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今明之门 / 第四十九章 尚泰的苦衷

第四十九章 尚泰的苦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午门之上,天子对着上苍念着祷告祭词,这篇由礼部以及殿阁大学士共同书写的骈骊文华丽而冗长,好在对于常年接受大儒教育,可谓是饱读书籍的朱常洛来说并不算太难,更何况就算他读错或者遗漏,相信周围也不会有不开眼的内侍来纠正。
  “谨择元日,与百寮登午门,受皇帝玺绶…”终于结束,朱常洛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午门下的众朝臣,他此时已经没有了之前澎湃的心情,因为向上苍祷告,原本站在身后的仪仗伞盖离他有几丈之远。他微微甩了甩宽大的衣袖,采用周礼制成的这件龙袍宽袖长摆,用料厚实,与明朝此时常见的蟒袍窄袖圆领相比更加华丽。
  但这一份厚重与华丽如果放在隆冬时节自然无碍,此时正值八月,农历七月盛夏,京师毒辣的太阳照射下朱常洛整个人都有些透不过气。
  摆了摆手,等在不远处的一名宦官急忙跑过来搀扶住他,同时这名宦官向后使了个颜色,几名宫女和太监小步快跑提着华丽的金黄色伞盖移步到朱常洛的头顶。
  “陛下如此辛劳,上苍必然感应,当永绥四海!”崔文升挥着衣摆扇着风,满脸都是讨好的笑容。
  他原本是先皇万历朝郑贵妃的内侍,自从万历驾崩,他便一门心思抱住了朱常洛的大腿,和朱常洛从小照顾到大的宦官王安一起服侍左右。
  “嗯。”朱常洛哼了一声。他已经学会了上位者大权在握的感觉,就如同眼前这位内宦,原本是效忠于之前的死敌郑贵妃,现如今还不是乖乖的来到自己面前,仰仗于自己的鼻息。
  “陛下不如休息一下?奴才吩咐下去让诸位夫子先去奉天殿候着?”崔文升一边扶着朱常洛,撇过头用狭长的眼睛偷偷瞄着天子脸上,揣摩着朱常洛的心情与想法。
  “不碍事,只是这阳光有些灼热,底下这些朝臣们也陪着朕站了这么久,朕怎能让他们在等。王伴伴,你过来扶着朕摆驾去奉天殿。”朱常洛伸手招了招,随后一名中间宦官从身后随从中走出,接替了崔文升扶住朱常洛。
  天子口中的王伴伴即使王安,他在万历年间被选入宫,期初是在万历朝著名的大太监冯保手下办事,随后便因机缘巧合推荐给万历皇帝,最后成了太子伴读。
  王安作为太子伴读时正是万历天子与朝臣对峙想要废除太子的国本之争,他陪着朱常洛事事小心,处处谨慎。一路走了过到现在,这些年从来没有犯过错。
  作为先进天子最信任的官宦,任谁都明白王安即将在内侍中得到重用,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已经是时间问题,就算之前在怎么嚣张跋扈的崔文升也不敢与他争宠,只能默默站在一旁,崔文升明白如今以不是十几年前太子不背先皇帝喜爱的时光,如今内侍宫女们个个都在讨好新帝,想要获得圣心,甚至是完成那人交给的任务只有另谋他路。
  午门之下的广场内,伴随着教坊司的丝竹之声,午门左右两道紧闭的偏门总算打开,突然而来的喧闹声让有些打瞌睡的陈修杰一个激灵回过神来。
  “终于结束了么?”见到身前官员开始整齐排队向门内走去,陈修杰也想往前凑,但却一把被身旁的尚泰拉住。
  琉球使者一直关注着身旁的陈修杰,他知道这个迷糊的家伙肯定没有在驿馆里认真听李可灼的登基仪规程。
  “我们是外臣使者,不能进入午门,只有四品大员以上才能进入奉天殿面圣。”看见陈修杰有些疑惑的眼神,尚泰只能摇了摇头。
  “哦,那我们回去吧,这太阳底下也挺晒的。”眼见如此,想要再进行‘紫禁城一日游’的愿望也落了空,陈修杰只想快点离开这里。
  “陈兄弟不想再看看紫禁城里面情景么?”尚泰有些疑惑,身边诸如朝鲜朴使者,安南、蒙古,乌思藏等使臣全都伸长着脖子看着排成队列进入门洞的大臣,虽然烈日当空,但众人还是不舍得移步回驿馆,脸上满是羡慕的神色。
  “咳咳,想啊,但是我们又进不去。”陈修杰刚想说自己早就去过里面,甚至连最大的太和殿殿堂都仔细逛过,就差一屁股坐在龙椅上了。
  还好他虽然糊涂,但智商在线,话还没说出来就用咳嗽掩盖住,此时此地不说对方是否相信,这句话一说出说不定脑袋都掉了,尚泰之前向他保证身边没锦衣卫这种事儿他可是绝对不相信的。
  “尚泰,上次听说你来大明都好快几次了,一次都没进去过么?”陈修杰有些奇怪,按道理来说之前网上看的辫子戏里,都是番邦使臣来朝贡,皇帝在太和殿召见,还会赏赐一些礼物什么的。没想到到这里来一看完全不同,几位使臣一问之下少则两三年,多则近十年,不要说见到天子,就算是四品以上官员都没怎么打过招呼,整天只能面对鸿胪寺的官吏。
  “哎。”提及这件事尚泰叹了口气,黝黑的脸上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他想起了从琉球临行前王兄的嘱托。
  远在海外的中山琉球王国此时虽然年年朝贡,名义上还保持着番邦的关系,但在十一年前就遭到日本鹿儿岛萨摩藩的入侵,不得不屈辱的共侍二主,同时向大明和萨摩藩藩主上贡。
  四年前尚泰第一次来京师时,正是长崎代官村山等安奉德川家康之命准备出发入侵大圆(今台湾)。琉球王尚宁一方面谴使,一方面让自己王弟尚泰伴随使臣前来报告此事,让大明早做提防,如果尚泰能因为此功劳面圣,更希望能当面将琉球的苦衷告知天子,让天子出兵救援,一如万历年间救援朝鲜一般。
  但未曾料到万历皇帝总共在位四十八年,最后的近三十年全都不上朝,而预计到来的入侵也没有了消息,负责接待此事宜的礼部官员眼见消息并未准确,便因此不再重视起来,任尚泰在官府外好话说尽。
  他们不知道,原本在丰成秀吉朝鲜之役之后德川家康第二次的入侵大明行动在一场台风中遭到夭折,三千名日本武士在风浪中被吹散,一部分流亡到了南洋,只有一小部分顺利到达了大圆,却被岛上生番土人围攻,最后被迫全体自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