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汉之我是董卓 / 第七十九章 奖励大会

第七十九章 奖励大会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贾诩和李儒虽然没有听说过,但是从古至今,没有说不能祭兵卒的。
  法无禁止即可为,没有说不能大概就是可以了。
  想到这里,贾诩与李儒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祭祀牺牲的士兵,看似是一个小事情,却意义重大,特别是三国这个乱世。
  死后魂无归处,是所有士兵、将军心里的一道坎,哪怕马革裹尸,哪怕客死异乡,只要死后有个地方能让他们安息就够了。
  不需要豪华,不需要多大,更不需要回乡。
  但,哪怕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在战争开始之后,都很难满足了。
  董卓提议祭祀已亡的并州骑兵,并且建碑立祀,不仅让死后的他们有了归宿,还让他们功传后世,衣锦还乡。
  死后的归宿有了,功劳有了,名声也有了,几乎是光宗耀祖了。
  若是每个士兵都能有这样待遇,还怕他们没有凝聚力,还怕他们上了战场不拼命吗?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对将士对董卓都是天底下再没有的好事了。
  不过,这种事情只有天奇百怪的董卓能想的到,贾诩与李儒自愧不如了。
  因此,贾诩与李儒建议,一万并州骑兵要祭祀,往后死亡且建有足够功劳的士兵、将军也要祭祀。
  董卓很乐意的同意了。
  之后,贾诩与李儒将祭祀的程序以及方式等等简单的列了一大堆。
  又将上碑的要求以及什么人能上碑,什么人上不了,每次上碑多少人,以什么方式上碑,列了一大推。
  最后,上碑之后的奖励。没有奖品、奖金的奖励怎么看都不实在。
  奖励与功劳相对应,所以奖励要建立与功劳的等级相对应的等级的奖励。于是他们又列了一大堆。
  董卓只是为了摆脱噩梦的困扰,提议祭祀死亡的一万并州骑兵,没想到后续这么麻烦。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
  董卓将后续的事的交给了贾诩与李儒,甩手看着贾诩与李儒忙活。
  贾诩与李儒早已经习惯了这么做的董卓。
  但是,建碑立祀这件事并不简单,而且现在虎牢关形势紧张,不适合做这件事。只能等回到洛阳之后,再开始进行。
  但是,并不妨碍贾诩与李儒先将消息放出去,鼓舞人心。
  贾诩与李儒两人合力拟好了一份丞相诏书,可以传令全军的那种,上交给董卓查阅之后,董卓用了丞相令。
  然后传示全军。
  董卓听了贾诩和李儒的分析之后,猜到了如果这个消息一经公布,一定会在军团引起轩然大波。
  但是,没想到这个消息公布之后引起的轰动远远超出了董卓的预料。
  在一旁看好戏的贾诩和李儒两人也被震撼的外焦里嫩。
  首先是凉州军团,董卓的嫡系军团,全体震惊。
  消息公布的时候,所有人,偏将、校尉、军司马、千夫长、百夫长、伍长、士兵都心甘情愿的跪在地上,感谢董卓。
  受到士兵、小头目的影响,一些主要将领和最高统领,在那一刻也都泪眼婆娑,在心中真正的给董卓点了一个赞。
  城卫军、天狼营、虎卫算是董卓嫡系的嫡系,他们为董卓不顾性命,但这些是建立在他们的待遇是别人所没有的。
  但是此刻,他们没有因为优厚的待遇,也没有因为高人一等的地位,就为了董卓懂他们。
  他们从心里愿意为董卓卖命。
  反应最激烈的当属并州军团。
  并州军团不是董卓的嫡系,而且他们到现在一直跟着吕布,董卓却不计较这些。
  这次建碑立祀,根本上就是为了一万牺牲的并州骑兵,同为并州军团,感受与别人些微不同,更加的深刻。
  董卓的这次奖励来的太猝不及防,且又那么巨大,大到并州军团所有人不敢相信。
  士兵不相信、小头目不相信、大头木统领都不相信。
  但是白纸黑字,红漆帅印,明明白白写好了一切,传示三军,由不得他们不信。
  并州军团所有人太激动了,为了死去的兄弟能有个归宿,为了身为丞相的董卓还没有忘记他们。
  他们从心里发出的那种感动同样不可抑制却如洪水一般猛烈。
  并州军团所有人,下到士兵走卒,上到校尉统领,全部到董卓的议事大厅来表示他们的感谢。
  董卓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并州军团会跪在真心实意的跪在自己的面前。
  等到这一刻发生的时候,董卓才明白他大概真的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有了这一次,董卓相信就算吕布真的反了,只要他董卓还活着,这些并州军团,除过将领,没有多少人会跟随吕布。
  董卓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策反的机会,在并州军团面前,讲了很多忠君爱国的热血洗脑的话。
  当然不止这些空话,什么待遇的提高了,家人的各种徭役的减免了,各种各样的好处都讲了一遍。
  当然这些也都是空话,但说不定就实现了呢。
  总之一句话,跟着他董卓,保证让他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论称分粮食。
  这些鼓动人心的话还是有用的,并州军团的人听了之后,精气神很明显就不一样了。
  看人的眼神明亮了很多,尤其看董卓的眼神,透露着一些痴迷。
  除了并州集团,其实天狼营、城卫军、徐晃手下牺牲的骑兵很多人也都应该被人们记住。
  董卓不会忘了他们,也不应该忘了他们。
  除了牺牲的这些人,活着的人更不应该被忘了,他们更应该被奖励、被传颂。
  徐晃、张辽、高顺三人都受到了董卓奖励。
  徐晃官升一级,记大功一次。张辽和高顺晋升将军,张辽是威北将军,高顺是威南将军,分别记大功一次。
  然后是此次参与作战的所有士兵,均按照军功授予相应的奖励。
  当然,作为此次战斗的导火索,进攻河内郡王匡老巢的那支小分队也受到了董卓的奖赏。
  小分队的大统领得到一个偏将的职位。
  这次与诸侯的作战,董卓全面获胜,是难得一见的大胜。但是,无论是徐晃的骑兵还是高顺的天狼营与张辽的城卫军,损失都不小。
  除了死亡的士兵之外,还有大量的士兵受伤,轻伤的士兵还能够恢复之后继续战斗,但重伤或残疾的士兵,就算恢复了也很难继续待着这些精锐军团之中,他们只能退役。
  因此,这三支强大的军团,编制出现了很大的缺口需要补齐。
  董卓对他们从来不会吝啬,在全军里面挑,挑最好的补充,直到补齐为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