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门下侍郎乃是门下省的核心官职,自然是赵普麾下得力的左膀右臂。
而赵普,对于柴棕一直不感冒,隐隐透露出处置而后快的心思。
毕竟,前朝之时,赵普自恃有才,一直不得其用,对柴家本就有一股怨愤。
这些事旁人不知道,可作为核心人物的薛居正,他很清楚赵普的心思。
或许在这样想法的耳濡目染下,薛居正等门下省官员,对柴棕也很不感冒。
这不,相距甚远,柴棕便看到薛居正等门下省官员一脸倨傲的神色。
别人不给好脸色,柴棕自然没有凑上去的道理,对于这次宴会,纯粹是没法推托的任务罢了。
虽然说是宴会,可是比之柴棕不久前举办的晚宴,简直是天差地别。
甚至,就算比起普通的宴会来,柴棕也是避之不及,宁肯远离。
凡事一旦上升到皇家,上升到国家,对于礼制的要求可谓是严苛。
别的不是,宴会的时间,座次的安排,还有菜品的样式全都有规定。
柴棕自然不是第一次参加国宴,可是那些都是源自这具身体的记忆。
不过,在那些记忆中,柴棕能够回忆到的,只有痛苦。
别的都不说,但说宴会的佳肴,简直不是人吃的......
由于各种礼制规定,宴会中菜品的口味只能让路,首先要重视的是礼仪。
就好像如今柴棕的眼前,那一直烤羊,扑满了各色香料,几乎让人看不出究竟是羊,还是猪。
至于其他的菜品,口味也很一般,不要说比郑王府的饭食,就算一些酒楼也比不上。
“对秦辽两国而言,分则两害,合则两利......”
秦皇今天心情不错,和耶律贤聊的也很不错,尤其是对辽国的风貌很感兴趣。
柴棕知道,秦皇作为开国之主,雄心壮志是不缺的。
而且,燕云十六州就好比一柄利刃悬在大秦头顶,此事早晚都要解决。
而耶律贤,同样对这位南方之主很感兴趣,虽然如今中华各个林立,可真正被认可的至于占据中原的大秦。
南国繁华,这对耶律贤来说并不陌生,这片繁华也是他进去的动力。
听到秦皇在夸赞辽国,耶律贤自然不客气,也对大秦着实夸赞了一番。
可是,柴棕听来听去,说的都是大秦的繁华,要知道,如今的中华仍旧战火纷飞。
“哼!”
就在柴棕不远处,薛居正冷哼一声,低骂一句:“蛮夷。”
周围听到此话的大臣皆是淡淡一笑,或许在他们看来,耶律贤虽然身为辽国景王,也不是一蛮人。
柴棕却不这么认为,反而对耶律贤越发警惕起来。
汉人的繁华,可不是为了契丹人的掠夺而创造的,不过,现在明显有了征兆。
事实上,有这样忧虑的人,不只是柴棕,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看到危险的蔓延。
的确,如今大秦兵甲强盛,哪怕辽人善战,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可是......有很多话,柴棕不知道该怎么说,也不知道该不该说。
历史的轨迹分明已经脱轨,这条路究竟何去何从柴棕也不知道。
究竟秦皇会不会杯酒释兵权?而秦氏一族又会不会打压武人,柴棕实在不知道。
而且,大秦能否一统江南,中原能否迎来大统一,柴棕也不知道。
想到这里,柴棕不禁越发后怕起来,诸夷并起,汉家衰微,这样的局面,分明是东晋之时。
若是再出现一次五胡乱华的局面,对于汉家家庙的延续,对于汉家文明的传承,无意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没人能够置身事外,柴棕同样身在局中除非远遁海外,否则谁也逃不了。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说来,中原大乱,对于北方游牧民族,也不全是好处。
游牧民族善战,这是事实,可游牧民族的战争很简单,这也是事实。
大乱时期的中原,并不一定会收到蛮夷入侵,而太平之时,其害甚犹。
其实这很简单,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战斗力强悍,可战争,比较的不只是个人勇武。
决策,兵甲,还有消耗极大的物资,都能够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
汉人只要保持足够的进取心,保证兵甲锋利,也未必不是对手。
就拿大秦的军队来说,以春秋战国时期的魏武卒为标准,步兵战力极为强悍。
若非辽人弓马娴熟,能找能走,根本不是大秦步卒的对手。
想到这里,柴棕不禁哑然一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这也算是瞎操心。
看着志得意满的秦皇,看着正在高谈阔论的内阁大臣,柴棕真是想多了。
耶律贤虽然是辽王,可素来胸有大志,对南国也多有了解。
至于韩德立,祖上本就是汉人,和诸多大臣也能谈笑风声。
再稍微一吹捧,秦皇和大臣们更是有点飘飘然,看来他们还是将辽国当做蛮夷待之。
这样的宴会很无聊,至少在赵普面前,没人愿意和柴棕有什么纠葛。
哪怕不久前,这些人才和柴棕谈笑风声,可如今赵普一露面,立马就像见了猫的老鼠。
或许是秦皇在,柴棕今天格外低调,没人搭理他,他也乐的如此。
终于,冗长枯燥的宴会终于结束,柴棕只觉得全身的枷锁,一瞬间全都消失了。
柴棕刚准备离去,一阵匆忙的脚步声传来,却是符昭愿追了上来。
只见符昭愿一脸不情愿的说道:“郑王殿下,还请留步。”
你不高兴,我还不高兴呢,柴棕一脸不满的问道。
“还有什么事?”
说实话,若是有的选,符昭愿实在不愿走这一趟,不过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明日便要开始正式和谈,这个章程得先议一议。”
和谈可不是两张嘴皮一碰就完事,讲究的是一个你进我退,拉锯扯皮的过程。
虽然内阁已经定下章程,那就得和谈必须成功,允许财贺上少许损失。
至于大秦的要求,那就是辽国减少燕云十六州的驻兵,还有开通商贸,保护秦人通商。
这些条件,除了一部分硬性规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有伸缩的空间。
符昭愿等人的心思,柴棕岂会不明白,尽力减少损失,自然是大功一件。
可是,他们也不想想,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天上掉馅饼的的事,也不是说有就有的。
“走吧!”
哪怕柴棕极不情愿,可和谈这件事毕竟是他负责,他也不不好撒手不管。
不过,柴棕已经打定主意,他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至于谈成什么样,他也不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