利的天平肯定会往己方倾斜。
  
  太史慈明白这个道理,孙策同样明白,但此时的孙策,毫无退路,一但离开刘瑶大阵,会被刘军乱箭秒杀,唯有硬着头皮接战,等待冲锋而来的己方大军接应。
  
  【推荐:ㄒㄨㄒ2016一个超【十万】完结小说站,手机输入(m.ΤxT20⒗сoм)可直接下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