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豚犬之江汉浮浮 / 第五十四章 拉拢俘虏

第五十四章 拉拢俘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陈到与赵云二人称谢站起,在左右分开侍立着,刘琦虽然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也要请罪,也但也心想总算是糊弄过去,便站在了陈到身侧。董二与邓言二人过来,对着刘备坐了个长揖,道:“拜见左将军阁下。”
  董二面目颓然,邓言面无表情,再远处他们的部下也都在远远的看着这边的情况,一群人聚在一个圈里,向刘备军士兵上交着自己的兵器与铠甲,虽然这些装备比起刘备军的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不过为了避免俘虏再闹出什么乱子,这是必要的。
  “什么左将军啊,只是个虚衔而已,不抵杜公在天子脚下任职实在啊。”刘备轻描淡写又意味深长地吐出一句,脸上还挂着笑容,看了他们一眼。
  二人面面相觑,刘备之前要打的时候口号喊得势不两立,怎么现在又谦虚上了?二人不知刘备此言是何意,又无法琢磨透他那眼神里的含义。
  刘备依然是微微一笑,似乎并没有把二人的身份当作俘虏,缓缓开口道:“二位此前也是食汉禄的忠勇之士,今日本将也就在你们面前夸侃一回。备自讨黄巾以来,辗转四方又转战不休,县令做过,郡守做过,州牧、刺史也做过,不过苦于策短力微,年到不惑了,也都没能长久的守土一方,为陛下尽一份臣子的责任,如今来这百里小县,甚是有愧。”诸人都看刘备,刘琦更是十分尴尬,这百里小县如今分明就是荆州的前哨,不过又看向刘备,却见他说着说着脸色还越发和煦了,脸上并没有半分苦笑,似乎只是在极其平淡地陈述自己前半生的经历,说是“甚是有愧”,也感觉不到他有愧在哪里。
  “不过当今天下分崩离析,各方诸侯不思报答皇恩、为民谋福,却互相攻伐、兼并,藐视皇权,行大逆不道之事。”说到这里,刘琦脸色越发尴尬,如刘备所说的“大逆不道”的“各方诸侯”,要一个个算的话他父亲刘表也算得上一位,但是要真正严格算的话刘备也难辞其咎,本质上他干的也是招募军队、争雄诸侯的事,走到哪里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而且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成效。
  “汉室蒙羞,我刘备作为景帝后人自然应当以解救天子,恢复民生为目标;汉室不兴,百姓岂不是要任那些沐猴而冠之辈愚弄,我大汉疆土若是一直四分五裂,我大汉天子若是一直受人操控,又怎能告慰二十三帝之灵?虽然刘备兵少将寡,但绝对是心向汉室、一片赤诚呐……”
  同样是说场面话,刘备陈词语调一直很平和,这一点与刘琦的慷慨激昂很不一样,这便是他漂泊半生、经历百事后磨练出的城府与修行,你就算是和他面对面坐着,也难以从表情来判断出他现在的心理。和刘备相比,刘琦便极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的心境,尽管他也读过了不少的经典,也行了不少的路,但似刘备这样的半生沉淀是绝对欠缺的;当然,在他这年纪似乎慷慨激昂是要好过看不出波澜的平铺直叙。
  若要说刘琦是滔滔不绝又波涛汹涌,那刘备便该是源远流长也奔流不息;在两边沉默着的赵云与陈到的眼中,这两叔侄的言论也极其相似了,二人眼神对视,心下道:“是否这姓刘的人都是如此一般,语言整整齐齐,说话一套一套的?”
  嗯……不愧是皇亲国戚,不愧是孝景皇帝名下的孝玄孙。
  刘备恰到好处的做了一点停顿,他方才已经说得够多,需要给予被动员者一点时间自己想想才会有更好的效果,若是要一直不停地打着嘴炮,反而是要适得其反,此二人能力非凡,麾下的人战斗力也并不输给新野的正规部队,刘备自然是有心拉拢,这个时代虽然汉室已经式微得不能再微,不过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正统,距离大汉的辉煌也只过去了不到一百年,在许多人心中对余晖尚在的大汉还是尚怀敬畏,心中认同的,二人不敢说一定是心向汉室,但是场面话在唬人,特别是文化水平不怎么高的人的时候,作用还是不小;而且刘备在这个时候选择拉拢这些走投无路的俘虏而不是做别的,也是一手好招。
  刘备沉吟,稍微整理思路,便又张口对邓言、董二说:“两位今日虽是我阶下之囚,但我也尊重两位是大丈夫,也就开门见山了。两位受了杜公的恩,这般行事也不是出自本愿,如今大恩也报,其它事情都休提;那么二位若是有心,一起共图兴复汉室的大业,如何?”铺垫好大一段话,刘备也是终于说出他的真台词,说着他站起身来,缓缓走到二人身前,伸出双手在二人肩头上各拍了一下子。
  邓言与董二这次没有再面面相觑,而是相继沉默了。
  西鄂一战后,杜袭独自北上,将不惜性命保他出城的西鄂诸人留在了曹军掌控力弱的南阳地区,还给他们安排了艰难的任务——经过实际操作验证了这个任务完成难度确实相当大,大到差点赔上他全部兄弟的前途。虽然大家都没什么怨言地来执行这项“任务”,为了报答杜袭的知遇与庇护之恩,但是他们,其实是被舍弃了。
  若是一般人可能是没这个脑筋,但是董二脑袋实属灵活,能猜到他们其实便是“弃子”的事实,不过为了稳定军心,他私下也只对邓言说起过。
  他们若是答应刘备的拉拢,便是成为新野的一员,那么便是站到了曹操的大汉“朝廷”的对立面,也是杜袭的对立面。不过就算明知是被做了弃子,董二与邓言也尽力谋划实施这一次行动以报答杜袭的恩情,这与他们在接连战斗的情景之下还要抽出时间向刘琦行礼一样,都是一个义字。
  若是说起了义,刘琦、刘备俘虏他们两次,却都将他们完好地释放不过多追究,这也是恩情啊。
  二人心中所思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同时纠结了他们两人——刘豫州诚心招服,好像投也不对不投也不对,汉室在他们心中分量其实也没有多重,无论是邓言还是董二,一个是游侠一个是猎户,其实没有读过太多的书,有恩必报便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可是在这件事上冲突太多,抉择太难不如一死了之?
  邓言刚刚想到以死谢恩,又想到自己的兄弟们都与自己共患难了很多年,自己之所以带着他们去如此拼命,也都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活命;这几十人是西鄂众兄弟中的幸运者,也是偷生者,其中还有不少忘去故友的家眷又返回了西鄂或者在周边城村居住,这些妇孺都需要照拂,他们这些人活下来,是要代替故友们,活得更好。。
  自己不少兄弟都是在和刘琦的军队作战时战死的,而后来刘琦又将被俘虏的他们都释放,所以邓言怎么对刘琦都恨不起来,反而觉得受了他的恩情;不过如今要让他归入刘琦或是刘备的麾下,他的心里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抵触的情绪,虽然他完全没有记恨刘琦,但觉得这么做会对不起战死的兄弟和他们的遗孀和遗孤。
  怎么说呢,这并不是谁的错,但就是没有办法完全释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