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盛唐皇师 / 第十二章王珪

第十二章王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袁天罡转而向王珪道,“叔玠性沉澹,志量隐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珪少孤且贫,人或馈遗,初无让。及贵,厚报之,虽已亡,必酬赡其家。此大善。”
  王珪听袁天罡如此赞誉有加,心中惶恐,连忙拱手道,“袁兄过誉,如此盛誉叔玠不敢当也,既得人滴水之恩,焉可不涌泉相报乎!此乃人之常情。”
  袁天罡摇了摇头,叹道,“然观天下,如叔玠者几何?”
  王珪语塞,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叔玠无需妄自菲薄,德性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可见叔玠之品性乃忠厚仁义,后必可显贵。”袁天罡胸有成竹。
  “叔玠开皇十三年受召入秘书内省,授为太常侍礼郎,可有此事?”袁天罡问道。
  “确有其事。”王珪也没有隐瞒。
  “仁寿四年必遭祸事,今于终南山避祸?”袁天罡语不惊人死不休。
  王珪大惊!他在终南山避祸之事知道的人很少,没想到这袁天罡仅凭自己面相就知道得一清二楚,太可怕了。
  面对这样的人还能有什么秘密?王珪忽然有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剥光丢在大街上的感觉,这次来叫袁天罡看相也不知是不是一个错误。
  “叔玠不需惊慌,快则一年,慢则三年,必可飞黄腾达,武德元年,可出任太子中允,然武德七年必遭贬巂州。”袁天罡继续道。
  “袁兄,武德是何帝年号?”王珪小心翼翼问道。
  “天机不可泄也,叔玠到时便知。”袁天罡也不说破,保留着神秘感。
  只是王珪三人的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虽然没有明说,但年号可不是随便改的,牵涉颇大,除了一种可能,那就是换了皇帝!但当今天子正是年轻力强之际……后面的他们都不敢想下去!
  袁天罡看到三人的面色都有些发青,不由哈哈一笑,“诸位无需担心,汝等乃国家之栋梁,大可放心,到时吾等皆是同僚。”
  “袁兄的意思是?”王珪忍不住问。
  “汝等作何等猜想,吾不作解。”袁天罡笑道。
  “武德九年,叔玠再被起用,出任谏议大夫,贞观元年,改任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同年八月,代理侍中,贞观四年,进侍中!”袁天罡对王珪道。
  王珪他们听得那是胆颤心惊,特别听到又一个年号改为元年,意思是又换一位皇帝?可是他们也不敢再问,因为兹事体大,大家心中明了就好了。
  三人默不作声,只是一声不吭的听袁天罡在说。
  袁天罡说了这么久,也是有些口喝了,端起桌上的茶杯一口气喝光,此时的茶水已经凉了,但袁天罡根本不在乎。
  但王珪三人却是严谨之人,王珪道,“袁兄,茶已凉,何不撤换?”
  “哈哈,还是叔玠细心,来人,换上热茶!”袁天罡大笑几声。
  在门外候着的侍女连忙把凉了的茶水撤下去,重新换上热气腾腾的茶水,然后又待在门外随时听候传唤。
  王珪三人此时对袁天罡已奉为神人,所以对袁天罡十分尊敬,三人闲聊了一会天下见闻,等喝过两盏茶后,袁天罡对王珪道,“叔玠,官途多舛,贞观七年,又贬同州刺史。”
  王珪听后默言,官场险恶他怎么会不知道,但为了一展胸中抱负,不想碌碌无为,这种的命运他早就想到了,这不是以他的意志所转移的,只要有时候说错一句话可能就人头落地,祸延九族。
  但王珪还是问道,“袁兄可知是为何事?”
  袁天罡摇头道,“不可说!”
  既然袁天罡不说,王珪也不好强求,毕竟这涉及到天机,天机泄漏太多袁天罡必会遭天谴,岂能因为自己的一时好奇而让袁天罡惨遭横祸?
  “贞观八年,召回任礼部尚书,十一年,兼任魏王老师,十三年……”袁天罡欲言又止。
  王珪奇道,“袁兄为何止言?”
  袁天罡叹了口气,“十三年病逝,六十又九终!追赠吏部尚书,赐谥号懿,入凌烟阁,留传后世!”
  王珪听到袁天罡如此说,反而没有什么不悦,平静道,“七十古来稀,吾有寿六十九,足矣!人终有一死,然听先生所言,吾死得其所!”
  看完王珪,袁天罡并没有着急给韦挺看相,而是和三人探讨起一些时政礼法,在这方面韦挺并不擅长,但杜淹和王珪则是信手拈来。
  随着不断的深放探讨,杜淹和王珪都对袁天罡的见识感到惊讶,尤其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更是让他们大开眼界,自叹弗如。
  比如袁天罡提出应该让女子废除裹脚,说这种方法实乃摧残妇女的一极不人道的作法,严重影响女子的发育,直接导致女子弱不经风。
  虽然什么叫人道王珪他们听不太懂,但也不妨碍他们明白袁天罡在说什么,他们经过一番的思考也对袁天罡这个看法颇为赞同。
  在这个时代,女子都是三步不出闺房,对外面的世界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走路还要人搀扶。
  女人们要怎么做完全取决于男人们的喜好,是没有发言权的,只能逆来顺受,长期下去,就造成女子极其缺少主见,或根本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女子不如男子聪明,而是她们没有发挥能力的舞台。
  还有另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更是让王珪他们拍掌叫好,袁天罡认为,公主下嫁不行公婆之礼极其不妥,需知,百行孝为先,孝道乃是第一位,公主作为儿媳不向公婆行礼可视为不才孝,这对于公主的名声可是大大的损伤,也有失朝廷的美德。
  况且若上行下效,那王公贵族的公主郡主均以此为由不向公婆行礼,那影响将是深远的,那作为公主的公婆何以自处??
  如果娶了个公主回去还要公婆处处小心侍奉,那不娶也罢。那以后谁还敢娶公主,难不成个个公主都待在皇宫终老?
  当然,皇上可以赐婚,但那样的婚姻绝不会幸福,驸马成了苦马,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痛苦。本来公主是需要怜惜的,可是驸马又怕不小心得罪了公主,可谓苦不堪言。而公主势必也不可能得到驸马的真心怜惜,这岂不是辜负皇上的一番美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