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追击大人物 / 第八章 大人物

第八章 大人物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别啰嗦,你赶紧让兔崽子们去东沙滩附近的出租屋、地下旅馆搜搜,还有那些废弃的烂尾楼,说不定你的运气好,一会儿就能找到。”
  “海大队,既然你已经知道大概位置,为什么不让你的人去搜?”
  “那些地方,都是些藏污纳垢之地,我的人去了,容易打草惊蛇,吓死他们。”
  “可是,我的人行吗?”
  “你们的人怎么了,啊?都是一窝子老鼠、蟑螂的。那个词是怎么说的?蛇鼠一窝,对吧?你们之间,嗅不出对方的异味,不会惊到他们,啊,赶快动手吧!”
  “海大队,你可真行,找人帮忙还这么拽,变相再骂我两句。”
  “骂你两句就拽吗?嘿、嘿、嘿,如果你现在坐在我的对面,你就会看到我脸上的刀疤正在跳舞。”
  “什么?别……海哥,你老别生气,我这就派人去。”
  没等郭庆把话说完,于大海已经挂断手机。
  稍顿,他僵硬的脸上,忽然露出得意的笑容,接着,他自言自语地说:
  “吓死你这个兔崽子,敢叫我条子?等着,这笔账,过两天,我再找你算!”
  于大海把手机放到副驾驶的座位上,掏出一支香烟点上,在香烟一明一暗的火光中,默默地看着窗外,陷入深思。
  关于东沙滩一号案,于大海还是非常自信的:嫌疑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本地瘾君子。
  关于动机,正如他之前的分析,毒瘾发作,囊中羞涩,不得不冒险抢点毒资;或者,吸毒后出现幻觉,跑到街上撒欢,结果激情犯罪,犯下本案。
  只是让这个毛贼没有想到的是,他打劫的会是一对具有外交身份的老外夫妻。把一个简单的抢劫案,变成一起国际事件,搞得惊天动地,毁掉了大家美好的一天。
  能否在限时之内,逮住这个倒霉的家伙,对于大海而言并非难事。
  排查东沙滩附近那些棚户出租屋、废弃的烂尾楼,还有廉价的私人小旅馆等等,它们都是瘾君子们喜欢聚众的场所。
  或者根据理查德夫妇的记忆,模拟画出案犯的肖像,比对已备案的吸毒者身份资料,十有八九,可以发现嫌疑人和他的活动轨迹。
  只要行动迅速,根据瘾君子的特点,按图索骥,逮到案犯不成问题。
  可惜眼下,同事们的思路都受国际大案所困,行动变得瞻前顾后,谨小慎微,如此犹豫不决,很可能错失良机。
  于大海可不是那种得过且过的主儿,他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既逮到犯罪嫌疑人,还要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虚张声势地诈唬郭庆,让他撒网寻找东沙滩一号案犯,并不是于大海的目的。
  他的真正目的,似乎更疯狂:只要有机可乘,不择手段,也要惊动隐身在郭庆背后的大人物。
  虽然目前这个大人物,还存在与于大海的猜测之中。
  所谓大人物,是于大海沿用那个已被自己击毙的,烟海第一代涉黑团伙大头目,绰号大鬼影江国强的说法。
  在一次偶然机会,在两个人单独一起的时候,江国强一脸诡异地告诉于大海,说:在我的背后,藏着一个让我深感恐惧的大人物!
  让于大海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所谓的大人物,已经超出自己地所有预想。
  在多次打黑扫黄行动中,除了江国强被自己击毙之外,之后至今,涉黑团伙中的几大要犯,每次都逃过警方的严打行动。
  如果发生一次、两次,算是侥幸的话,那么,每次都能逃之夭夭,就不能用侥幸一词简单了事。
  于大海一直怀疑,甚至认定,在警队内部,一定有他们的暗桩,或者被收买的叛徒。
  暗桩的阴险,叛徒的无耻,让人防不胜防。他们,都是于大海非常憎恨之人。
  最让他耿耿于怀的,就是搭档于坚的牺牲,莫名其妙地,竟然死在一个反拷在松树上的涉黑团伙的头目手里。
  这个混蛋,就是那次打黑行动中的主要目标。
  该犯叫杨幸福,绰号地包杨,是烟海当时最大的,涉黑团伙第二任首领。
  第一任,是江国强。
  地包,是烟海当地平民百姓对地痞、无赖、流氓一类坏人的统称。在地包后面,再赘上一个姓氏杨字,成为杨幸福的外号专称。
  对这样一个含有贬义色彩的外号,杨幸福不仅不以为耻,反而十分得意。他觉得,这可以让大家直接感受到自己的狰狞面目,产生畏惧心理。
  由此可见,地包杨之恶,令人发指。
  记得那次抓捕地包杨的收网行动中,不知道对方是提前得到风声,还是抓捕计划泄密,他和手下的几名要犯,提前跑地跑,窜地窜,不知所踪。
  以至于准备半年的打黑行动,最后又是以逮到几个小喽啰而告终。
  在打黑除恶行动结束大约一个半月后,地包杨带着手下,偷偷潜回本市。
  九月的一天,于大海接到线人情报,说地包杨可能藏在他的老巢,安全地带娱乐城里。
  于大海立即向局领导汇报,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情报没有被完全证实之前,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更为了保密,暂时由他和搭档于坚负责秘密追踪。
  经过上级领导研究决定,同意他的计划,但严令他们两人,只限于跟踪、蹲守,不得擅自行动。如有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报告;在得到支援后,才能采取进一步行动。
  当天晚上,于大海和搭档于坚,开始在安全地带附近的一栋烂尾楼里,秘密蹲守。
  连续蹲守五天之后,他们没有发现地包杨活动的任何迹象。
  就在两人怀疑情报是否有误时,第六天的清晨,大约六点多钟,天空虽然已经放亮,但薄薄的雾霾,还是把人的视线限制在大约一百五十米左右。
  他们两人正准备交班,于大海用望远镜观察周围环境。
  突然,看到地包杨和鬼手等几个骨干分子,偷偷从安全地带的后门闪了出来。
  这几个家伙,小心翼翼地查看一番后,地包杨带着鬼手朝药山急匆匆奔去。而其他几个,鬼头鬼脑地冲向车库。
  根据对方行动轨迹,于大海和于坚分析认为,对方准备兵分两路,急着去干什么事情。
  面对突然出现的状况,本着打蛇先打头的原则,他们两个商议决定,暂时不去理会那几个乘车的歹徒,把主要目标锁定在地包杨和鬼手身上。
  根据对方选择的山路方向,于大海第六感判断,地包杨准备外逃。
  这一大胆推测,让于大海不安起来。为什么蹲守五天,没有发现对方任何活动,但是,这些家伙一露面,在第一时间,竟然是开始外逃?
  难道这次秘密追踪,又已泄密?
  可这次计划,除了几位局级领导知道之外,局里其他同志,包括刑警支队等中层干部都不知道,难道大人物是局级某位领导?
  这个想法,让于大海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
  再说地包杨,他这次把握逃跑的时机,颇带心理学方面的考量。他用五天时间,消磨于大海两个人的蹲守信心,等他们开始怀疑情报准确性时,利用其警惕松懈的机会,以兵分两路的诡计,开始逃亡行动。
  地包杨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大概在上初中时,开始与社会盲流混在一起,整天无所事事,干些偷鸡摸狗之类的苟且之事。
  地包杨虽然奸诈狡猾,但脾气暴躁,非常冲动,他能缩在老巢里呆这么长时间,肯定有人警告过他。何况,根据他的智商,根本策划不出这个具有一定反侦察能力,并带有一定心理学特点的逃跑方案。
  于大海根据对方的逃跑计划分析认为,地包杨已经知道执行蹲守任务的,只有于大海和于坚两人。
  在他们的逃跑方案中,还附有一个欺骗性掩护,假如有人发现地包杨在药山活动,如果在不了解那条密道的情况下,按惯常思维,一般会误以为他是在晨练,从而被误导。
  但可惜的是,如此缜密的逃跑计划,却毁在提前行动这十几分钟。
  于大海猜测,这个计划,很有可能出自大人物之手。
  按照蹲守规则,于大海应该在六点三十分与于坚交接,然后,撤离蹲守地点。地包杨却是在六点十八分左右,开始逃跑。
  假设大人物是本局局级领导,他肯定知道蹲守的具体时间,以及交接程序,因此,他应该警告过地包杨,在两人交接班完成后,等于大海离开后再行动。
  但恐惧意识,常常大于理性,特别是那些有过亡命经历的罪犯!
  已如惊弓之鸟的地包杨,由于恐惧心理发生作用,促使他提前开始逃跑计划。
  (天惶惶,地惶惶,码字爬格累心慌,请过路的君子你支持我,你的收藏和推荐,让我高兴到天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