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带着海宋返中原 / 第78章 :仇国论

第78章 :仇国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官家该不会想和吧……”
  这几个人如此猜测道,毕竟元朝跨国连州、拥兵百万,而己方不过一岛,官家可能因此感受到了压力。
  且除了元朝征过一次日本外,华夏也从未有过出师海外的先例。
  宋庭退居于此,似乎已然安全。
  想到这,一官员试探性的举起手中笏板道:
  “禀官家,下官认为元庭势大、或可借此机会与其讲和,暂止刀兵、休养生息以待天时。”
  此言一出,文天祥等大臣一愣,张口就骂了回去,原本不少沉默的官员也对其怒目而视。
  官员只好硬着头皮辩解道:“各位,非下官失志,只是为图社稷延续,不得不如此。”
  “此事在汉末谯周的《仇国论》中早有定论:”
  “小国若与大国兵锋相争,不仅难胜且耗民耗财,只有养民恤众,使得百姓归心,方能以少胜多。”
  正准备钓鱼执法的赵由航听见这话,腾一下火气就冒起来了。
  群臣中有主和派他并不意外,毕竟朝堂不能只有一种声音,故先皇赵禥与他都并未完全肃清这些人。
  但这人竟然在朝堂上散播《仇国论》,这已然不是主和派了,乃是隐藏的投降派。
  毕竟在此故事中,谯周实际上在暗示蜀汉不能北伐,那会使百姓疲敝、国家崩溃,不如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此文传播甚广,将蜀汉的最后一点英雄气瞬间瓦解。
  若是诸葛亮或者蒋琬费祎在世,谯周是肯定不敢写这篇文章的,
  但这个官员,竟然敢当着他和文天祥、张震孙等人的面说到此文,真不知是蠢还是坏。
  赵由航克制住怒意,先行扫视一圈,观察众人反应。
  在发现除了几个没听懂的武将外,绝大多数人都对其满腔义愤。
  先皇赵禥按史书提拔人的方向没有错,哪怕朝廷危难但大家气节仍在。
  赵由航略微放松一口气,随后趁着此时群情激奋,将手中的青铜镇纸猛的一砸。
  “咚!”
  众人纷纷向御座看去,只见官家面带愠色,一双剑眉下目光如炬的扫向那出头的官员:
  “好啊,朕不过想是看看你们的反应,刻意放任了一会,结果就给我整出了仇国论。”
  赵由航声调相较以前陡然升高,殿下大臣纷纷为之俯首。
  “那朕今日就把话说清楚,不管你们谁打着什么样的主意,都不要忘了,朕不是扶不起的刘阿斗!”
  “朕是领过兵、主过政,临安城的死人堆里杀出来的皇帝!”
  “从今往后,莫要再提这些狗屁故事。”
  “抗元返乡就是本朝的第一要务!朕只要一日不死,此令就一天不能息!”
  “尹玉!”赵由航怒斥之间,指向那早已瑟瑟发抖的官员道:“把他给我架出去,贬为白身,永生不得录用!”
  尹玉领命,与班直上前一同将其拖下,朝堂上一时间就只剩下那愈行愈远的求饶声。
  百官为之噤声,原为吕宋官员的众人更是想起了那次雨夜抓捕。
  右相张镇孙主动上前请罪,其余大臣也纷纷跟上,请官家平息怒火。
  赵由航面色这才缓和了些,但语气仍然严厉:
  “蒙古不是派使者来吗,传令水军遇见蒙古旗号舰船时只要少于五艘,即可放行。”
  “朕倒要看看,他忽必烈一个将死之人想要干什么。”
  内侍不敢怠慢,当即出殿传旨。
  朝会也就此结束,百官退去各忙政务。
  大将李璮若有所思,架着牛车回了府邸。
  其府乃青石所建,虽不奢华但大气磅礴,而这样的院落他有七处。
  作为曾今的山东第一世候,他就没缺过钱,甚至还有自己的部曲。
  再加上自己又曾在吕宋早早准备退路,故和他人相比显得阔绰许多。
  甚至若不是碍于降将身份,他还可以买更多。
  “父亲回来了。”大儿子的声音从车外传来:“今日朝会如何?”
  李璮兴致厌厌的走下车:“我也不知,明明官家一心抗元,我应当高兴才是……但心中总有些不畅快。”
  话落,李璮将今日朝上之事说给了大儿子听。
  他这大儿子虽不善打仗,文章水平也一般,没什么野心,但却是小心心细。
  这点倒比自己强不少,说不定能发现什么。
  大儿子耐心听完,结合最近的所见所知,凑在李璮耳边说了些什么。
  李璮连连点头,略有所悟……
  而另一边的宫内,被他们揣测的赵由航正在一条条的下着圣旨。
  元朝来使,无论如何处理,都说明忽必烈已然盯上了自己。
  其他人或许还有着元朝不一定来攻的侥幸心态,但他却绝无此意。
  因为和汉人承认有化外之地不一样,按蒙古信仰的长生天来看,天下之地都应当归其管辖。
  想要获得长生天的青睐,坐稳大汗的位子,就要不断征伐。
  哪怕爪哇岛这种极远之地,元朝也会因为杀使一事前往进攻的,更别提吕宋了。
  故赵由航需为战事早做准备。
  “传令姜才,新军扩招两百人,并令造船司,最新一批的福船要选出两只挂上软帆。”
  赵由航吩咐道,笔下亦将这两件事写为了圣旨:、
  “此事不容相商,我朝需培养出一批合格的软帆手,以在未来占据海权。”
  立刻有人领命传旨,赵由航又亲自处理了两件新军军纪的案件,这才抽出空忙其他的。
  摊开一张宣纸,赵由航手持毛笔思索着写些什么。
  近来几月,他一直在抽空写书,政务都交给了政事堂处理,每日只花两刻钟予以复查。
  就是在如此辛苦下,第二本算术才成了型。
  接下来他本原本打算续写常识的,但理智告诉他,就算写出来也很难推行下去。
  因为这常识其实就是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的琐碎科学,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第一本还可以打着破解部落图腾崇拜、移风俗去淫祀的旗号,写些世人已然有猜测的东西。
  但第二本就要涉及一些原理了。
  哪怕赵由航搞出了一些实验证明了其存在,又有何用呢?
  科举考吗?君子六艺中有它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