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根据吴承恩的《西游记》原著推算,唐僧师徒四人的背景都不简单!
唐僧的前身是金蝉子(如来佛座下排行第二的嫡系弟子)。
沙僧的前身是卷帘大将(玉皇大帝的贴身保镖,任何场合都带武器的亲信)。
八戒的前身是天蓬元帅(相当于今天的某海军军区司令,有权、有兵、有关系。)。
白龙马的前身是龙(小白龙其实就是水利局局长的儿子,搁现在就是Guan二代)。
唯独孙悟空,是无父无母,没背景、没靠山的“怪猴”。
从取经队伍最佳黄金比看,猴子应该是最后一位加入,然后充当苦力和打杂的角色。
但是《西游记》中,猴子是第二个加入取经队伍,满篇都是猴子戏份,而且猴子取经前,压根就不是什么好人,而且还有一个神秘的师傅。
首先,他是花果山的头号扛把子,其次参与不良势力七大圣且成为头号人物,被天庭势力(西游记中的官方代表)剿灭后从良,正式成为公职人员,在岗期间不思进取、滥用职权造成恶劣影响,随后被解除职务关押在五指山下(Guan方监狱)。
最不可思议的是,被关押起来的孙悟空,竟然被佛教(在野Dang党)给点化救了出来,正儿八经的成为佛教的预备员。
这事儿背后恐怕有蹊跷,孙悟空在之前的经历中,并无显赫的背景和实力,作为在野Dang党,没必要拉拢这样一位犯了错误的人员,首选应该是前天蓬元帅猪八戒。额,其实说孙悟空之前的经历和佛组织无关,是不对的,猴子的恩师就是菩提老祖。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
说起猴子拜师这段,那就有意思了,猴子还未敲门,菩提祖师就让身边仙童提前出来迎接。
猴子不过是天生地张的猴子精,野路子出身的小妖一个,菩提老祖都混到祖师级别了,需要对这个低档次的小妖如此尊重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关键是菩提老祖还给猴子取了名!
祖师笑道:“你....(省略几百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如何?”——详见《西游记》原文
(孙悟空色即是空江浙古发音:孙=色)
给猴子取名的过程不重要,关键是刚一见面就赏赐徒弟名号,这可不一般,能这么做的师傅,基本都对徒弟有以下两点要求:
一、自身很牛,可以随意给徒弟取名字(牛人收徒基本很谨慎,要不然,徒弟出去挨了打,还不够丢脸。)
二、徒弟表达了对师傅的绝对忠心与决心(发誓这辈子效忠之类云云)
这两点,孙悟空都没有,最起码刚入门的时候,没有!
而孙悟空一身武艺,也不是在课堂上学的,是菩提老祖开小灶教的。
《西游记》原著中,叫猴子半夜三更上门、不让别人知道,猴子如果美艳动人,那可能是叫来暖床,但根据原著描写,猴子虽然号称美猴王,但其实不美,是抢了盔甲和金箍棒之后,才称“美猴王”!
菩提祖师其人是谁,吴承恩没说,但是结合堪称西游记前传的《封神榜》可简单推测一下。
《封神榜》明面上讲武王伐纣,实则是阐、截两教的政治斗争。
这场仙界的体制改革最终以通天教主所率领的截教众人不敌元始天尊和老子领导的阐教,落败告终。
我们大胆假设一下,通天教主心灰意冷,之后隐居到了灵台方寸山,化名菩提祖师。
如果,这么假设缺乏证据,那么我们就回到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原著中寻找答案:
疑点一:菩提老祖传授孙悟空技能后,为什么不准他把自己这段师徒关系捅出去?
疑点二:菩提老祖开坛讲课,传授天下人佛学武功,普通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为什么他突然消失了?这么有名的人物失踪或发生变故,应该是头条新闻呀!但原著丝毫没有提及,菩提老祖就像专门为孙悟空“加封主角光环”一样,加完就走,这么牛的大神竟然只是路人甲?
疑点三: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玉皇大帝为什么不让其他高级别道派神仙对付他,却不远万里请西天如来出场?(事实证明,猴子是跟二郎神杨戬一个水平)
87版《西游记》孙悟空被哮天犬咬住爬不起来....
注意:猴子被太上老君的金刚环砸中之后,还能爬起来,被二郎神的狗咬中之后,就爬不起来了。
疑点四:如来佛逮捕孙悟空时,说的话也是一疑点重重!
“趁早皈依,切莫胡说!“
“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趁早皈依....性命顷刻而休”这些字眼不难理解,跟“放下武器”、“缴枪不杀”、“坦白从宽”....差不多,但是”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可就有意思了!
猴子的本来面目,不就是一块灵石嘛,又不是如来佛灵山的灵石,可惜了什么?
莫非,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前,和如来佛认识?
或者说,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受了如来佛指使?干脆这么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就是佛教一手策划的“热点事件”!
要证实说法,只能用论证的方法,去解读这些疑点:
论证1: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见到如来佛并不认识他(“看上去,他是一个善士。”——《西游记》原著孙悟空对如来佛的第一印象的心理描写,猴子并不是认识如来。)
论证2:菩提祖师是真实存在,且突然消失。(如来佛初次在原著中登场,是500年之后,也就是说:“当年菩提祖师的凡人徒弟,全部死光了!”)
孙悟空在学成一身本领回到花果山后,其他猴子还是会死,所以说菩提老祖传授给猴子的,并没有“长生不老之法”,或者这个法术只对猴子一人有用,因为压在五指山下的猴子,历经五百年,还没死。
论证3:六耳猕猴,为什么叫“六耳”?
这六只耳朵的猴子,还用分辨吗?
估计瞎子摸一下,都能摸出不同。
就算六耳猕猴不是六只耳朵,只是起了个名字或绰号,那么他为什么要起“六耳”?
要知道,六耳,可是有特殊意义的!
人在江湖行走,起一个响亮具有代表性的绰号,很重要。你看《水浒传》108将的名字,像什么“黑旋风”、“九纹龙”、“小霸王”之类。按《西游记》武力值,六耳猕猴应该更名叫“小玉帝”、“小通天”、“大无量”、“大如来”.....
起个绰号,还要遮着藏着的性格,应该没胆量在天庭、西天这两个地方,那么横。
而且,你装也要装个大人物呀,偏偏装个猴子....
“六耳”的特殊意义
猴子被如来佛传授技艺时,猴子笑着说:“此间更有六耳”
哎嘿,这就有意思了。
“六耳”这个词汇,原创是孙悟空,菩提祖师也知道,那请问,如来怎么知道?
如来笑道: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西游记》原著
反复阅读,不难发现,说假孙悟空的叫“六耳猕猴”的,全程只有如来佛一个人!
没人知道假悟空是谁,只有如来佛知道,并且这个假悟空的名字,还只有如来、菩提老祖、孙悟空三人知道,这特么真是空前绝后了!
如来佛用自己的武器,把假悟空给抓住并降服后(孙大圣“忍不住”,将其打死!——《西游记》原文)
“忍不住”这三个字,简直秒到了极致!
猴子为什么忍不住?
是气恼六耳猕猴冒充他?还是担心别的什么?
打死六耳猕猴后,他为什么变成小蜜蜂飞了?
猴子,到底在害怕什么?
接下来,就用反推论证法(利益是动机的唯一导向)+马克思的《资本论》定理(有10%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利用;有20%的利润,他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
首先,猴子是争强好胜。
他喜欢逞能、逞强,打死假冒他的六耳猕猴,很正常,但如果用反推论证法来反推,你会发现:
一、猴子出场,没有背景关系,玉帝很喜欢他,觉得是个人才,提拔他做了弼马温(相当于今天的董事长司机,官职不大前途很大哦!)
二、孙悟空大闹天宫和如来佛对话,十分蹊跷,猴子的不淡定,表现在如来佛说出“假悟空是六耳猕猴”之后。
猴子,为什么要害怕“六耳猕猴”,他这么狂的人,会害怕假冒自己的人?
对于这种抢了猴子风头的水货,一棒子打死是铁定的。
但应该是愤怒或生气的情绪,而不是忍不住打死,并且立马变成一只小蜜蜂,想要飞走。
所以,猴子害怕的不是“六耳猕猴”,而是“六耳猕猴”后面站台的那个主谋!
看明白这一点,猴子有这种行为和心理,那实在正常不过,因为猴子虽然很狂,但是也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所谓齐天大圣,更多的表明自己对guān方的一种态度而已。
接下来,让我们把视线,再拉回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的幕后受益者,究竟是谁?
我们先来看看大闹天宫前后出现的结果,从利益和动机,反推重大嫌疑人...也可能是猴儿^_^
1.猴子吃了蟠桃,过了嘴瘾,丢了官爵,老窝被毁,压在五指山下关了禁闭(这下场很惨,对猴子这样的性格,关禁闭比整死他都难受...)
2.如来非常嘚瑟,玉帝在剿除猴子的紧要关头,奇迹般的打电话让如来过来解决这个问题,猴子被压到五指山下后,玉帝为了表示感谢,请如来吃饭,如来给饭局命名为“安天大会”(安天大会:天宫之上,没有我如来,你们还想好好玩耍?大闹天宫是给如来长了脸,而且是巨拉风的那种)
3.玉帝最为窝火,因为一场安天大会,除了损失蟠桃和损毁的财务,最重要的是,他很多手下,在饭局上狂舔如来的脚,作为天庭的第一把手,亲眼见证这种事情,没一个不上火的。
大闹天宫的三个显著结果,如上述三条所示,十分明朗!
而且,还有最致命的一条隐藏线——安天大会后的如来佛,决议发动西天取经计划,观世音菩萨、唐三藏和尚.....西游的取经故事剧情,从此开始进入正轨。
孙悟空背后的靠山,就是如来佛,而如来佛就是西游记开头消失的菩提老祖。
正是因为只有猴子、菩提老祖都知道“六耳”这个词汇,所以如来佛突然说出“六耳”这个词汇,孙悟空才会十分慌张,像论证4里面那样,吓得六神无主。
因为如来佛就是他师傅的这个消息,无异于是重磅炸弹,如果被其他人知道了,估计猴子顷刻之间,就会死的连渣都不剩。(菩提老祖也跟猴子说过,随便你怎么捣乱,但如果说出你是我徒弟,顷刻之间死于非命。)
猴子,也是很聪明的,知道菩提老祖的真实身份后,他就明白了自己大闹天宫,有多危险。他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被如来压在五指山下,如果让道派抓住了自己,估计他早没命了。这一切,玉帝早已知晓,道派心理很清楚。
玉帝不是傻子,能当领导的,都不是省油的灯。
猴子充其量也就是二郎神的水平,被金刚琢打中后摔倒在地,哮天犬上去咬住后就爬不起来了....
猴子连一只狗都打不过,还敢大闹天宫?
玉帝就那么天真的认为,猴子是一个人在战斗?
而且,天庭道教那么多大佬,会连一只猴子都打不过?
道教估计已经召开内部研讨会,达成统一意见:猴子是佛组织派上来捣乱的!
所以,玉帝才会让如来佛来处理猴子;所以,如来佛见面才会对猴子说“可惜了你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