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第1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日期:2018-06-1109:50:19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当时存活下来的那一批人,我们都约定了誓言,不再重提旧事,一晃三十年过去,我们基本都有默契的不再往来。
  当陈建国来找我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这些年和大家都有着为数不多的隐秘交往,通过他的口述,我才知道原来的这批老人,在近几年的时间中都开始莫名的相继离世,我知道我的时间也不多了,如果我不把这段往事说出来,可能永远都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其实很多事我也没法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整个过程中,我犹如一个渺小的过客,偶然间瞄到了巨大历史滚轮的转动片刻,我是一个彻底的唯物论者,却看到了太多不符合当世世界观的东西。
  那次事件涉及到太多常人不该知道,政府也不会大肆宣扬的东西。
  而任何事都有个度,我因为知道太多,超出了这个度,不得不在设计院偏居一隅谨言慎行三十年。
  这也是为什么我是那个年代如此精贵的大学生,到至今也没有被提拔重用的直接原因,至此我只能以这种方式请人在网络记录下来,大家记住这一切只是虚构的。
  日期:2018-06-1109:57:10
  
  而我为了上街拉回我的室友,结果被当街抓住,因此毕业的时候,我的档案上也烙下了一个不光彩的痕迹。
  日期:2018-06-1110:08:43
  我出身于普通家庭,为了考上大学,我已经花光了家里大部分的积蓄,弟弟也在等着我工作赚钱供他读书,而由于档案中这个痕迹的存在,当同期同学大部分都可以荣归故里,找到体面的事业编或者政府部门工作的时候,而我却迟迟没有着落,这让我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我本来是和家乡的设计院订好协议的,但就是因为这一着,影响了回归的计划。
  我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到家乡的设计院准备签订工作协议,拿派遣干部证明的时候,被告知:由于档案问题,作为国有的设计院不能和我签订协议。
  我僵持了三天,想尽一切也没有办法说服办公室的情况下,不得已返回学校。
  
  日期:2018-06-1111:34:23
  好在,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是重庆本地女孩,人非常热情,她知道我的情况,也知道我并不是一个爱折腾的人,档案中的污点实在是一个错误,她就积极帮我打听工作。
  日期:2018-06-1117:02:30
  我原以为因为我的档案缘故,起码会经过很长时间的等待,审核资料、面试等各种过程,结果没想到当天下午就得到回应,让我立即前往报到,会有军部的车来接送我。
  甚至连生活用品都不用自带,一切都有统一准备和供应,就这样还没来得及准备,我就提了背包再次踏上征程。
  我先是到成都西南军区报到,才转火车前往新疆。出乎我的意料,在成都报到的过程其实非常顺利,根本没人在意我的档案,他们只是看到稀缺人才专业上,立马就给我开始办证明,还生怕我中途反悔。
  
  原本我以为我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进入到军工相关行业的,我当时估摸着新疆那边的事态真的是非常紧急严重了,极其缺人,才有如此的选择。
  日期:2018-06-1117:23:35
  我报道的时候,才发现我并不是唯一的,军区办事大厅人来人往,由于新疆那边人才不足,正在西南片区四处借调人手。
  日期:2018-06-1117:37:53
  我在那里待了两天,住在国营宾馆里面,当时大家就议论这次事件,一说是可能要打仗,由于风波引起的震荡,外敌环伺,印度人挑攒,我们这批人是要被调去建设军事基地或者重镇;
  又有人说是新疆挖出了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却没有人能说清,也许又是新的油田,需要我们去建设,反正当时听到这些风言风语,心理有些恐慌又带有一点好奇的,总之能遇上这么一件大事还是很有荣誉感的。
  日期:2018-06-1118:27:17
  这对我心理的落差多多少少也有补偿。
  那个年代是政权而非经济主导建设,现在不少边疆城市就是过去为了供应军队后勤,数天之内就拔地而起。
  日期:2018-06-1118:28:02
  
  我在成都领了行囊,换了没有编制的绿色军服,就赶上火车一路向西祖国的边疆行进,整个过程和我对接的上级都非常的冷漠,只是告诉我行程,具体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和我说,说是到了地点就会知道的,这次工作的关系重大,其实在我来的途中,就已经请当地派出所考察了我家人的成分问题,确定清白才让我参加的,总之机会来之不易,也暗示我如果立功,可以考虑消除我档案上不利影响。
  
  日期:2018-06-1213:57:12
  这次工作对外宣称,我是属于编制外的外聘专家,人事关系暂由新疆22兵团管理,参加国家特大工程代号743,属于国家机密,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任何人都不能告诉。
  不过奇怪的是,多年后我回到重庆多方打探743工程,却一点风声也没有,按说当年如此巨大的工程应当是要上报的,只可惜这个工程如同鬼魅幽灵一样,好像从未发生过,如同那个年代的许多往事,都刻意消失在了烟波中。
  日期:2018-06-1215:17:28
  
  上火车后我才发现除了我之外,同一组的还有三个年轻人,之前从未见面,都是此行的同事。
  一个是南方浙江人名叫李元青,戴着个厚厚的眼镜,一看就是学院派的,生物学专业研究生,人非常的礼貌、也很客气,瘦瘦的但很精明。
  按他的说法,他本来一直是在实验室写论文做实验的,应该是由他的导师来参加此次项目,但由于临行前身体缘故坐不了车,才推荐他来参加这次工程。
  他本人也是非常纳闷,新疆的动植物生态多样性很小,实际上是没有多大研究价值的,把他调过来实际上是屈才了。
  他的导师姓陈,是中国生物学界的开山泰斗,我们也不禁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才会请动这样的人物。
  日期:2018-06-1215:20:30
  还有一个是东北黑龙江人,名叫王真亮,我们喊他亮哥,是满族,据说有贵族血统,亮哥秉承了东北人一贯热情的作风,人特别开朗幽默,高大壮实。
  说是因为受不了东北常年恶劣的天气,才跑到昆明工作,他以为那里真的是四季如春,穿了一件短袖衬衫就过来,结果发现云南的冬天因为没有暖气的缘故,比东北还冷,顿生悔意,正准备托关系回家乡工作。
  他爹在东北是一个小领导,在饭局上打听到这个工程的消息,托了很多关系把他塞进来,如果立功,回去就可以顺势把他招入公务员。
  日期:2018-06-1215:26:12
  最后一个是从北京来的,只知道名字叫作赵瑞严,30岁上下,举手投足之间有一些贵气。
  一路在火车上都不怎么说话,听亮哥说是工程局里的骨干子弟,能力很强,现已是某项目副总。
  
  日期:2018-06-1215:27:01
  一轮聊完,他们就问我的情况,对我也很好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