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十国霸途 / 第二十二章 兄弟内斗再起

第二十二章 兄弟内斗再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之所以叫来王政议事,原来是因为从王延彬那儿拿回的那封密信。王政把密信转交给老夫人后,本以为王延钧听说后会派兵进攻建州,哪知却迟迟按兵不动。
  原来,王延钧从老夫人那里听说王延禀有反心后,钧决定使用引蛇出洞之计,假装病重,诱敌深入,让福州城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只等王延禀自投罗网。
  很快,消息就传到了建州。表面上已经辞官归隐的王延禀得知,王延钧身染重病,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福州城必将再次群龙无首。
  这一年的四月,王延禀以次子王继升为代理建州刺史,然后和长子王继雄率领数万建州的精锐将士,沿着闽江乘坐战船顺流而下,再度把进军目标指向福州城。
  有了第一次出兵福州城的战绩,王延禀自认只要兵强马壮就可以无所顾忌。王延禀攻打福州城的军事部署是分兵两路,自己亲率一路进攻福州城西门,儿子王继雄率一路水军攻进福州的东门。对于这样的军事部署,王延禀自认十分稳妥,双面夹击,紧紧围困。
  然而,王延钧早已暗中派人关注建州的一举一动,王延禀出兵的规模、出兵的路线、军事部署,其实全部都在王延钧的掌握之中。在王延禀出兵的那一刻,王延钧早已在福州城做好军事戒备、防御措施,但他也不轻易派兵出城迎敌,而是以固守反击为原则。
  闽江流经福州城南而注入大海,在闽江入海口附近有一个岛屿,名叫南台岛,南台岛和福州城之间的一段河流则被称之为南台江。南台江是由闽江绕道去福州城东门的必经之道,王延钧早已任命族侄王仁达为楼船指挥使率领福州城的水军在南台江严阵以待,阻截王继雄的进军路线。
  在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后,王仁达并无绝对把握击退王继雄,所以他决定实施假投降的计策,并且主动引诱王继雄入瓮,然后实施擒王斩首计划。
  王继雄面对南台江面上横亘数百米、气势威武雄壮的福州水军战船群,选择了停滞不前、静观其变。很快,对面福州水军的战船之上突然挂起了象征投降的白色旗帜,而且王仁达还派遣使者来到王继雄军中,向王继雄表达了愿意投降的想法。
  使者传达了王仁达的投降意愿,说道:“目前福州城中的王延钧已经奄奄一息,随时可能升天,福州水军将士都军心涣散、无心恋战,所以希望能够归顺建州军团,但大家似乎对此还有些顾虑,因此希望将军能够来到福州水军之中,对众将士进行安抚。”
  对于王仁达的主动投降,王继雄极其兴奋,想着福州城指日可下,于是对于王仁达的主动投降没有丝毫的怀疑。为了表示对投降将士们的尊重和慰问,王继雄自然也就答应了王仁达的请求,亲自来到王仁达的战船之上,准备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接王仁达的投降。
  然而,在王继雄踏上王仁达战船的瞬间,船舱之中突然一涌而出数名手寺利刃、身披坚甲的士兵,把毫无防备的王继雄团团包围,乱刃杀死。王仁达手持王继雄的首级,面向建州军团大声喊叫:“王继雄已死,快速速归降!”建州军团就此溃散而逃。
  解决了王继雄和他的建州水军,王仁达带上王继雄的脑袋,迅速向福州城的西门进军。此时,西门已经进入作战状态,王延禀正率领建州将士纵火攻城,双方交战十分激烈。
  关键时刻,王仁达在福州城西门的城楼之上,高高悬挂王继雄的脑袋。看到儿子已经惨死,王延禀悲伤欲绝、恸哭不已,差点昏厥过去。
  王仁达乘王延禀情绪混乱之际,率领福州守军大开城门,反击建州军团。主将王延禀已经无法指挥作战,建州军团将士纷纷溃散而逃,左右亲兵抬着神志不清的王延禀拼死突围,逃离了战场。
  王仁达率军对溃逃的残兵败将展开穷追猛打,最终将王延禀抓获。
  王延钧又派遣使者到建州招抚王继升,希望王继升能够认清形势,及早归顺投降。王继升听闻兄长王继雄被杀、父亲王延禀被擒的消息后,二话不说直接把使者给杀了,然后携带弟弟王继伦逃往吴越之地。
  五月,王延钧将王延禀斩首于市,并恢复其原名周彦琛。
  一场小小的战乱结束了,王政也在四门学文庙完成了他的束发礼。这一天,他再次获邀参加朝堂会议。
  自从王延禀叛变被斩,其党羽部下纷纷逃难,建州便群龙无首,叛乱频发,王延钧必须即刻任命新的建州刺史。
  文德殿内,王延钧说道:“本王昨天已命王仁达奔赴建州,前去处理少数刁民引发的叛乱。今早接到奏报,建州的叛乱已经得到了镇压,然而无辜的百姓伤亡较多,民怨沸腾,今天这么着急地召集大家前来,无非就是商议如何安抚民怨。”
  此时,朝堂下的百官们畏畏缩缩,没有一个人敢应声。
  这安抚民怨的事情,无非就是讲究人到心到,谁都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建州地处闽北,距离闽都福州千里迢迢,差事办不好挨批,差事办好了万一被委任建州,就甭想回来了,谁愿意去遭这个罪!
  王政看到眼前这幅景象,在心里狠狠地咒着这些有模有样的大官们,热闹的喜庆场面都有你们的身影,一旦到了该共患难的时候了,就都成了缩头乌龟!
  王政转念想到,这分明就是一个机会啊,只要前往建州,不仅可以逃离危险的闽王宫,说不定还能干一番大事业呢!
  就在王政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刺耳的声音来了,不用多想,又是九哥王延羲。只听见他说道:
  “王兄,儿臣想推荐一个最佳的人选。”
  “哦?公子羲,那你说说看!”
  “十三弟已经束发成年,我看不如就把治理建州的重任交付给十三弟吧?”
  王政明白,九哥是在替王兄和世子说话,心安理得地把王政赶到建州去,这样对他们的王位就没有威胁。此刻,王政机智地接过王延羲的话,以退为进,说道:
  “多谢九哥仗义推荐,臣弟愿为王兄担此重任,效犬马之劳!”
  王延钧听了心里乐开了花,立即封王政为建州刺史,并要求他在十日之内必须赴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