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后世太祖曾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历史证明,饭桌文化早已侵透国人的骨髓,实难改变;
这不,刚到彭城时羊玄之为了给石韬接风要摆酒席,他们父子二人离开彭城去下邳,羊玄之又要摆酒席,担心酒席上被大人们考校,石韬一开始是不打算去的,可哪知人家竟指名点姓让他去。
从石崇口中得知,羊玄之的岳父正是与东莞相临的兖州刺史孙旂,石韬此去指不定会与孙旂有所交集,考虑到这个,石韬最終只能硬着头皮赴宴。
为了避免再一次发生昨日的窘事,他一早将身体腾空,就连在酒宴上也是忍着不敢喝得太多,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作为晚辈的石韬,本没有资格与长辈们坐在一起,但不知为何,今日那羊玄之竟特意邀他同桌共饮,这让石韬感到极不自在,即便算上前一世,他也只是个三十不到的青年,跟石崇、及羊玄之这样的长者同饮,原本就是一件让人别扭的事,加上那二人皆是老混官场的油条,而他不过还未入门的菜鸟,彼此之间,哪里会有什么话题;
饭局之上,他一面支支吾吾的回答着长辈们的问话,一面故作斯文的饮酒吃菜,好在他官场阅历虽说不如这二人,可凭着前世的记忆,好歹没有出糗。
酒过三巡,石崇与那羊玄之说到高兴处,便也顾不得搭理石韬,如此反倒让他松了一口气;
偶然发现,一旁倒酒的婢女,仿佛有些面熟,便忍不住转头看去,哪知,那位倒酒的小娘,竟同时看了过来。
哐当!
小娘手中的酒壶,当即掉在了地上。
“怎么是你?”
石韬与那位小娘,竟一同叫出声来。
原来这名婢女打扮的小娘,正是昨日嘘嘘时撞见的那位少女,石韬顿时合不拢嘴来。
与此同时,那小娘也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为了见上一见传说中的“桃花郎”,羊玄之专门为她安排了今日的酒宴,又考虑到安排一个未出阁的小娘与男子相见似乎不大妥当,这才让她扮成下人,上前斟酒,当着众人的面,小娘哪好意思盯着客人观望,因此只能听听声音,偶尔瞟上一眼对方的背影,却发现那人似乎还很年轻,这让小娘多少生出一丝期待,甚至将自己幻想出来的如意郎,拿来与眼前这人加以比较;
等她发现对方竟然是昨日那个轻浮的登徒浪子时,惊讶、失落、愤怒等情绪,一一涌上心头;
小娘粉拳紧握,原本那双极为灵动的秀目,此刻却被两团火焰充斥着,银牙更是咬得紧紧的,且怒视着石韬。
瞧着这古怪的一幕,羊玄之惊讶道:“你们之前见过么?”
眼看小娘便要暴走,石韬却只能无奈的看着对方。
一旁的石崇,同样感到一丝奇怪,因此询问道:“玄之,这位是?”
虽然感到疑惑,可羊玄之不得不解释道:“哦,这位是小女献容,只因仰慕七郎风采,这才扮作斟酒的下人,呵呵,都怪我管教不严,让季伦兄见笑了!”
“呵呵,不碍事,不碍事,小娘只是贪玩罢了,玄之又何须在意呢!”石崇安抚了一句,便转头问石韬道:“七郎,你何时见过这位小娘?”
一听小娘竟然是羊玄之的闺女,且发现小娘已在暴走边缘,石韬顿时大惊,若是被她说出昨日之事,名士的光环毁于一旦还是轻的,指不定会遭到两个老家伙的雷霆怒火,石韬抢着开口道:“七郎昨日离开酒宴之时,不小心撞到了羊家小娘,七郎在此向小娘子赔个不是!”
死死盯着石韬,小娘银牙暗咬,眼中更是雾蒙蒙一片,憋得半响,终究还是未曾开口,跺了跺脚,最终转身离开。
就在刚才,石韬那颗心仿佛要爆炸了似的,一旦被人知道桃花郎在别人家里随地大小便,甚至被人家宝贝闺女撞见,日后他哪里还有脸见人?
惊魂未定的石韬,刚打算喝口酒压压惊,一旁的石崇却佯怒道:“七郎都是有官身的人了,为何还这般莽撞?竟然惹恼了羊家小娘,看我回去如何治你的罪!”
石韬急忙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告了声罪。
“算了,算了,想来并非七郎故意为之,我家献容很少与生人照面,或许是吓着了,等她气消了,想必也不会再记恨七郎!”羊玄之心里微微不爽,却又不得不故作大方的安慰了两句。
见事情总算过去,石韬竟主动敬了二位长辈的酒,放下酒杯,心里便开始YY了起来,刚才听羊玄之叫她献容,再联系羊玄之的姓氏,他不禁想起这个时期,为数不多的在史书中留下过浓墨重彩的女子;
羊献容,继黑皮皇后贾南风之后,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一生命运坎坷,曾被五立五废,后来又被前赵皇帝刘曜册封为后,不到四十便香消玉殒,死后谥号献文皇后。
“未来的皇后,竟然看了老子嘘嘘?再加上宋小萝莉,老子居然有幸跟三位皇帝的女人打过照面,这辈子……不亏啊!”石韬那颗心,不知不觉开始膨胀。
.......
第二天一早,父子二人与羊玄之告别,而后与驻扎在城外的两千牙门军士汇合,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下邳。
石韬等人,依然走在队伍的最后,自从知道东莞郡的形势不容乐观,他自然也没那么着急了,在行进的途中,石韬开始操练手下的人马;
对于各种繁琐的阵法,石韬懒得去研究,一来兵力有限,另外,太过复杂的阵法,在他看来似乎没什么太大卵用,后世许多强兵何曾用过复杂的阵型?
石韬并非看不起这时的阵法,阵法的产生,自然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但通过几千年的演化,最终还是走上了化繁为简的道路,后世最常见的莫过于方阵,以及骑兵冲刺用的锋锐阵型,很少使用太过繁琐的阵法,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讲究一个排兵布阵,但实际上所谓的排兵布阵,是泛指布置兵力、以及粮草辎重的大体规律,而非电视里演的那般玄幻。
按照石韬的要求,每十位兵士站成一个横队,然后队正、队副依次排列,五个横队又组成一个小型方阵;
训练则一共分为两个大项,一是兵士如何站队,以及刀盾兵与弓手的穿插变队;二是刀盾兵练习冲锋砍杀,弓手则练习齐射、以及精准度;
只要有了快速而有效的传令系统,越是简单的阵型,越不容易出错,至于传令系统,石韬暂不打算用后世的那一套,闻鼓而进、闻金而退的军令,早已植入这群兵士的血脉之中,想要轻易改变,恐怕并不容易。
走走停停,石韬等人竟然没有掉队,原因却是石崇果然将此行当成了观光,每到一地,皆会停留一两日,仿佛专等手下官员们前来参拜,至于石崇是为了跟手下你情我浓,还是其中有什么别的猫腻,石韬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