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马累机场的贵宾通道内,哈里森点燃了第十六根香烟,虽然公告板上那趟空客A319的预计到达时间一直是准点状态,但哈里森感觉像是等待了一个世纪般的漫长。
作为一个在本土海岛上长大的马尔代夫小渔民,哈里森像所有的本土人一样,享受着天堂般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忍受着极度贫乏的物质生活。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只有破旧的渔船和简陋的房屋,对于大部分本地小孩儿来说,只有一条遮羞的裤子是必需品,连鞋子都是奢侈品,更不用说那些繁复的电子产品了。
然而,一次偶然的事故,改变了哈里森的人生轨迹。那是一根在风暴中被折断了一半的棕榈树,恰好砸到了往北环礁群岛送海鱼的叔父,而往已经开发为旅游热点的北环礁供应海产品,是村子里一笔可观的收入,一直以来都是被村子里唯一一艘汽油艇的所有者叔父所霸占。这一次事故,让叔父不得不让哈里森代替自己去送货,因为村里除了他,就只有哈里森还会鼓捣这艘宝贵的汽油艇。第一次去到北环礁的哈里森,就被这里的富饶给深深触动了。和他们一样大的年轻人,每日只需要将那精致的房子里打扫干净,就有好几美元的收入,而且当那些穿着花花绿绿裙子的客人用完餐后,在厨房里帮工的本地人们,就能分享到客人剩下的精致食物,哈里森也吃到一口叫“冰淇淋”的东西,那种冰冷甜香的味道,从喉咙一直凉快到肚子里,舒服得不行。从此之后,哈里森就发誓要让村子里的人,都能过上这种天堂般的生活。
哈里森很聪明,他的运气也不错,一个新加坡老板看上了这个伶俐的送货小伙,就留他在岛上的酒店里接待客人,还教导他英语和天主教,就这样,哈里森一步一步从送鱼的小工,做到了酒店的经理,然后是政府驻北环礁的原住民代表,再是旅游部官员,直到今天的外事部外交大臣。每一次重大的机遇背后,总有贵人相助,哈里森相信是因为他虔诚的信奉了上帝,才得到了好运的青睐,所以当外交部长将一份“库鲁曼群岛开发计划书”扔到他面前时,哈里森犹豫了,因为这是一个信奉******教的阿拉伯人,要在自己的家乡建立一座******的海上乐园,这种做法,似乎给自己信仰的上帝打了一记耳光。
但是,这是自己一生的梦想离自己最近的一次,想着每日还在顶着烈日出海的亲人们,只要眼前的这份计划书通过,就能穿上舒适的衣服,动一动抹布,就有几美元的收入,还能尝到“冰淇淋”,喝上“汽水”,想到这一切,哈里森觉得上帝一定也会体谅他的。
其实作为一个小小的外交大臣,就算哈里森不支持,这份计划书也总会通过的,但是有了哈里森这个本地人的全力协助后,库鲁曼群岛开发计划从纸面到最终的实施,仅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作为变相的奖励,开发方雇佣了大量的本地人并且开出了诱人的薪水,当哈里森随着开发方回到家乡宣布这一消息时,他成了村子里的英雄,年轻时代的梦想,终于在人到中年时变成了现实。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上帝对于信徒背叛的惩罚,美好的一切,仅仅不到半个月就破灭了。先是岛上发生了两次剧烈的地震,坍塌的房屋砸伤了不少人,紧接着村民们发现附近海域的鱼类突然急速消失,短短几天时间里,原本富饶的海域,变得连打渔填饱肚子都开始成了问题,更加诡异的是,周围的群岛上都开始出现了渔民失踪的报告,当地人中渐渐有了一种传言,说是这群阿拉伯人破坏了海洋环境,激怒了海神,这是海神对他们的惩罚。
一开始,哈里森还仅仅把这些报告当做是原住民对于生活环境被改变的不适应,直到叔父千方百计的找到了他,告诉他村子里已经失踪了十二个人的时候,哈里森终于感到情况不对了。随着叔父匆匆回到岛上的哈里森,没有见到预想中的欣欣向荣,迎接他的是将开发区隔离开来的高大堤坝,以及在堤坝外围萧条的村落。当母亲挥动着手里的美元,质问他这些东西到底能干什么时,哈里森无言以对,对于这些一辈子也没离开岛上多远的人来说,美元和废纸的区别能有多大呢?也许真的还不如一条肥鱼来得实在。母亲告诉他,海已经死了,小渔船可以出海的范围内,已经打不到鱼了,那些选择留在开发区内工作的人们,还有阿拉伯人提供的食物,但是留在开发区外面的原住民们,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当母亲拉着他的手喊道:“哈里森,你带来了一群魔鬼,毁灭了海神的家园。”哈里森彻底后悔了,这不应该是他理想中追求的样子,他要的是村子和游客们分享这一片碧海云天,以换取舒适的物质生活,而不是毁掉村子的一切,去一群******教徒的底盘寄人篱下。上帝啊,这就是你对不忠诚的信徒的惩戒吗?
然而,已经收取了阿迪勒巨资的政府,对于哈里森的报告毫不在意,鱼群的消失,原住民的生活恶化,在四十亿美金面前,都是可以妥协的。这一次,哈里森失去了往日里在政坛里的游刃有余,甚至他的上司在最后直接警告了他,要是再闹下去就滚回去和那些原住民们一起死在岛上吧。就在走投无路之时,上帝终于还是向他的信徒伸出了援手。世界海洋保护委员会突然联系到了马累政府,要对库鲁曼群岛开发计划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在联合国旗下的世界海洋保护委员会,可不是马累政府所能左右的,哈里森,终于等到了救命稻草!
手指上突然被灼热的香烟烫了一下,哈里森这才发现,第十六根香烟也燃到头了。
“先生,贵宾们好像到了。”身边的助手提醒道。
贵宾通道内,一排脚步声从拐角传来,三男一女四个身着正装的年轻人走了出来,哈里森略略有些失望,他本来以为会是一些经验老道的官员到来的。但哈里森完美得控制着自己的微笑,没有让失望的情绪在脸上流落半分,以标准的礼仪迎了上去。
“先生们,女士们,万分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希望马尔代夫的美景能对旅途的劳顿稍作补偿。我是这次考察的政府陪同代表,哈里森。”
“很荣幸能与你共事,哈里森先生。”走在最前列的那个人摘下了墨镜,握住了哈里森的手,“安德鲁.唐.尼古拉斯,我是这次考察团的队长,请允许我向你介绍我优秀的同事们。”
“夏侯亮,刘飞飞,陈一鸣。”哈里森依次微笑着和众人握手,轮到陈一鸣时,哈里森稍微停顿了一下,以他老练的眼光,他一眼便看穿了陈一鸣是个毫无经验的菜鸟,恐怕来海岛都是第一次来,但是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是这次考察能否达成他目的的关键。而这种毫无根据的直觉,一直是哈里森成功路上的最大依靠。
“中国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哈里森赞叹道。
“你怎么看出来我们是中国人的?不是说老外眼中的亚洲人都长一个样子么?”果然,陈一鸣一说话就流落这一股浓浓的庶民气息。
“你们眼中藏着东方人独有的智慧,只有在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才能孕育出这种眼睛。”
“看来有哈里森先生的陪同,这次的考察任务会轻松不少,另外,其实我也有一些东方的血统。”安德鲁眨了眨眼打趣道,惹得众人一阵大笑。
“虽然有些冒昧,但是阿迪勒王子已经为各位准备好了酒宴,还请各位再忍耐一会儿,我已经安排好了水上飞机,请各位跟我来。”
“悉听尊便,到库鲁曼群岛之前的行程,就由哈里森先生安排好了。”
“这样的话,那就辛苦各位了。”
一行人就这样,由安德鲁和哈里森在前闲话着,其余三人跟着后面走出了机场。
“好热啊,能不能换个背心,换双沙滩鞋啊?你看别人度假的都怎么打扮的。”陈一鸣在后面小声抱怨着。
刘飞飞扭头瞪了他一眼,“闭上嘴老实跟着走,你现在的身份是联合国海洋保护组织的官员。”
“好好好,敢情当官的都是海尔兄弟转世,不管多冷多热都是一套西装完事。”陈一鸣想起了小时候动画片里那对著名的兄弟,一条裤衩能胜任从火山口到雪地里的无差别温差环境。
当!刘飞飞一拳揍到陈一鸣头上,这才止住了这货的吐槽。
嘴里是消停了,陈一鸣的眼睛却没闲着。马累机场很小,出去了之后就是港口,一排排当地人手里举着纸板,上面写着游客的名字,这些都是预订了酒店接送服务的游客们,其中有不少中国人的名字拼音。陈一鸣往那林立的牌子堆张望着,希望能找到那个熟悉的名字。
“Mr.Chen,你还有亲友在机场吗?我可以安排其他飞机帮您接送他们。”哈里森的声音忽然响起,陈一鸣这才看到一架水上飞机已经停靠在了他们面前。
“不,没有的,我瞎看呢。”陈一鸣慌忙解释道,像个上课开小差被逮到的学生一样,急匆匆地跑上飞机,好掩饰自己的慌乱。哈里森笑了笑,示意助手可以起飞了。
陈一鸣看着地面上渐渐变小的人群,心里突然空荡荡的,来到了同一个地方,又能改变什么呢?就算碰巧照面了,又能说些什么呢?“咦?柳溪你也来了啊。”“恩,师兄,好巧。”“恩,好巧。”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吧。陈一鸣忽然有些意兴阑珊,哈里森对脚下美景的介绍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天空好空啊,真想拿一支笔在上面画满了小人,这样才不会寂寞吧。
与此同时,马累机场,一个中国男生正站在游艇边,等待着扶上船的女伴一把。
女生穿着淡黄色的波西米亚长裙,看着刚才起飞的一架水上飞机方向,是他吗?也许看花了眼吧,以他的性子,与其来这里看几天大海,不如在窝里打三天LOL吧。
“柳溪,要开船了哦?”游艇里的男生提醒道,热情地伸出手。
“恩。”女生像一只蝴蝶般,轻轻跳入了游艇中,没有理会男生的双手,径直坐到了游艇尾巴上的最后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