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的星露谷 / 第十七章 启程进山

第十七章 启程进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7.启程进山
  昨天与许晓莲约好的了,早上七点出发,这样就得提前起来。
  刘子轩六点就起来了,这时山村里的天才蒙蒙亮。洗漱完毕,刘子轩又先清点规整了一下进山的用具。
  昨晚吃饭后许母就直接发了面,就着白糖做了一锅白面糖包。一个个都有刘子轩拳头那么大,十二个许母给刘子轩提了八个回来。
  所有刘子轩就煮了一锅白粥,做了一小碗辣子酸豆角。切了一小把干红辣椒,锅里烧热油后关火,20秒后加入辣椒炸香,倒入切好的酸豆角,加上一些王守义十三香翻炒一下出锅就成了。糖包也上锅蒸上了,就等许晓莲起来。
  今天进山,少不得要走翻山越岭数十里山路,中午估计还得在山里将近一下,带了个行军壶套锅铝锅,想着在山里生火煮点野菜汤,免得直接吃冷包子比较好,于是刘子轩带上了一小瓶330ml油与一小纸包盐。两个纸碗,两双竹筷。(买5L附带脖子上挂着的那一小瓶)
  虽然与许晓莲约定的是早上8点进山,但是想要按刘子轩的线路计划完成今天的任务,却还是个问题。
  从村里去往龙背山,如果走沿着南溪的左岸山路逆流而上,也有将近15里山路,而且刘子轩与许晓莲来回还要从沟脊山里走四分之三的路,而且还要摘蘑菇,预计要多花费大量时间。
  刘子轩小时与爷爷去采蘑菇,是早上6点多就进山了,一般下午2点才到龙背山。如果要上龙背山七百米高处的龙背坡,一上一下,又得2个多小时左右,刘子轩估计带着许晓莲,走完预计线路,今天估计俩人晚上七点多、八点才回得来。
  七点过一点,许晓莲果然按时过来了。
  许晓莲这时穿着牛仔裤,上身却是穿着白色底、红绿小碎花的长袖宽袖衫,刘子轩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许母以前的衣服。头上还围着一条白色毛巾,想来毛巾是许母围上去的。
  看着这个不伦不类的新时代山村妇女扮样。
  刘子轩不禁扑哧一下笑了出来,许晓莲依旧带着起床气,还有点迷糊,刘子轩装作无事过去将她头上的毛巾拿掉。
  许晓莲听见刘子轩的笑声,而后又拿掉她头上的毛巾,“轩子哥,你笑啥?干嘛拿我的毛巾啊?”
  刘子轩装作没听见,转移话题道:“啊?现在带着毛巾干嘛,我们赶紧过早!还要赶时间的!”
  许晓莲没什么食欲,隔夜的包子是不太好吃,而且还是糖包,随便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虽然刘子轩也没打算强迫许晓莲吃更多,但是就吃几口是不行的,硬是让许晓莲囫囵吃了半个,这还是酸豆角立了功。
  毕竟在城市里生活了太长时间,不像以前还得干农活,早上吃不下饭也正常,连刘子轩自己都是就着白粥酸豆角硬塞下去的。没办法,农村与城市最不一样的地方之一就是一日三餐。
  很多人写到农村的早餐,总是喜欢写小米粥加小咸菜或酸豆角之类的,还加根油条什么的。并且咸菜多么多么美味,其实这里有个常识性错误。
  以前农村三餐中吃得最多的一餐应该是早餐,因为只有吃饱了,才能在山上从清晨一直劳作到烈日当空的正午,这是将近五个小时的体力劳动,早上喝点粥就咸菜能扛着?
  夏天中午,倒是常见喝着清粥配着咸菜,既补充水份又补充盐分,毕竟又累又热的情况下,谁能吃下干饭呢?下午太阳落山了,在上山劳作一会,回来洗洗,煮碗面条什么的,吃完乘会凉,然后就早早的睡了,春冬一般晚上七八、夏秋也是八九点就睡了。有了电视以后,一般也看不了多长时间,毕竟二日清早还得闻鸡起床的。
  后来条件好了,农活少了很多,于是不敢早饭了,都是起来直接上山做活,到九十点太阳有点晒人了就下山回家了,这才吃早饭。下午两三点后再次下地,天蒙蒙黑才回来。
  早上吃什么包子馒头之类的需要提前夜里做好,面粉发酵毕竟需要不少时间,不比北方主食是面食,南方小麦种的还是不多的,早上多数是吃米饭。
  许晓莲最终还是没有完成另外半个包子的任务,白粥就酸豆角倒是自己主动喝了不少,一看就知道平常很少正经吃早餐。
  吃完早饭,碗筷收拾放在锅里浸上水,然后清点了用具,确定没有缺漏了必要的东西,就带着许晓莲锁上房门出发了。
  沿着马路向上,在经过许家门口时,进院与许母招呼了一声,许母跟着出门,一直叮嘱着要小心。
  刘子轩带着许晓莲继续沿水泥路向上而去,中途还遇见俩老人。南溪原本还是有22户人家的,现在也只有5户老人带着孙子在家,大人都在外打工。其余的十多户都是举家搬离了村,不是在镇里,就是搬到县里了,不过这祖屋每年还是会请人修缮。
  打过招呼之后就与许晓莲沿着马路一直向上,走出了村头,走入了进山的小路。
  这会许晓莲似乎才彻底的醒过来了,一会田边拍照,一会树下要与大树来个合影,本来不用10分钟就走完的一段路楞是花了半个小时。
  开始没走屋后坡地上山,就是为了节约绕过竹林节约时间,没想到许晓莲还特意爬了上去,进了竹林拍照,说了半天终于倒是下来了,可是时间却是花费了。
  没办法刘子轩虎起了脸,才让许晓莲没得又乱跑,见刘子轩不帮她拍照了,只得自己时不时拍拍,不过却没见她少了兴致。走了2里路,绕过了竹林带,在竹林的旁边的小路上了山。
  ......
  这条小路是竹林防火带所属,宽阔还没有杂草,防火带是保护区建立后修的,围绕南溪周边一圈。
  而后每年村里都会组织一次清理,顺便修修进山的小路,而后年中的一次则是保护区负责,多数是出钱请村里的人做。
  于是又会修一下进山的小路,这样村里人进山采捕会有很大便利,本来也是应该的,村子靠山吃山,也有保护职责,所以林区村子大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当然正如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节讲松茸,采茸人留种的情况,南溪也有如此约定俗成的规矩。
  ......
  采伐林木必须村里老人要知情,告知方位地点以及为何取用。山里不能生火,生火必须在水边或山洞里,连上山清理了坟头,想给先人烧钱点烛,都必须回到家里在烧。这也是南溪家家堂屋有神案的原因,不光光敬神农,也敬祖先。
  山里人不怪罪大山能给的收获多少,总是爱惜的,采集点插一折枝为信,告诉后来人,有人先得,再挖采需斟酌。
  今年没有收获,期待明年丰收,这些是小时跟随大人进山,大人们会不停教导的,如有违反,男孩子挨几下打是免不了的,连那么疼刘子轩的爷爷,也因为刘子轩粗莽挖坏了一个鸡纵菇坑地下的白蚁窝,而赏了他一个大力脑瓜崩,最后爷爷寻找带菌丝的土与白蚁窝碎块,细心掩埋了回去。
  传统是一代代留存下来的,特别是有些少数民族,你去那边做客,如果要进山,最好是记好了解一下他们的习俗。虽然他们热情好客,但有些方面你千万不能犯忌诲。
  ......
  虽然是防火带经过的地方,也不表示能好走多少,弯弯绕绕爬了了近二十分钟才真正进了沟脊山。
  刘子轩现在站的这条寻山路年纪比他爷爷都大,他小时每年都会随爷爷进山,走的也是这条路,去的也是这山林。刘子轩还没感慨一会,许晓莲在后面就开始叫喊:“轩子哥,转过身来!”
  刘子轩知道她又要拍照,也没劲说什么了,只好一只手拿着蘑菇铲摆了个poss,等许晓莲拍完,便催促道:“快点!慢吞吞的,你看这里的蘑菇都被摘完了!”刘子轩指着路边的一棵树下的一个被人挖过来蘑菇窝。
  许晓莲忙不迭的三两下上了来,“有蘑菇?在哪在哪?”
  刘子轩指了指那个插了根断枝明显被挖过的地方,许晓莲一下就跑了下去,“诶,那里被人挖过了,有也是留的种,下去干嘛呢?慢点!”
  刘子轩还没说完许晓莲就已经下了路沿,跑过去将别人掩盖的树叶浮土等东西扒开了来,刘子轩过去就是一脑瓜崩,“这是别人挖过了的,翻什么呢?”
  刘子轩没用什么力,许晓莲还是下意识的摸了一下头,“人家就是想看看还有没有嘛,又不是一定要挖走!”
  刘子轩弯腰看了一下,这是花茸菇坑,数了数,有3个小指头小的蘑菇,今年她们算是没有机会长大了,不过留着烂掉也是不能挖的。
  看看旁边的痕迹,被挖走过两个大的,一个窝能有五个,算是丰产了,刘子轩恢复了掩盖又多加了把浮土,折了跟小树枝插在了边上,表示这里被人二次光顾了。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