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商业传奇崛起 / 第040章:商业扩张

第040章:商业扩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洛克发表一达通演讲,耶尔只负责‘啪啪’鼓掌,其实并没有多认真的听,至少和那些一脸专注的共和党人相比,商业人士们脸上虽然带着笑容,然而怎么看都感觉是在敷衍。
  这段演讲,耶尔只听了个大概意思。
  国家经济处于危机之中,国会已经在商讨对策,还需要你们支持,巴拉巴拉……
  国会总结造成经济危机的几个原因。
  第一是银行业无节制的放贷,大量现金流入市场,而银行有没有及时将这些过剩的现金收回,货币供给远远大于货币需求,纸币开始贬值、物价上涨,导致购买力下降,也就是货币供求导致的通货膨胀。
  第二点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俄展开军备竞争,国内第一产业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又因为这些产品是联邦政府法令不允许出口的高科技大型机械,导致无法流通于市场,许多第一产业企业破产。
  ……
  还有许多其他原因,不过显然并不是多么重要的讯息,耶尔就将总统的发言自动过滤了。
  洛克演讲结束,其实大致就是在甩锅,把造成经济危机的主要成因,甩锅给银行及前任美国总统领导下的联邦政府。
  所以这次宴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征求商界的意见。让银行业紧缩银根,钱不要随便乱借,随便乱借可能收不回借出去的钱,还会让国家跟着遭罪。银行问题解决后,顺便让大家帮忙解决一下第一产业产能过剩、产品积压的问题。
  “还不简单吗?把积压产品低价向欧洲倾销,我没记错的花,那些积压产品都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军工市场已经淘汰的老旧科技吧?低价向欧洲倾销,不仅可以弥补一些经济损失,还可以在经济层面上打压一下欧洲某个第一产业大国。”
  这方法好啊,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耶尔身上。
  耶尔举杯微笑示意。
  这么简单就可以解决问题,国会那群自诩高明的人,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洛克显得有些恼怒,现在这个解决方案是由耶尔提出来的,也就意味着在实行这个方案时产生的利益,需要给耶尔集团分一杯羹。
  美国总统除了代表着政党,还代表着他身后利益团体的利益。
  就耶尔提出这个解决方案本身,是不会对个人和企业产生利益的,因为方案的执行者时国家,所以产生的利益也是联邦政府的利益。但是这个方案付诸行动之后,随之而来的利益才是真正巨大利益。
  洛克身后站着崔比安尼家族,以及和崔比安尼家族合作的巨大家族集团,他们需要洛克这个总统站在前台,用各种钱权利益喂饱他们。
  而现在,这次倾销产品后可能产生的蛋糕,也要被耶尔集团切下一大块来。
  看着洛克那副嘴脸,耶尔表面笑嘻嘻,心里肯定骂了一句:汝娘娼也。
  作为文化人,骂人一定要文绉绉的,让人听不懂才行,才显得有格调。
  宴会在十点结束,后续如何调控银行业和重工产业,已经和耶尔等商人无光,而且耶尔现在要快些回到公司,做好接收调控市场带来大量利益的准备。
  具体事项,耶尔打算亲自往欧洲跑一趟,刚好因为超级英雄电影《联邦战将》取景,整个剧组都要前往欧洲,耶尔为掩盖真实意图,就以总制作人的身份,随同剧组一起前往德国。
  到达柏林,耶尔就离开《联邦战将》剧组,前往德国最大金融中心法兰克福。
  在法兰克福,耶尔用一亿美元为资本注册耶尔重工进出口公司,接着又飞到重工业城市科隆,耐心等待美国政府开始执行经济复苏方案。
  联邦政府并没有让耶尔久等,美国几大集团和英国一个大财团达成交易,以低廉价格从美国进口超过八百亿美元的重工业产品,后续还会完成一个一千亿美元重工业产品的订单。
  欧洲重工业企业股票开始暴跌,重工市场份额严重缩水,重工产品价格也一路下降到达冰点,英德等国家重工企业相继破产,不过损失还不算很大,尤其是德国,本身重工科技就走在世界前沿,不过在科隆依然相继有企业开始申请破产。
  耶尔等的就是这个机会,狂撒十亿美元,将几家大型重工企业买下来,整合成一家企业再并入到耶尔重工进出口公司中,这家公司才算是开始有了产能。然而耶尔的野心当然不止这一点点,他还在等,等一个出手钓大鱼的机会。
  这个机会终于在十二月底到来。
  数十家欧洲企业拒绝苏俄重工企业订单,苏俄国内无法将重工产能内部消耗,企业无法回笼资金,工人工资已经拖欠好几个月。在圣诞节前夕,一场罢工潮在全国范围内爆发。
  随着新年到来,连续几个月大罢工,国家经济陷入糜烂。
  这几个月连续观望,耶尔终于离开德国,来到苏俄莫斯科。
  这座城市给耶尔的第一印象就是冷,可以将人的骨头冻住,再用橡胶锤轻轻一敲,骨头就会碎掉的那种冷。
  耶尔的第二印象是落后?真的是落后好吗?大街上别说大型日用品商店了,就连小便利店都很少,生活极其不方便。而且那么冷的天,想要买一件加厚大衣,都要坐车一两个小时赶到市政指定地点,只有那里有贩卖常规商品,其他地方基本上不是公园、就是工厂。
  在这个国家开一家服装厂肯定能赚爆!
  好在耶尔也不打算长久停留在这个国家。
  就像在德国时一样,耶尔如法炮制,豪撒一千多亿卢布(十多亿美元),买下十几个实力和产能都不错的重工企业,一样并入到耶尔重工进出口公司欧洲公司中,他就离开苏俄回到德国法兰克福。
  这些苏俄重工企业,实际上要比耶尔买下的那几家德国科隆重工企业还好,前者并没有宣布破产,只不过拖欠工人工资长达半年之久,只要有资金依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投入生产。
  耶尔将重工进出口公司挤压产品进行内部消耗,扩充北美及华夏深证工厂的生产线,进一步扩大产能,以低廉价格向香港、东南亚及北美贩卖电器产品,获得的利润反哺给重工进出口公司。
  此外,重工进出口公司开始慢慢转型,将差不多一半重工生产线,变成轻工生产线以及电子产品生产线,将这些产品通过欧洲代理商在欧洲销售。又加入重工研究机构,与蒙斯特汽车公司生产线合并,生产和研发汽车工业、航空工业。
  坐在飞回洛杉矶的航班上,耶尔看着地面越来越远的城市灯火,脑海中正畅想自己商业帝国未来的版图。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