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铸汉 / 第27章 历史的变动

第27章 历史的变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晋阳。
  一车一车的粮秣被民夫缓缓的推进城门,络绎不绝,引得不少人驻足观看。
  而在城墙上,跟是高挂着一颗头颅,赫然便是张氏族长张封的。
  素来以勇武著称的幢主刘遵,率本部新兵一战而攻破张氏坞堡,将大族张氏的家财全部收缴,此事已传遍了整个晋阳。
  张氏乃晋阳豪族,家大业大,在地方上就跟土皇帝一样,整个太原国没有不知道的,谁也没想到竟然就这么被刘遵给灭了!
  张氏全族如今虽说只是死了几个人,但家底全部被没收,已是沦为了寒族,就此从太原大族中除名,说是被刘遵所灭也不为过。
  “哈哈哈!吾儿这战打得漂亮!”
  刘琨大笑,将风尘仆仆的刘遵接入了大厅之中。
  也难怪刘琨会这么高兴,当他看过刘遵让人传回来的物资清单后,压在心头许久的粮秣巨石瞬间落下心头,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而更让刘琨感到惊奇的,还有刘遵所部此战的战损结果,
  虽然是突袭战,但只死了不到二十人,这战绩实在是有些耀眼。
  刘琨觉得,就算是训练了一年以上的军队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战果!
  “难道我儿那看起来有些胡闹的训练之法,还真有奇效不成?”
  大厅之内,刘演等人也在,见刘琨竟主动相迎刘遵,对他又看重了几分,心中顿时满是嫉恨。
  众人各自坐下后,刘遵一五一十的向刘琨禀报了此战的经过,只是将一些不必交待地方隐去不谈。
  最后,刘遵说道:
  “父亲,我军在搜查张氏主宅时,还在一处密室中发现了王、郭等豪强大族的人,他们齐聚在那,原本应该是要商量着对付晋阳的。”
  刘琨点了点头,向一个亲信吩咐道:
  “你现在就去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太原各个豪族,他们会知道怎么做的。”
  亲信得令后,立即走出了大厅,骑马疾奔着离开了晋阳。
  刘琨随后又大为畅怀的对刘遵道:“吾儿此次为我军解决了几个月的粮秣之忧,为父给你记下大功一件,以后再立奇功后,便一并封赏!”
  “谢父亲!”
  刘遵欣然的接受了。
  他现在的目标是冲击军主之位,只一件大功还远远不够,积攒下来是最好的选择。
  幢主能掌五百人,而军主却能掌两千人,算是中高级将领,即便是放眼整个刘琨势力,此职位的人也是不多的。
  而若是能手握一支两千人的精兵,在刘琨势力中的话语权无疑便能大为增加,
  而且,一支两千人的军队,若是操作得当,也足以改变一场战局的结果了,刘遵一些计划内的事情便能更好的实现!
  刘遵从刺史府离开后,便返回了本部营地,继续训练他的士兵,至于其他的事情,太史温峤自会处理妥当,不需刘遵去担心。
  半天后,有把柄被刘琨抓在手里的王、郭等大族,纷纷派人送来了粮秣、壮丁和各种物资,数量上是之前规定的数倍之多!
  刘琨见他们这么识趣,便没有过多计较,将那些被捉的人放走了。
  而其余的太原国豪强大族,受张氏覆灭之事所震慑,没有人敢再阳奉阴违,全都乖乖的将应该缴纳的物资送到了晋阳来。
  至此之后,但凡刘琨有令,这些豪强大族也都无有不从,最多也就整些小动作,直接无视的事情再没有发生过。
  若说击败匈奴人时,刘琨只是在名义上掌控了整个太原国,而在这件事之后,他才算是真正的控制了这里。
  而经此一事,晋阳府库中的粮秣已十分充足,一直维持到来年冬天都不成问题。
  此外,经过收缴张氏的私民壮丁,还有其余大姓主动送来的百姓,晋阳能控制的人口又整整增加了万余人之多!
  如今晋阳所控制的人口,除了万余士兵外,普通百姓总共有六万多人,倒是跟太康年间差不多,
  这已经不算少了,
  经过八王之乱和匈奴肆虐后,仍有控制六万多百姓的地方实在是不多。
  在温峤的主持下,这些百姓全部被安置在了以晋阳为中心的肥沃土地上,只待来年开春后,便能开始耕种。
  太原国是并州难得平原地形,有着大片的沃土,只要风调雨顺又没有兵灾,基本都能丰收。
  若是当初刘琨他们选择立足的地方是在上党郡,所面临的形势如何尚且不论,耕地肯定是做不到随意分给百姓的。
  由此可见,历史上那些战略家说太原乃“王霸之基”的论调确非虚言。
  总之,刘琨势力入主晋阳不过几月,这片地区便已是蒸蒸日上,成了各方不容忽视的势力。
  刘遵对此也较为满意,
  历史上的刘琨由于北上时已是九月,一路艰难的走到上党时已入冬,大雪封路,寸步难行,只能原地困顿,一直到开春之后才进入晋阳。
  所谓一步慢,步步慢,
  他开春后才到晋阳,又总共只有万余人,千头万绪,春耕也没怎么去组织,府库中的粮秣从来就没有充实过。
  但是反观现在,不仅有兵上万,民六万,粮食更是充足无比,两者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刘遵见自己这只小蝴蝶扇动翅膀能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心中自然欣喜。
  以此为依仗,明年他们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只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时机,将来应对起匈奴和其他势力来,底气也定会更足一些!
  刘遵自从张氏坞堡之战后,便又将重心放在了训练士兵上面,
  那一战的战果虽然还算不错,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士兵的问题暂且不说,他本人在指挥上也并不是可圈可点,
  说到底,那一战也是他第一次指挥五百人,他又不是什么军事天才,也犯了一些错误,需要他静下心来反省、总结经验,再继续学习兵书来加以验证。
  如此沉淀了几天后,刘遵自觉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其实如刘遵这般经过一场战斗,便有了长进的人可不止他一个,他所部几百号人,大部分都是如此。
  一支未来的并州强军,此时已初见雏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