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其实赵怀所想的并没有错,秦胥本身的意思就是让赵怀站在嫡派那边,制衡一下日益膨胀的庶派。
只是帝王心术,‘制衡’要用的巧妙才行。
秦时云探问道:“赵先生是在考虑朝中局势么?”
赵怀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顺着秦时云的话回道:“正是。”
“朝中局势不妙,如一滩浑水。”秦时云又道:“不然父王怎会请先生出仕,来将这浑水搅清?”
赵怀嘴角一抽,心道:庶派好不容易将严骏拉下马,将这局势搅浑。而大王却此刻让自己出仕去把浑水越搅越清,这不是跟庶派对着干么?
到头来还不是让自己站在嫡派那边么?
好像又有些不同,大王的深意应该是让自己站在庶派的对立面,打压庶派。而自己又不是嫡派,也不是中立派。
这件事让赵怀隐隐犯了头痛的老毛病。
“公子对世子之位,有何看法?”赵怀决定不想那么多了,既然大王让自己当这嫡派一员,自己索性就当了。现在情况就是问清楚秦时云对世子之位是不是如外界所传那般,根本无心争夺。
严骏牢中对秦时云的劝告,秦时云历历在目。也心知赵怀有此一问便是决定出仕这大司马一职了,和严骏分析的没错,故而坦诚说道:“世子之位是晚辈必然去争的,树欲静而风不止。”
赵怀哪里听过‘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心中只觉这句话很贴切秦时云现在的处境:不想争,却被各种原因逼得不得不去争。
“好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没想到公子还有这般见识与学问,赵某佩服!”赵怀赞赏道。
秦时云笑着问道:“那赵先生可是答应晚辈出仕了?”
“公子携厚礼,诚邀赵某出仕,赵某岂有不应之理?”
“赵先生真乃国之栋梁,当受晚辈一拜。”
秦时云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晚辈之礼。
“公子高抬赵某了。”赵怀虽扶了下秦时云,但心中还是很高兴的。
自己以后也算是嫡派的人了,这次出仕可能是个飞黄腾达、载入史册的机会,也可能是堕入深渊的旅程。
“赵先生对朝中局势有什么好的主意吗?”秦时云谦卑的询问,他希望赵怀能够为他指点迷津。
“现在公子和大公子是水火不容,好比山中的两只猛虎,争斗起来必有一伤。”赵怀细细说道:“如今翊国世子之位空悬,大王的心思又没人琢磨的透。依赵某看,大王定然是在立庶还是立嫡之间犹豫不定。”
秦时云微微皱起了眉头,问道:“父王确实在嫡庶之间举棋不定,先生觉得现在形势对谁更有利些?”
“对谁都无利,只有一个人能获得真正的利益。”赵怀高深莫测一笑。
“父王!”
“大王!”
秦时云眼前忽的一亮,与赵怀异口同声说道。
二人见心中所想一致,皆是爽朗大笑起来。
“原来公子与赵某英雄所见略同。”赵怀又问道:“公子可知为何这获利之人是大王么?”
“父王想让我和大哥争,从‘夺嫡’之中看谁才是真正的才能之士?”秦时云将心中所想说出。
赵怀略微点头,赞同道:“公子说的没错,翊国已经沉寂了很久了,需要一个才干者将它唤醒。”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举棋不定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机会,却同样对你大哥也是个机会。”赵怀想了想,说道:“赵某会尽快收拢朝中嫡派官员,整合嫡派的势力。只是经过严骏案子的动荡,不知还留下多少嫡派人。”
秦时云知道此案一出,不少嫡派人犹如那墙头草,该倒戈的倒戈,该转中立的转了中立。
真正能留下的嫡派人,并不多。
不然父王可不会轻易再塞给自己一个‘赵怀’,让他来充实嫡派的势力。
“嫡派的势力晚辈也不是很了解,表舅也没提起过有哪些官员属于嫡派人。”秦时云惋惜说道。
早知道如此,当初就应该在牢中问清楚表舅,如今收拢残部也不会这么麻烦了。
“公子莫急,等赵某消息就是。收拢残余嫡派官员并非难事,以前严骏的那班人马真正心向公子的并不多,大多数都隔岸观火,看你跟秦时风争个你死我活罢了。等时机一到,他们再选择站队也不迟的。”赵怀呵呵一笑,说道:“朝堂就是如此,有些人呐,很小心谨慎。”
“所以赵先生觉得表舅留下来的人之中,并不是全部可靠?”
面对秦时云的疑问,赵怀说道:“这些人需要一一甄别,心不向公子的,要来又有何用?”
“先生说的对,这有二心之人和墙头草在关键时刻并不能帮我们。”
“我们若是在绝境之时指望这些墙头草,那还不如直接死了算了。”赵怀开口说道。
似乎觉得在秦时云面前谈‘死’啊之类着实不妥,赵怀顿了顿,又说道:“这段时日,赵某先着手整顿嫡派。公子先行蛰伏起来,不过面对大王的一些询问,公子要竭尽所能的去回答。有些时政上不懂之处,可询问赵某。只有在大王面前表现出才能,大王才会真正重视公子!”
“先生所说,晚辈皆记下了!”秦时云认真回道。
“争储之路异常险恶,希望公子能够克服艰险。”赵怀道:“以前赵某军中有一旧将,姓韩,名彦。此人虽未上过战场,但对排兵布阵颇有了解。如今中原动荡,公子从军队上下手,路会好走些。”
掌握兵权么?
秦时云觉得赵怀倒是给自己指了一条好路子,如今中原局势动荡,能借此攒下军功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有掌握了军权,秦时云才能觉得有安全感。
乱世之中,有文官支持算不了什么,只有军队才是硬实力。
赵怀口中所说的韩彦,秦时云还是知道的。此人就是上次护送岳清歌回濮阳的将领,听说还打了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生擒了张猛、卢小六等人。
现在翊国缺的就是这样能征善战与临危不乱的人,相信韩彦在军中还能更上一层楼。
有了赵怀的指点,秦时云瞬间觉得破开云雾见月明,心中豁然开朗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