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大汉将门 / 第十一章 返乡

第十一章 返乡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安宁又舒服。三兄弟在一起,每日就是锻炼身体、下棋、读书。当然,也少不了被李尚训斥。因为李广弄出个五子棋来,不但把李蔡、李宣带入坑,就是自家的老爹李尚也掉坑里了。输不起的李尚理所当然的要骂儿子不务正业,骂侄子玩物丧志了。
  时间看似很慢,其实很快。不知不觉间,又过去了一个月。这时,已经是五月底了。天气开始变得很热。李蔡、李宣兄弟俩也该回狄道了。
  五月初五的时候,后世过惯了端午节的李广,没有看到赛龙舟,也没能吃到甜粽子。这个时代的这个日子,被大家视为恶月恶日。因为这个日子,最接近夏至,在中午时分,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最高,阳光毒辣,气温猛升。尤其是南方,到这个时候就开始气候潮湿,因而细菌、蚊蝇孳生,疫病开端盛行,五毒俱出,戾气大气。致病、死亡者因之猛増。所以被视作恶日。
  在这个日子生下的孩子,会被视作不祥。有人觉得会克父克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就是因为五月五日出生的,所以他爹不想养活他。不是孟尝君的生母偷偷养大他。哪里有后来名留青史的孟尝君。而舍不得抛弃亲生骨肉的,也会将孩子寄养在外面,或者给他取个镇恶的名字。比如历史上的东晋大将王镇恶,金大侠小说里的柯镇恶……
  五月初五不但没龙舟,没粽子。还得防瘟、避疫和祛毒。哪怕是到了后世变成了全民娱乐的节日。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还是会采艾叶回来,给孩子洗澡,并挂艾枝于门口。现在则是用佩兰来沐浴。因五月五日蓄兰以沐浴,所以后来也有文献称端午节为浴兰节。李广三兄弟,在这日,就都被逮住,用准备好的佩兰在大桶中泡了一个澡。
  李广很想说这么好的日子,能不能不要这么严肃。但看着全家上下都认认真真的在忙碌,心中忽然就是一叹,得了,入乡随俗吧。
  月底,李蔡与李宣要回家了。李广活蹦乱跳的没事。他们在这里也玩得很开心,但他们也想父母了。所以就向李尚辞行。李广听了,心中颇为不舍。便向父亲道:“父亲,我欲送阿弟二人回狄道。”
  李尚听了,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自当如此,你陪他俩回去,顺便也去拜见下你的叔父。”只有李广的母亲,一脸担忧。在她的心中,似乎不管李广多大了,仍然还是那个小孩子。
  李蔡与李宣听了,也是喜形于色。同龄人向来是喜欢在一起的。李广是他们的兄长,比起别人来,更是亲近几分。李广愿意随他们回去,他们自然是欢迎之至。
  启程的时候,三人的马匹上,驮了不少礼物。李尚不管这些事,是李广的母亲准备的。儿子去探亲,她自然要安排好。只看得李蔡与李宣一脸尴尬。当初他们可是两手空空就来了。
  李广看不下去了:“娘,你再拿,我们马都不能骑了。”这才止住李广母亲的动作。三人辞别了李尚与李夫人,便翻身上马,准备出城。
  走出府门好远,快出这条街的时候,李广无意间回首,却见母亲仍在府门口,引颈相望。顿时鼻子一酸,眼圈一热。又不敢再看。只好挥舞马鞭,一夹马腹,就促马窜了出去。
  直到城外许久,这种离愁才慢慢被冲淡。
  从成纪到狄道,哪怕是骑马,也得要走好几天。不过没关系,沿途住店就好了。这会和秦朝一样,投店也是需要用身份证的。要是没有身份证,那你就惨了。搞不好就会被视作黑户“收容遣送”。不是去戍边就是去修陵,下场惨得很。
  这个时代的身份证,唤作验传。验上面会注明你的籍贯身份等信息,传则是官府出具的证明。这样组合起来的话,非常方便查核一个人的身份。你要是被人怀疑伪造身份,分分钟就能揪出你来。百姓们五户一伍,十户一什,十什一里,里上面又有亭,亭上面又有乡,然后才是县。伍主、什主、里正、亭长、乡有秩、三老、游徼等构成了汉王朝稳定有效的底层组织。所以真的造假而被怀疑的话,到下面去一查,立马就会显露原形了。
  今上十二年三月,也就是去年的时候,天子废除了进出关要用传的制度。因为他觉得这个制度不好,不利于百姓的商业行动。
  不得不说,当今天子,真的是位非常有作为的天子。最起码在对待百姓这一方面,真的是极好的。自登基以来,就不停的下诏书,劝田桑,减田租。并身体力行的作出了表率。
  如果说今上刚登基的时候,下诏关心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并赐帛粮给年满八十、九十以上老人是施恩百姓,收买人心的话。
  那么在今上二年春,有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民谪作县官及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二年九月又有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七年冬十月,又有诏命下达,让诸侯王等不要随意征发百姓,损耗民力。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无得擅征捕。
  在去年下诏书除关无用传后,又接着下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务也。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且吾农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将何以劝焉?其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
  在今年春二月又有诏书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这就真真正正是十数年如一日的重视农桑,爱护百姓了。
  在今年四月,今上又下诏,除秘祝。啥是秘祝?就是私底下悄悄的祈祭,不能让别人知道。
  秘祝主要是干什么的呢。就是天下有什么灾异现象,则由皇室的秘祝官来主持仪式,将这些不好的东西,都转移到百官或者百姓身上去。让这些不好的东西不要危害到天子、皇室和江山。其实这就是一种原始的神秘巫学,跟诅咒转移似的。
  看看当今天子是怎么说的:“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今秘祝之官,移过於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其除之。”因为秘祝会移过于下,而天子觉得一切应该由自己承担,所以秘祝不可取。
  所以这些年来,百姓每念天子,必称圣明。这就是人心所向的力量。话说回来,虽然废除了进出关无用传的制度,但并不代表着普通百姓住店就不需要证件了。进出关免检,可以不用排长队,也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但百姓行走远方,投店住舍的时候,该查的一样不能少。
  李广三兄弟投店后,出示了身份证件,又找舍人要了个单独的房间。或许是因为有着三匹马,舍人对李广三兄弟,那是客气得很。对比起同时进来投店的普通百姓来说,态度差别非常大。
  李广见了,心中就暗道,这趋炎附势,不管到哪里,都是存在的。谁说古人就一定淳朴了。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
  进了屋,这是一个比较干净的房间,房间里没有别人,这一点李广很满意。他是知道,这客舍,是有大通铺的,一个房间挤上十来人,那也是常有的事。
  放下包裹后,李广又唤来舍人:“且去弄些上好吃食来。”
  舍人稍稍弯着腰,笑道:“小郎君,舍中有酒,可要来上一壶?”
  李宣眼珠子就是一亮。李广摇了摇头,这个时代的酒并不好喝,卖相还不好看,浑浊得很。他压根就不想尝试。再说了,出门在外,最重要的是安全。身后还有两个弟弟呢。酒还是不要了:“不用酒,好生伺候我们的马匹。”
  舍人应下,便退出了房中,不一会,舍人提了食盒进来,李广把窗推开,一阵风就吹了进来。吹散了这房中烦闷。
  他们在这里吃饭的时候,旁边房间中,清晰的传来了一个童儿的声音:“娘,我想吃肉。”
  过了会,一个细细的女声响起:“三郎乖,再过几日,到地方了我们就可以吃肉了。”
  “不要,我现在就要吃!”
  “唉!”一声轻叹,悄然响起。
  然后过了一会,隔壁就传来了童儿的哭声,熊孩子挨打了。李广、李蔡和李宣这一顿饭,吃得好不尴尬。听着隔壁的闹腾声,匆匆扒完了碗中的饭菜。总觉得气氛好怪。
  一夜无事,第二日李广也没看到隔壁的住客。他们取了马匹,开始继续赶路。行到一个叫雀山的地方,出事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