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三国之隔江而治 / 第161章 朝中之臣尽皆庸才

第161章 朝中之臣尽皆庸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啊郎是汉家女子对家中兄弟们的爱称,如大郎二郎。
  万年公主是赵繁把她当成妹妹一样看待。
  人与人之间的缘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关身份。显然,饱受巅沛流离的万年公主,在赵繁的身上感受到了兄长一样的关怀,从而产生了认赵繁为兄的念头。
  赵繁迎着万年公主那期待的眼神,笑了笑,从善如流的叫了一声:“万年小娘子!”
  闻言,万年公主登时笑容满面,一双眸子都笑成了弯月,只听得她甘甜甜的叫道:“妹刘慕见过啊郎!”
  一声啊郎消除二人之间的陌生感,也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这时赵繁也放开了,不过是多个姝姝而已,以后派人多关照一下就是了。
  而万年公主则是仿佛把赵繁当成倚靠,整个人也活泼不少,捉着赵繁不停的问东问西。
  赵繁也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万年,收获万年一波崇拜的目光,能得到大汉公主崇拜,心中自是得意!
  但大多数是万年在说,赵繁在听。
  万年公主仿似发泄一般,将父皇去世后,自己遭受的种种苦难一一的向赵繁倾诉,伤心之处更是呜咽难语。
  时间总是流逝得飞快,不知不觉日已偏西。
  赵繁觉得自己要离开了。
  看着对自己有了依赖的万年,终是狠心说道:“万年,天色不早,吾将去也!”
  万年听后,猛然一震,双手用力的捉住赵繁的手臂,没有作声,只痴痴地望着赵繁,眼泪却如同泉水般涌出,滴落在赵繁的手臂上。
  赵繁用手为万年拭去泪水,却怎么也拭不完!
  赵繁一阵心累,这大汉公主怎么就不值线吗?和自己呆了一个下午,也没有人来找一找?
  看着揪着自己不放的万年,赵繁喟然长叹一声,温柔的说道:“汝是大汉公主,吾无能为也!”
  万年只是摇头,捉着手臂的力度又加大!
  赵繁见此,只好温言细语许下诺言也未能打动万年。
  他也想过把羸弱的万年带走,但万年再怎么也是公主,她身份是个问题,怎么安置也是个问题。
  无奈,赵繁只能把自己明日要西行营救被胡人劫掠百姓一事道出。
  万年沉默一会,方才把双手松开,用眼泪婆娑双眼看向赵繁,懂事的说道:“啊郎有大事,万年不敢耽搁,只望啊郞不要忘了万年!”
  说完摘下赵繁腰间的玉佩,不等赵繁出声就跑开了!
  赵繁看着离去的万年公主,不禁苦笑一声。
  那玉佩就给她留个念想吧!希望有缘再见吧!
  赵繁朝宫处走去,许久才见到一队侍卫巡查,见到赵繁后也没有理会。
  走出皇殿南宫,赵繁摇了摇头,这还是戒备森严的皇宫吗?
  宫外赵岐家的仆人仍在等候,问一下赵岐的情况,仆人回答仍在宫内。
  赵繁想了想,看来曹操迎接天子的时向快到了,大臣们估计是在商议天子还许都的问题。
  回到赵府,先是和家人一起用了晚膳,又和族老商议明日族人前往吴郡的一些细节。
  敲定之后,他来到母亲房中,与母亲和妹妹叙话。
  这时,赵府的管事带着一个头戴斗篷的人匆匆的过来了。
  见到赵繁就立刻说道:“仆见过啊郎!打扰啊郎还请恕罪!”
  赵繁奇道:“正在与母亲闲叙,汝夜至有何事,莫非明日之行有变?”
  管事摇头,指着旁边戴斗篷的人说道:“明日之事无异,只是此人夜至求见啊郎,且有啊郎信物,某恐有正事故不敢怠慢,引见啊郎!”
  说完将手中的物件递交给赵繁。
  赵繁借着灯光一看,心里不禁一震,再看那人身形,心中已有定数。
  心中虽然疑惑,面上却不动声色对管家说道:“此人乃江东之人,有要事,汝且自去,再观察府外可有异人逗留,若有可速速来报与我!”
  “仆自知哓!”
  赵繁是吴郡太守,与江东之人有来往实属常事,当管事听说是江东来人之后,管事便知趣离开了。
  管事离开后,赵母也赶紧招呼女儿们离开。
  赵繁阻止道:“阿母可以留下,小娘自去歇息。”
  见赵繁让自己留下,虽有些疑虑但还是听从了,把女儿们轰去睡觉。
  待妹妹们离开之后,赵繁转身对那戴着斗篷的人温声说道:“汝且解去斗篷!”
  那人听话的解去斗逢,露出一张精致的小脸,赵繁看去,不是万年公主还有别个?
  “参见万年公主……”
  赵繁正要与万年公主见礼,却见万年公主小嘴一嘟,委屈地说道:“阿郎不认得慕儿了?”
  赵繁闻言讪讪一笑,顺势直了身体,摸了摸鼻子说道:“万年小娘莫怪!”
  万年公主正色说道:“不怪,只是我突然到来,让阿郎受惊了!”
  接着转身对赵母说道:“刘慕见过大人!”
  却说一旁的赵母先前就被赵繁一句参见公主唬了个半死,至今仍然迷糊不清。
  她一介妇孺,而且一直生活在陇西边陲,哪里见过公主,就连县主也没有见过啊!
  现在见万年给自己见礼,慌忙下拜道:“妾身参见公主!”
  万年公主连忙把赵母扶起,说道:“吾视繁为兄长,大人可视吾为女,礼则免耳!”
  “公主为尊,妾为卑,不可逆常伦!”
  赵母固执的行了个拜礼。
  大汉朝虽然纷争不断,但绝大部分汉人都是认可自己汉人的身份的,因此对大汉皇族还是很尊崇的,更何况赵氏乃名门之后。
  万年公主争不过赵母,只好生生地受了一礼。
  落座后,赵繁也肃容说道:“万年,汝夜行而至,可有要事?”
  万年公主闻言,又站了起来,走到赵繁面前,双膝一跪,润垂欲滴地洗道:“慕求活命而来,求啊郎见怜!”
  赵繁霍然起立,将万年公主扶回座位,皱眉说道:“何至于斯,令公主为求活命而出?”
  万年公主泣道:“白日与阿郎别后,吾回至房中……”
  原来和赵繁别离后,万年公主便怏怏地回到住所,在榻上躺了一会。
  眼见天己全黑,觉得又饿了就想叫侍女去找些食物充饥。怎知侍女不一会就回来告诉她,宫中粮食短缺,已经从一日一歺改成两日一歺,就是天子也只能一日一歺。
  由于万年之前已经领过一次食物,所以今天的就没了。
  无奈之下,万年公主只好躺在塌上减少活动,以维持消耗,这是她在流离期间体会到的。
  但是,饥饿不是说想抗拒就能抗拒的,要不是午间赵繁给她留了一个饼子,估计她现在走路都没有力了。
  躺在榻上的她忽然又听到侍卫悄悄的对侍女说,她明日的食物都可能没有了。
  饥肚子的感觉万年实在是太害怕了,想到明日可能什么东西都没得吃,她心里就是一阵慌乱。
  静静地躺在榻上,万年公主面如死灰,这种生不如死的日子她过够了!
  但她不想死,她才不过十六岁,还有大把的日子呢!
  怎么办?
  突然她触摸到怀中的玉佩,取出来在手中仔细的盘摸着。
  她想起赵繁说起的吴郡,那里人人有饭吃,这令她非常向往。
  她真的不想再做什么公主了,她想的只有一顿饱饭而已。
  她又想到赵繁明日就要西行,一种紧迫感突然降临到她的身上。如果她不想坐以待毙,她就必须要争取赵繁的帮助,得不到帮助她很可能被饿死。
  想到赵繁那关爱的眼神,和温暖的怀抱,她决定一搏,哪怕得不到赵繁帮助也无悔无怨。
  不过她相信自己的眼光和直觉,这是她最后的生路。
  她悄悄的走出住所,饥饿令侍女和侍卫都没有心情去关注她,连巡查的侍卫也是有气无力的走着。
  幸运的是宫门因大火之后没安装,守门的门兵因饥饿不堪被她随意的借口就打发了。
  这时,万年公主此刻心里竟然有些庆幸宫中无粮。
  由于赵岐是大官,出得宫门的万年公主很快就打听了赵岐的府邸,在出示了赵繁的信物,在管事的引领,有惊无险就见到赵繁。
  万年公主一口气就地自己的遭遇说出,然后就惴惴不安地望着赵繁,那可怜兮兮的样子,就像是被人抛弃的小猫小狗一般。
  赵繁知道雒阳缺粮,但也还不至于饿死人,估计这是曹操乖大臣勾连起来给献帝营造的气氛。
  无可奈何的望着万年公主,万年公主那副样子令赵繁不禁一阵头痛。
  拐带公主的罪名可不是好受的,甚至和淫乱后宫同等。
  正在赵繁愁眉不展之时,赵母却是说道:“天见可怜,世道安能陋于斯,令我大汉公主无粮可食,朝中之臣尽皆庸才也!”
  赵繁苦笑一下,其中道理他怎能和母亲明涚,于是赶紧说道:“朝中之事吾等不可胡言,自有叔父等君处理,公主应是饿了,阿母且着人寻些膳食给公主充饥。”
  赵母恍然,立即叫来侍女去找食物,并吩咐不要取肉食。
  不一会,侍女就将食物端来。
  万年公主一见食物即刻双眼发光,立刻就吃了起来,完全没有了公主的形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