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这个祸害要上天 / 第四十五章 行商

第四十五章 行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唐人取火,大部分人还是用火石敲击火星,然后用火绒引火。大户人家用的是火折子,虽然方便,但一来不耐用。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换里面的火芯,二来火折子还有一个缺陷,就是经常会熄灭,以至于出门在外,要带上好几个才保险。
  王旭的打火机无疑是跨时代的产物,工艺嘛,大唐的水平就可以制作,西域的火油在汉朝就已经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中土,火石也没问题,做首饰的能工巧匠也不少,自能雕琢出需要的形状。
  难度最大的或许就是外壳了,钢制的做不了,可以做成青铜的,缝隙用锡焊牢固,使用是没有问题。
  见到中年男子讨要打火机,王旭笑着递给他。
  刚刚王旭已经演示过,中年男子依葫芦画瓢,拇指搭着滚轮一搓,火焰立刻冒了出来,在滚滚寒风中也不熄灭,甚是神奇。
  开玩笑,zip新款的防风珍藏版,要是被风吹灭了,那一千多块大洋算是白扔了。
  中年男子合上盖子,仔细端详,接着又打开,拨弄出火焰,眼光中露出贪婪之色。
  王旭一看不好,这汉子怕是有了占为己有的想法,这是前世的纪念,王旭可不愿意拱手让人,随即说道:“兄台,在下要是在身,可否暂且归还,待日后若有缘见,再交由兄台把玩。”
  客套话一说完,中年汉子脸色一变,既而笑道:“着相了着相了,此物不凡,兄台可愿意割爱?”
  王旭摇摇头,说道:“家传之物,不便转让,若兄台诚心想要,日后请能工巧匠,再做一个也无妨。”
  中年男子闻之色变,惊道:“你是说,这点火之物可以仿制?”
  王旭点点头。
  男子还了打火机,自我介绍道:“鄙人姓屈,名展翼,河东人氏,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竟然是河东人氏,那应该认识李克用,王重荣,王旭兴趣陡增,回道:“免贵姓王,名旭,本地人士。”
  屈展翼邀请王旭坐下,王旭摆摆手说道:“坐就不必了,如若不弃,边走边聊。”
  这小面摊人是太多了,根本不是说话的地方。
  “王郎,实不相瞒,我的作的营生是行商,刚才看你的点火之物,若能仿制,必然有利可图。”
  王旭一听愕然,这中年汉子做的竟然是行商,要知道太平盛世,这般人物稀松平常,可这乱世之中,官兵盗匪,哪一个都不是易与的主,稍有不甚,便是人财两空,这屈姓商贾既然能在大乱之时来到海州营商,看来门路不小。
  “屈老爷失敬,不知屈老爷沿途贩卖何物?”
  屈展翼稍显一顿,他没想到王旭问的这么直白,长路行商,自然会夹带些些不合规矩之物,乱世之中,最赚钱的无非是两种,一来刀兵器甲,二来,也是所有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盐。
  屈展翼看面前的王旭,面色和润,不似官举。神态蛟然,看似富贵之家。想来一个富家子弟,就算知道自己做什么也无关紧要,海州的官府跟他可是打了不少交道。在这海州城中,也不怕会有意外发生,随即半真半假说道。
  “实不相瞒,鄙人也就经营一些米粮盐等,这乱世之中,也就混口饭吃。”
  盐!
  王旭的盐田现在还没影,一直抽不出时间去做,刘安虽然拿了相应图样,不过还是停留在选址之上。
  大唐没有推土机,所有的土木作业全凭人工,所以的选址极端重要。找寻的地方涨潮时海水可以自然留进盐田,退潮时,盐田的水可以顺势流进大海,在说出要点的同时,王旭必须亲自现场勘察一番,不然,选错了地,自然是白费功夫。
  不过眼前是现成的盐商,王旭问道:“这盐价几何?”
  “王郎可是问青盐?到地头的价格是一斗500钱,若是王郎若是有需,四百钱足矣。”
  王旭摇摇头说:“我是说收价几何!”
  屈展翼显然没有想到,这王旭竟然是买盐的,同行即是冤家,心神陡然戒备起来,神色不变的问道:“青盐,还是海盐。”
  “当然是青盐!”
  “您是行家,我也不欺瞒你,量大则货贱的道理您也知道,具体什么价,还真不好说!”
  王旭笑道:“很多,足以行销东南!”
  屈展翼眼露精光,难道这海州地界也发现了盐矿,若是能分一杯羹,那可是大利,要知道现在的青盐均来自关中朔方及陇右一带,运至东南路程既长,且沿途多有风险,加上如今巢贼占据京兆关中,盐更是难出。
  倘若在这海州有盐供应,足可行销半个大唐,其中利润,可想而知。
  “王郎,可否先看看货。”
  王旭摇摇头说道:“三月之后,吾手中之物,盐,还有其他商品皆备,介时还请屈老爷赏光!”
  王旭一说完,就听到毛球一阵狂吠,既而挣开钱可卿束缚,跑进人群之后。
  奇怪,毛球一向性格温和,从来没有行过偏激之事,今日反常,莫非是见到了母狗。
  想到红娘子劫营之时,毛球做出的禽兽之举,王旭摇摇头,拱手对屈展翼说道:“屈老爷,就此别过,今日已晚,明日聚鸿楼,还请赏光!”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