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汉末第一名士 / 第三十三章 赐名背嵬

第三十三章 赐名背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郭宽练兵到底有没有与众不同,作为穿越客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手段,当然不是想当然的站军姿、走方阵,练匍匐前进等等。
  虽然舅舅和表哥都用实际行动告诉郭宽武功真的存在,但是前世的科学观依旧根深蒂固。
  士兵不可能掌握高深的武艺,但是可以更科学更合理的训练体魄。
  前世的健身爱好,在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郭宽练兵,对于将士们的核心力量和腿部力量更加看重,前世的平板支撑、深蹲、硬拉等等统统来个遍。
  当然这些在阳翟对于郭家五百壮士训练时,是被舅舅肯定过的,所以郭宽也就放心的继续使用。
  除开自己前世带来的方法,郭宽对于古代练兵方法更加注重,毕竟这属于他未知的范畴。
  最近恶补兵法的郭宽,也勉勉强强可以带领将士们识旗帜、辨金鼓、知进退。
  这次比武对于颍川兵还有一个重大的作用,就是编伍,在阳翟对战黄巾之时,定制无规,容易混乱,马上要和波才大战编伍就成了必然。
  这次参加比武的二百人成为伍长、什长、队率,下边的军士们也会心服口服。
  颍川兵为了比武胜利,加紧训练,而郭宽为了激励士气自己也做了一些准备。
  比之郭宽,皇甫嵩对于比试信心满满,毕竟他手下的西凉兵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已经有些年头,特别是在北地之时,多次与羌人交手,都是一等一的勇士。
  而颍川兵西凉兵的比武,也在城内传开,对于充满焦虑的长社来说,也算是一个短暂的调剂。
  包括各大家族、文太守在内,对于比武也兴趣盎然,毕竟这可以看出此时长社的军力。
  外面热议不断,但是郭宽与皇甫嵩反倒是最冷静的两个人,因为他们对于比武并不放在眼里,他们在意的“比武”是和波才的较量。
  此时,他二人正在在军营内隐蔽之处,偷偷摸摸商讨破敌之策。
  “郭佐军将我拉至这偏僻之地,莫不是要偷摸认输不成?”
  “皇甫将军,小子有一计可破波才。”
  “哦?”涉及到黄巾,皇甫嵩也不得不重视。
  “此时,朱将军与波才会战情况如何,我等尚且不知,但未料胜先料败,如果朱将军兵退长社,我等应当如何?”
  “郭佐军,莫要再卖关子,快和某家说来。”
  “哈哈,将军莫急。波才十万贼兵,人多势众,我军兵少,若是不幸被波才困于长社,局势定然不妙,若是能有一计里应外合,我想局势定然反转!”
  “里应外合?”
  皇甫嵩陷入深思,半晌有些犹豫地望向郭宽。
  “皇甫将军,里应外合才是破解黄巾的上上良策。”
  “此话怎讲?”
  皇甫嵩对于里应外合还是有点犹豫的,因为此计看似美好,实则有很大的弊端。
  被困城内,黄巾军营的内应无法沟通信息,对于破敌没有效果;而且内应人数也存在问题,如果人少起不到作用,人多对于本就缺兵少将的长社来说更是损失。
  不过,郭宽心中早有定计。
  “皇甫将军,小子知道你有何顾忌,然而波才十万黄巾来势汹汹,长社兵短,非智敌不可取胜。
  黄巾军胜在人多,其败亦人多。”
  皇甫嵩也有点明白郭宽是何用意了,
  “郭佐军,何解?”
  “我与何曼交战发现,黄巾军营内来自郡中各县各乡,彼此不熟,攻城号令难齐,宿营有规难循。
  若有内应,人不必多,使其内乱,可取之。”
  皇甫嵩,当世名将,郭宽的计谋并不高深,他早已经理解,赞同的点了点头。
  看到皇甫嵩同意,郭宽趁热打铁说到:
  “趁这两日长社均聚焦比武,将军可暗中选拔一百五十余精锐,神不知鬼不觉将其送出城外,扮作鄢陵、颖阴等地游散的太平道信徒。”
  皇甫嵩还是有些疑问,问到,
  “可是让众人便宜行事,我等在长社城内难以呼应,岂不是白费功夫?”
  “哈哈,非也非也,皇甫将军为何不可长社先行事,而内应后动呢?”
  虽然还是有些牵强,不过里应外合确实不失为当下一个难得有用的举措,皇甫嵩最后只好勉强答应了。
  其实郭宽的考虑并不方便多说,根据前世的记忆,皇甫嵩火烧长社,大败波才,如果今世能够在波才营中布置内应,趁火势搅乱黄巾大营,胜利可能会更加轻松。
  不过,这些不能够告知皇甫嵩,郭宽只好生拉硬拽,还好结果是勉强说动了皇甫嵩。
  一夜无话,比武将于下午在校场开始。
  郭宽让郭欢与沈寰将选拔好的二百精锐列阵布势。
  根据郭宽的要求,二百精锐从原队之中出列,二百精锐在其他士兵羡慕的目光下,快速集合。
  二百人各个挺起胸膛,斗志昂扬。
  郭宽昨日也并没有闲着,为了这次比武他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看着龙精虎壮的勇士,郭宽向手下挥手示意,便有四名士兵将准备好的两筐令牌抬入。
  这些令牌乃是昨日郭宽找了数十名工匠连夜赶制,由于时间太过于紧迫,只好先用木牌,不过强迫症的他,令牌的做工、模样必须优美精致。
  令牌正面刻有“背嵬”二字,后刻“刀山敢前,火海不退”。
  郭宽拿起一枚令牌,望着台下满营士兵。
  “你们这二百人是满营的骄傲,是精锐中的精锐,是我背后巍峨的山峰,因为有你们,我郭宽无所畏惧,因为有你们我‘刀山敢进,火海不退’,今日于尔等赐名‘背嵬’。”
  说完,郭宽一跃跳下高台,亲手为第一名比武者令牌,细致地将令牌别垮在腰间。
  一名又一名.....
  整个校场气氛庄严神圣,二百勇士神情激动,满营将士艳羡神往。
  半刻,便完成了佩戴仪式,郭宽认认真真的注视者背嵬精锐,其中全都是和自己出生入死杀入何曼大营的虎卫兄弟们,不过虎卫得称呼已经过时,从今往后他们的名字叫做——背嵬军。
  郭宽拔出随身的龙雀宝刀,高喊:
  “刀山敢进,火海不退,背嵬军在,死不旋踵。”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