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汉末第一名士 / 第八章 祖孙浓情 黄巾作乱

第八章 祖孙浓情 黄巾作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接着上回说道,后世来者的郭宽与慈明无双的荀爽二人真情流露,虽然感情发起的对象都不是对方,但是在这个恰巧时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对方心中一根弥足珍贵的情感支柱。
  事有两面,郭宽前世毕竟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跟其他的大学生一样会因为游戏等原因,在课业上放松。
  郭宽这两日与荀爽祖孙情深,真正的做到了食则同器,寝则同床,尤其是荀老爷子早就听了外孙的仁名,二人相谈的那更是一个融洽,等郭宽反应过来现在是要逃难的时候已经是数天之后了。
  不过小郭宽倒不是一个只顾自己的人,在猜测到荀爽可能因为荀采之死的原因,心情悲伤而选择正旦没有回颖阴荀氏。
  于是在廿八这天假意要陪荀爽老爷子回一趟颖阴,老爷子现在对自己的乖外孙那是百依百顺,而且对颖阴荀氏的家人也是有些想念,所以立马收拾了行囊,雇好马车准备于第二日出发。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会塞牙。
  第二日,阳翟便下起了大雪,荀爽老爷子年事已高,郭宽自己出行都未必安全,何况还有一个老人家呢,只好继续在阳翟等待。
  不过往好处想就是,外公对郭宽的治学了解之后,连连夸奖自己的外孙聪慧,对他的学业更是上心,拿出了许多自己注解的论语春秋等经义给郭宽看。
  这也解决了郭宽重生以来学习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老师,读到古文经义的时候没人可以解惑,短短几日就让郭宽感觉自己的学识突飞猛进。
  大雪一直持续到二月初十,郭宽准备等几日道路差不多了,赶紧离开阳翟这个是非之地。
  天不遂人愿,十一这天荀爽正在颍川书院内院,教导郭宽论语的时候,郭家的部曲其中的一个小头目前来通报,由于其祖上历来忠诚,而且在这次操练的五百壮丁当中也是一等一,最后被郭宽赐郭姓,名做郭欢。
  郭宽也是从郭欢的嘴里听到了他最不想听到的消息。
  公元184年,东汉光和七年中平元年,当然也是传说中的甲子年。
  张角相约信众在三月五日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
  可是就在起义前一个月张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门徒告密,供出了京师内应马元义,马元义被车裂。天子下命令大力逮杀信奉太平道的信徒,并下令冀州追捕张角。
  由于事出突然,张角也被迫提前一个月也就是二月发难,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所有信徒头绑黄巾,郭宽印象中的黄巾起义就在他筹谋多时却又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轰轰烈烈的席卷而来。
  荀爽,作为当世名士,虽然受党锢之祸,罢官许久,但是党锢锢的住他不当官,锢不住荀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听闻这个消息立马准备前往太守府。
  郭宽见外公如此,当然也要随行,不过他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子肯定不适合出席这种场合,于是他跟荀爽说道:
  “外公,让孙儿陪您一起去吧,孙儿的郭家虽然和太平道无丝毫之连,但是孙儿对太平道却知道不少,至少也能为阳翟出些力气。”
  荀爽对外孙的气度和成熟也十分欣赏,特别是他早前施粥的义举,看郭宽现在还能这般为国为民,也是欣慰不已,当下允诺郭宽随行。
  郭宽和荀爽随即乘马车前往太守府,期间郭宽还跟外公荀爽说了自己对太平道的见解,和自己转移家产的真正原因。
  特别是跟外公说了朝中或是颍川太守可能小看太平道,让荀爽不得不感叹,他一直以为自己很高看自己这个外孙了,没想到还是小看了他。
  车马很快就到了太守府,荀爽让郭宽递上了自己的名帖,文太守一看荀爽都来了,连忙率颍川郡官员和闻听太平道作乱的阳翟几大家族家主前来迎接荀爽。
  郭宽随荀爽以及众人来到了堂上,坐到了荀爽的身侧。
  那些阳翟的老官员还好,一些新上任的官员和不认识郭宽的几大家族家主看到荀爽边上的小孩子竟然堂而皇之地坐在了堂中,不由心中十分惊奇。
  众人坐好之后,跪坐在正中间的文太守看人来的差不多了,便道:
  “大家,可都曾听闻那太平道的反贼张角,在冀州犯上作乱,天子让我等大力逮杀,不知我颍川该如何处置这太平道啊。”
  颍川都尉为了讨好文太守第一个起来说道:“太平道张角不知好歹,犯上作乱。然而太平道不过是些流民耕农的乌合之众,如何是文太守您的对手。”
  文太守捋了捋他灰白的胡须,点头说道:“都尉说的有理,太平道的反民不足为惧。”
  在场的众人也相继点头,认为文太守和都尉说的有道理。
  郭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你们这群饭桶,要是这样对付黄巾军,脑袋有三个也不够砍,估计就这帮酒囊饭袋,前世阳翟作为颍川重地,肯定让黄巾占领了。
  郭宽连忙给他外公荀爽打眼色,可是荀爽却丝毫不着急。
  因为荀爽知道,这文太守肯定会问询他的意见的。
  也不出荀爽所料,文太守看了眼众人,心里十分满意大家对他的态度,然后笑眯眯的向荀爽望去,说道:“慈明公,以为如何啊?”
  荀爽作为荀氏八龙中最出色的的一人,当然不是靠虚名吹出来的,不骄不躁的气度,镇定自若的神态,让堂上的众人不自觉的都成了绿叶。
  荀爽瞟了一眼郭宽,说道:“我的外孙对太平道了解甚多,就由他代老夫说两句吧。”
  说实话这句话说的有些轻浮,如果是别人说的,估计堂中的名士不少都会勃然大怒,但是荀家积累的名望,以及荀爽自己积累的威严,让众人也无话可说,也都明白这是荀爽故意推荐他外孙,也让那些不知情的官员家主都好奇这荀爽外孙到底何许人也。
  郭宽闻言也是一愣,万万没想到他外公会让他发言,刚才在车上说了许多都是为了给荀爽渗透自己的观点,没想到外公却这般看重自己。
  郭宽也不真是十三岁懵懂的孩童,也是立即正了正衣襟,先抱拳拱手道:“小子郭宽,乃阳翟郭氏旻公之孙、慈明公外孙是也。”
  这下在场的众人终于知道这荀爽边上的孩童是谁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竟然是阳翟乃至颍川赫赫有名的少年仁者郭宽郭公子。之前郭宽的名声大噪,也不得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轻视这个孩子了。
  郭宽继而说道:“在下曾经一年前就对上任杨彪杨太守说过,太平道张角其人必有异心,太平道也是祸国殃民之乱贼也。”
  所有人包括荀爽在内都以为够重视这个总角之童了,没想到他第一句话就给大家吓到了,莫非这郭宽有未卜先知之能乎?
  都尉连忙说道:“郭公子,莫不是开玩笑?难道你还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么?”
  “诸位大人,包括我外公等阳翟望族家主在此,小子焉敢拿国事取笑?去年我和杨太守曾经说过,张角自号大贤良师,广招门徒,号称有百万之众,如若不加以控制,必然对我大汉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
  顿了一下,让在座众人消化一下又道:“杨太守也对小子的看法十分赞同,连夜上书给了当时的太尉杨赐,而伯献公也对太平道的危害十分赞同,于是便上书给了圣上。”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郭宽自己编的,因为也没人会去考证。但是也不是无的放矢,因为杨彪曾经和他说过,他父亲杨赐给皇上上书如何防范太平道的起义,但天子却没有当回事。
  于是郭宽更加悲愤的说道:“万万没想到,天子虽然对杨太尉的上书十分肯定,但是却有奸臣进献谗言,蒙蔽圣听。那封谞、徐奉(此时也被皇帝砍了)受了张角等人的贿赂,接连污蔑杨太尉。”
  然后郭宽怕这帮酒囊饭袋还不上心又道:“这张角等贼子蓄谋已久,阳翟有贼子姓王名保,就是这颍川附近的太平道大方渠帅何曼的弟子,还请大人务必将其捉拿归案。”
  说完又朝着文太守深鞠一躬“文太守,太平道信徒百万,我颍川更是黄巾贼子的聚集地之一,如若掉以轻心必定会给阳翟带来灭顶之灾啊,文太守。”
  郭宽说完这文太守和外公荀爽都是脸色一变。
  郭宽以为他这番肺腑之言能够感动文太守,让他积极部署防御黄巾军,但是他忽略了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平民,这文太守本来就刚愎自用,好大喜功,被郭宽这一激,心中恼怒之极。
  但是文太守作为颍川太守能力不一定够,但是修养还是有的,冷淡的说道:“都尉,立马派人抓捕王保等太平道贼子。不过,若是现在就兴师动众防备黄巾贼,一是劳民伤财,二是弄得颍川百姓人心惶惶,孰为不智。”
  郭宽一听心道坏了,但是此刻忧心忡忡的他还是连忙喊道:“文太守,不可啊,太平道来势汹汹,如若不防,岂不是白白断送了阳翟百姓的性命么。”
  郭宽毕竟还是没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政治智慧还很缺乏,他这一句话又是火上浇油,要不是看在他外公荀爽的面子上,文太守肯定要骂郭宽不识好歹,然后让人乱棍打出。
  荀爽虽然德高望重,但是碍于党锢之祸现在也不是正式官员,并不好多说什么,只好安抚了下郭宽,然后带着愤怒的小郭宽回到了书院。
  这一路上郭宽心中用京骂花式问候了文太守的祖宗八代,下车更是不够解恨,朝着院中的参天大树,一边疯狂捶打,一边骂着文太守等人都是废物、酒囊饭袋。
  王保等人当然不会被抓住,而黄巾军更不会等郭宽和他外公耐心的劝说文太守。
  太平道在豫州各地紧急聚集,黄色头巾距离颍川已经不远,何曼也已经露出血腥的獠牙,阳翟和郭宽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