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初元 / 第二十四章 蓬鬓哀吟乱城下

第二十四章 蓬鬓哀吟乱城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就问你气不气?
  “气不气?”
  气死算了!
  张汉自问也是真心,为了伤病营的众人做打算!虽行事有些鲁莽,但是却也没什么大的私心!
  可是呢,这个结果不可接受;不允许接受。
  可是啊!形势比人强,万般无奈的苦果,自己含着泪也得吞下。
  于是便找人发泄。
  看着毛手毛脚的郭巨侠,手里拿的什么?
  那块破布干什么的?
  昨晚还用它搽脚呢!有没有?
  拿这玩意就往自己背上乱抹一通,生怕死不了;
  是不是!
  “滚出去!你!”
  张汉的吼声远远的传到营门。
  十分委屈的郭巨侠,板着脸出去了。
  营门值班的祁雨时,听见;
  无奈的望向杨过之;想说什么。
  就见杨过之眼中流露;掩不住的喜色,
  他双眼略眯,开口问;
  “事情已定论了?”
  “真要分营?”
  “我们也要撤回去?是他!”
  还指了指那边。
  “递上去的,那份整顿计划起效果了?”
  杨过之与祁雨时还算亲近,见他一连串的发问,无奈的笑了笑;
  “养生司!”
  “把济慈院撤了,两家合并;反正那里全靠捐赠为生,现在改为军办,把无家可归的老卒安置那里;救治好还能战的军士还在这里养伤,丁四营改为名了。”
  杨过之悠悠的说道;话匣子打开了,没等祁雨时发问;就神秘的说;
  “听说叫,军区医院!”
  左右打量一下,瞧四处无人;
  “听说是东山少府亲自写的奏函;海州那里也要搞!青山少府在海州升了万户了!。”
  “不得了,啧啧!”回首望向脾气持续爆发的营房;
  “厉害呀!不过眼前这关不好挺过去了!”
  “怎么样!拉一把?说不定还有更大的好处。”
  “嗯?”
  祁雨时神思一会,还没消化完这些重磅消息;
  “拉一把?”很快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实力不允许啊!这神仙打架似的;咱才几斤几两,沾着就死;俺还是回去伺候姜万户得了。”
  祁雨时嘴上如此说,望着营房的方向,眼神也有些灼热。
  “唉!”
  张汉找理由把郭巨侠赶出去,自己趴在榻上,陷入迷茫的沉思。
  来到这里之后,办过的一些事情;在脑中慢慢的反思一遍,
  最终的出一个结论;
  “轻浮!幼稚!鲁莽!”
  单单这些,不是最主要的危险;
  傲慢!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自己打心里就对跪拜有着最明显的抵触,自小接触的是人人平等的教育,对于遇见爵位较高的贵族,就要跪拜;这事真心接受不了。
  如果这些事情,可归于行为上的傲慢;
  打心里,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这种心里瞧不起古人的傲慢,才最危险。
  自己将会被这个世界,无理由抹杀!
  这是反社会罪!!!正二八百的,反社会啊!
  尽管趴在榻上没动,但是总结这些反思之后,已经浑身被冷汗湿透;他想起,
  “在船上,酒醉了,拍了李青山的肩膀时,杨溢之阴冷的笑;”
  “刚到益都门口时,大刺刺接受徐之纲拜礼,张无僧的诧异和毫无端由的怒意。”
  “拜见姜思明,未曾拜下去;便被姜思明轻轻扶住,姜思明的诧异!”
  这一切的一切,可自欺欺人的理解为;
  “这些虚礼无人重视!”
  若有人在意呢?
  毕竟,这是个最讲究“礼仪”的时代
  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心里一直不停的默念多遍;直到牢牢记到内心深处,成为将来做事的基石。
  农历十月底的中午,
  骄阳的温暖已经不能普渡众生;
  阴冷处的地面,湿气严重;
  有些底蕴的伤兵,早早套上厚厚麻袍;
  四肢健全的,在寨门口晒着太阳,懒洋洋观望着。
  杨过之忙前忙后的招呼着,指手画脚;颇有官风;
  他已是益州总管府养生司医林郎,权百户也改为百户;
  益都与别地不同,李璮独霸益都府;除了蒙古诸军外,底层官制混乱不堪;也是李家称这里为新占州府;以军治地,故意弱化蒙古统治;所以除各项税赋上缴中央;其余军政都有李璮一而言之。
  养生司来人,匆匆把伤营二百余口拉走;杨过之与在门口同样晒太阳,养伤的张汉拜别之后,心底喜气洋洋;不但升了官,还终于离开了这个伤病混杂的烂泥塘;尽管以后还要接受益都一州送来的残废兵卒,但是总归是个正规衙门;上面有人顶着。
  张汉心里盘算着,杨溢之什么时候回到这里;尽管军区医院的果子给杨溢之摘了去,好歹自己还落了个副院长的名头;
  伤营已经空了,病营里剩余的五百多人,能死的都死了;
  小伤的在他近一月的照顾下也都各回各营;
  现在想到当初李青山,匆匆忙忙把伤病营扔给自己;
  他却跑到海州为那八十万两税银邀功请赏。
  好事他得了,烂摊子自己也收拾了;顺带得罪了李南山,差点丢了小命;这益都怕是不能再混了。
  去海州吧!这里危险了;自己冒冒失失的一通乱搞,还不知留下了什么未知的遗祸?
  李青山刚的了个万户侯;尽管庶子出身的他,恐怕雄心不小;自己好不容巴结上他这艏小船,还要跟紧了,再说万一将来李家有什么不测,海州离宋境近,跑路也方便。
  “唉!不测是肯定要不测了;毕竟历史上没有李璮这位皇帝。”
  找谁呢?韬光养晦的李东山怕是不会再见自己了。
  孟鲠是个好同志啊!自己虽没有彻底解决伤病营的事情,但是方法陈条也交给了李东山;
  益都的动作也搞了起来;至于以后还有什么弊端就看各人施政了。
  孟鲠虽不至于承什么情,但是作为主管千户,事情有了进展;找他办事也好说话是不是?毕竟这些事情他也有份参与。
  看着可行啊!
  正思考着什么时候去找孟鲠。
  门外,胡兴安领着一位青衫文士,缓缓走进营寨。
  张汉眯着眼打量着,却是李稚宾前来;
  前些日子,孟鲠和他可是落了王磐的面子的;强行把他收买军心的事搞黄了。
  “搞事来了?”张汉不由的寻思着;只觉后背发痒,心里不安。
  这是给李南山搞出了后遗症,见人找他,就下意识认为是来搞事的。
  待李稚宾走近跟前,见他身后随员提着一份黄纸包裹,心中警惕才微微放下;毕竟搞事的,不会带礼物来搞事,怕是来找自己看病的。
  果然,张汉诚心与他见礼一番后;
  他便直言,王磐有事相请,毕竟张汉地位不高;
  有些事说是来请,只是招呼一下,不去也得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