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闽国霸业 / 第一百四十七章、途中定策

第一百四十七章、途中定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斜阳余晖满地金,茵野碧水残花过。小池桥头雀不语,春光一泄势难回。
  在汴梁通往固始城的道路上一大群人马金碧辉煌地行进着。这正是王继汐和他的文武百官、兵马扈从们,声势浩大,一路得意洋洋。
  固始,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东汉光武帝刘秀取“事欲善其终、必先固其始”之意,封开国元勋大司农李通为“固始侯”,“固始”由此得名,并沿袭至今,历史上曾作为中原地区向东南沿海数次大规模移民的肇始地和集散地,在中原移民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和深远的影响,上至秦汉下至于今的漫长岁月中,有多次较大规模的入闽移民,影响深远,有63个姓氏的族谱上记载其先祖来自“光州固始”。由于闽国王潮、王审知均为固始人,不少闽国人谈及自己的祖先时,都说是从“光州固始”迁来,尤其是闽国王族。
  王继汐此番率人去固始其实是为了在登基前祭祖,昭告天下。这也是一整套的程序,在臣下要恳请王继汐称帝后,王继汐要委婉拒绝,如是者三,王继汐才可以勉为其难的接受。而祭祖也是这称帝的一个程序之一。其实在王继汐看来,他出生在长乐城,那里才应该是他的父母之邦,祖陵所在。不过,闽地实在太过偏远,来回实在太过花费时日。中原粗定,政局尚未稳定,王继汐也不能在这个脆弱的时候抽身南下做这样一次长途旅行,就只好把王氏的祖籍,中原的固始作为祖陵。正好这条路上,也是迎接太后凤驾的必经之路。王继汐在第二次澶渊会战结束后,就立马派人通知黄敬晖,把他设在金陵的闽国小朝廷暂时迁到汴梁,当然也包括皇室成员。
  “陛下是要定都于汴梁吗?”此时,为示威严,其实就是为了炫耀,王继汐已不再骑马而是和大臣们一起端坐在十余匹马拉的华盖龙车上。一路上总难免聊些家事国事。已经被加官为枢密院使,晋封为吴国公的南宫灏自然也身在其中。
  “汴梁?”已经称帝的王继汐摇摇头道:“那里是个不吉利的地方。”
  “不吉利?”
  “自后粱太祖朱温篡唐建国以来,历经粱、晋、汉、周,乃至于宋,五朝皆建都于汴梁。可是长得不过数十年,短的也才几年就完蛋了。朕的大闽国要千秋万代,怎么能建都在这么个不吉利的地方。”
  “那陛下为什么要让黄丞相和皇太后来汴梁呢?”
  “朕不过是考虑到汴梁有现成的宫殿衙署,朝廷搬来这可以马上办公运作,不用劳民伤财而已。毕竟大战之后,百姓穷困潦倒,当是休养生息的时候。”
  “陛下圣明。”南宫灏从心底里佩服新皇帝的仁心,但心中还是有些好奇道:“那陛下属意的国都是哪里?长安还是洛阳?”
  “长安是不错,可惜战火连年,人口离散,已经太过残破,已经装不下朕的大闽帝国。至于洛阳,就更不用说了,还不如汴梁。当年唐庄宗建都在洛阳,结果朝局失控,汴梁为叛军所据,形势一下溃不成军,难道不是前车之鉴么。”已经是闽帝的王继汐还是摇摇头到。
  “若不是长安也不是汴梁,陛下您又不看好汴梁,那陛下您想在哪里?”南宫灏捋了捋羊角须后说道:“难道是邺都吗?恕臣直言,邺都虽也是上古名城,但河北残破已久,财力物力人力俱已枯竭,据此控遏全国,怕是不易。北面一马平川,北有契丹,西有北汉。邺都无天险可守,一旦被围,就成绝地了。”
  “你说得对,比起汴梁,邺都更不适合。不过,邺都作为经略河北的据点还是可以的。朕今后还是要将河北行营扎在那里。”
  “那,哪里才是陛下想好的帝都呢?”
  “哪里?”王继汐挑开车窗,眺望远方叹道:“那里,朕现在还没到手。”
  “还没到手?”南宫灏皱眉道:“北汉的国都晋阳?那里确实是北方名城,可是地方似乎偏了些。”
  显然,他对这个选项也不是太满意。
  “罢了,事情还没成,就不谈了。”王继汐摇摇头,接着问道:“吴国公,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哦,有的。”南宫灏从一旁的书匣中取出一份奏折恭敬地递给皇帝后说道:“许国公许贺文呈上一个折子是关于请求循例永世免除固始赋税钱粮。”
  “免税?为什么单单免固始的税?”闽帝王继汐有些不太明白。
  “哦,陛下,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当年汉高祖刘邦得了天下,就免了故乡沛县的钱粮徭役。”
  “哦,这事朕知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陛下博闻。”南宫灏拱手后说道:“既然是前朝故例,臣窃以为不如就准了许国公吧。”
  “不行。”王继汐摇摇头道:“朕早就说了,天下土地户口都要纳税。许贺文这哪里是要免朕的祖籍故乡的赋税,这是要开个特例。他之前就更朕叨叨,说天下已定,应当分封土地,厚赏将士。他是想要我免了这些贵族世家的赋税。不行,不行。天下土地,朕都要克税。”
  “可,许国公说得也有道理。将士们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这些土地钱粮,似乎也理所应当。”南宫灏倒是不以为然。
  “真要按这么分封。朕有多少土地可以分封给他们,分封的土地又都不克税。那你让朝廷喝西北风。将来用兵工程,贵族不出钱,那不全摊在穷苦老百姓身上。再说,子又生子,孙又生孙,现在朕还能养活。朕保证,没过两代,国库一定一贫如洗。”
  皇帝目光深远,且能怀有一份爱民之心,南宫灏打心里敬佩,但还是颇有些心忧,说道:“怕是寒了功臣之心。”
  “就算课税,朕给他们的俸禄也够他们衣食无忧了。太过贪婪,寒了就寒了,朕也不在乎,大不了散了。朕要因为忠义而聚集在身边的忠臣良将,不要见利忘义的奸佞小人。”
  “话是如此。可是。”
  “不用再议,就这样定了。”王继汐一锤定音道:“再说,你之前也提到沛县免税的故事。朕问你,大汉灭亡的时候,这些世受汉家皇恩的沛县父老有没有起来抗争,为匡扶汉室,没有吧。何必养这些个白眼狼。再说,我生于长乐,长于长乐,转战南北,从来没有沾固始一片光,这还是朕第一次来固始,你就要朕永世免固始的钱粮,就是要免,也该是免长乐的。但是,长乐,也就是现在该号为福州,也不能免。那里毕竟是闽地首府,岂有一方治所免税的道理。总之,自朕以下,天下土地钱粮,一概不能免。”
  “好吧。”南宫灏摇摇头后。
  “这些日子,许贺文上窜下跳的,真当朕是瞎子、聋子,还是傻子。吴国公,这里面也有你的功劳吧。”闽帝王继汐言中带有寒光。
  “微臣有罪。”南宫灏并不想隐瞒。南宫灏当然知道皇帝所指,其实他也明白这事终究逃不过皇帝的眼睛,毕竟陈桥驿被影剑阁兼并后,影剑阁已成了天下最大的谍报暗卫,就许贺文那点小心思,怎么能躲得过他们的情报网。不过,皇帝明白,许贺文终究是用心良苦,必定是不会怪罪的。
  “算了,以后有事不可瞒真。这次,你就代朕否了许贺文就是了。他欠了你这么大一个人情。必不会驳你面子。朕也相信,他是个知道进退分寸的人。”虽然事情看起来在皇帝心中有些淡然,但毕竟是背着皇帝偷偷动的手脚,又怎么能令人舒服。
  “臣遵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