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总座高见!”
——俺老刘的意思是,老刘我是个粗人。
看我清澈的眼神。
清澈的眼神正诉说以上三句话,看着这双丝毫没被知识玷污过的眼,沉默啊沉默——啊沉默再见——算了,咱还是继续煮鹤吧。
煮上一壶新茶,宴主叹一口气,回归‘正题’。
“那个红名牧师,他一定有事。”
问题是,什么事?
答:公事。然后到此为止,不要去想具体,咱先盘一盘逻辑。
自己都是红名,还要硬顶着风险去杀另一个,排除煮豆燃豆箕,那么大概率,这就的确不是为私仇。
从这一角度,三刀刘索隆的推论就还是有道理的:因为某种理由,在权衡利弊后,‘公事公办’的,对方选择击杀我方要员,挑起事端。
甘冒本岛之大不韪,背后当然是为更大的利益。
——但Again,不要去想‘具体’。
硬要去想具体,坦白讲,以茶宴的情报资源,你肯定能有所得,但这种所得不会有太大意义,因为举凡人都有主观与立场,而这一行为的本质就好比你正发问这世上是上坡的一面多还是下坡的一面多——答案当然一样多,因为当你站在坡上,眼前为下坡,而等你站到坡下,刚刚的下坡便又赫然成了上坡。
我的意思是,对所谓事实,它们其实是很无力&笼统的,你对它们所能做出的最大表述但凡想更进一步都必然掺杂个人立场,而一旦有了立场,这就涉及了国关理论中至关重要的一条:立场大于事实,没有客观。
想追求事实的,最后都一定成就了立场,而此立场于情报学上的大忌便是永远不要去试图论证一个你已经相信了的情报,因为那样的情报除了‘完全正确’,完全符合你的想象外,不具有任何价值。
宴主因此就并不在意三刀刘索隆推论的价值,因为那不过只是后者先射箭后画靶的自娱自乐而已,经典过程全错结果全对,但现代社会,他当然不可能因为一个好的结果就肯定先前错的过程,这就叫程序正义在决策中的应用,并且这也是为什么先前的他眼瞅着就要落入思维陷阱却能及时‘停止思考’的原因——在深入‘定量’之前,先‘定性’。
思维迪化并不代表你思虑深,而只是你陷入了猜疑链的黑暗森林,这才不得不与空气斗智斗勇。
那么,有哪些是已经能定性的有价值信息呢?
其一当然是那个红名牧师背后一定有事,这点我们已经多次提及,但下一个该提及的绝不是去追究到底什么事,而是无论对方有什么事,那伙人都为什么明知山有虎,还依然把明知山围起来。
我的意思是,把明知山围起来围猎三刀刘索隆,这是对方的目的,还是手段?
答案我想不言而喻:杀人肯定是为目的,杀人肯定不是目的。
——第三次的强调,不要去探究具体目的,所谓定性的关键是要确认我们能确认的,或者把这句话换一个说法,是排除我们能排除的。
杀人是手段,手段服务于目的,那么就像上面一样,无论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先问一句这一目的到底是由谁赋予?
这是很关键的一点,尤其是在游戏的背景下,因为游戏本身是绝不可能鼓励玩家互相伤害的——甭管多黑暗深沉,上面都有大佬瞧着,你要想要版号就得导人向善,你要真善美,你要鬼等于诡,所以这就又带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定性:无论那名牧师的目的为何,他找上三刀刘索隆的动机都绝非来自「系统」。
这不可能是系统‘直接’的要求,但迂回暗示或以竞争为名‘勾引’则有可能,并且也正因为有可能,思维才会落入陷阱。
因结果导向,一厢情愿的三刀刘索隆属于后者,而不持立场与不做深思,宴主选择前者。
宴主选择一种可能,即那名牧师从一开始到现在,在其背后站着的,都从来不是系统,而只是他的「个人意志」。
说得再游戏点儿,就是这不是「任务」,从一开始就不是。
以上,这才算是完成了「定性」,我想你能很轻易地看出单从结果论这与三刀刘索隆的推论并无多大差别——那伙人八成还是导致版本更新的‘罪魁祸首’,但所不同与重要,是罪魁祸首的他们确实‘罪魁祸首’,指他们导致版本更新的行为只怕‘并不合法’,而如忽略这点,就像三刀刘索隆这样的‘守法公民’,他们的思路从一开始就走‘正’(偏),正因为他们身上真有任务。
「双向对立竞争」,一种并不罕见的任务形式,多见于以公会为基本单位的玩家间集体竞争——举个例子就好比杨志与晁盖共同对生辰纲,这就是标准的‘双向对立’,而对不怎么标准的,也有眼下不止本岛,乃至全世界都正持续参与的一系列船只建造任务,名为任务链。
本来嘛,要推动下版本《航海世纪》,以任务链的形式一环套一环,引导玩家从无到有的海船大建计划——这里的双向对立竞争不标准的正是这种看似无需竞争的非对立反而引致了最大的对立,哪怕明知群策群力更有效,但为独占鳌头,但为争取第一,大家都是各种明摆易躲暗卷难防——白天装的闲手游四方,晚上恨不得连夜去补裤裆,而就白天的装摆与晚上的暗卷之外,对彼此的进度,大家也是继续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别说公平竞争,只要你的敝扫自珍不是暗地里互相扯后腿捅刀子,那你这都叫道德君子,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怎么说呢?这就像我看见了你的老婆,虽然同样是船(海员确实会把座驾女性化,甚至直接就看成老婆,要不怎么叫舰娘?),你喜欢你的老婆,我也喜欢你的老婆,但难道我们就站一边了吗?
三刀刘索隆在被杀时所担心的,便正是这个。
‘合法’的‘正途’明显包藏有官方的祸心,正如宴主所判断的游戏不可能提倡玩家互相伤害,但那只是不‘直接’,在背地里的‘间接’,通过所谓双向对立,游戏公司从不忌惮用竞争击杀的名义来‘鼓励’一方用‘物理’来解决另一方的任务关键人,使后者任务失败与回退,从而不断‘平衡’强弱势力间的进度,以在最后达成在游戏基本面上玩家的共同迈入星辰大海。
当然,眼下这一刻已破产。
然而更当然,三刀刘索隆对此并不知情,所以当他被杀,他当然会担心,并之后疑神疑鬼于这点。
秋闲君计划的‘茶宴会帮我们想’,也是基于这个道理。
只是宴主,因为在第一步就没持立场,之后的他才能跳出游戏,进而不落窠臼,敏锐意识到基于‘个人意志’的真正价值正是从一开始就对‘合法’「任务」说不,从而再对那伙人致使版本更新的行为都产生了合法性上的怀疑——其实也讲白了,这座岛上连茶宴都没法先做到的事,你竟然先做到了,那你就一定是作弊!
颇有某西方大国风格的指责,但以岛上的环境,确实。
“很简单,他现在无缘无故把你干掉,一般情况下,你之后会怎么做?”
“那当然是干回去。”三刀刘索隆在说这话时脸上表情那叫一个坦然。
也是,杀人者人恒杀之,人被杀,就会杀。
“所以我想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你杀回去——拖延时间,或者说是争取时间。”宴主答。
“那按你的意思……我不追?”
不要去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普洱只是茶饼,只要没泡开,脑子里当然不可能全是水。
然而,这一准则的前提:敌人。
宴主的判断从这里开始又与三刀刘索隆开始相反:“没有意义。”他先是说道,随即一顿,露出一种‘以你的智商……’的表情,随后开始讲解。
“我问你,他们杀了你,你追杀回去,以我们的人手势力,他们能坚持多久?”
那当然是没多久,不然叫什么统治者级别的地主恶霸——我是说公会?
“那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他们所需争取的时间,很短。”
自问自答间,宴主的论断终于在此刻有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差错。
主要是他怎么也不可能想到对方行为的基本逻辑竟然会是团队内关键人物没上线,所以在他看来,秋闲君这一伙人的优势就远没有他们实际上有的那么大——实际上要不出岔子,秋闲君这伙人是真能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事儿给办了的,而在宴主的认知里,要把这事儿给办了,那伙人离成功就正差这临门一脚。
虽然也没错,一脚顺利踢倒了三刀刘索隆,让茶宴看向死海,但这是必要性的问题。
“他们需要争取的时间很短,意味着在他们的判断里,只要很短的时间,他们就会成功,所以无论我们追不追,我们追不追的意义都不会很大。”
——此即为判断错误的‘没有意义’。
“而且即使要追,我们要追的方向也应该是往东南。”
湖边正沿湖遁走的只是壁虎之尾,这点倒是不难判断。
面向东南,宴主在脑子里转悠但没说出口的内容,是既然要争取的时间很短,与成功不过咫尺之遥,那么根据他本人很喜欢的把一句话反过来说,看看会有什么‘言反(下)之意’,那就是如果没利用好或干脆没争取来这段短暂的时间,他们高概率就会失败。
比起近在咫尺的成功,没准对方与失败的距离,更近。
我们都知道秋闲君这一‘脚’没必要,但宴主不知道这点,所以基于正常人的观点,他就只会认为秋闲君的这一脚确有必要,并且如此有必要的一脚只为争取这么点时间,说明事情的紧急已经到了分秒必争的程度,这就又佐证了再去东南没有意义。
三刀刘索隆脑子不慢但慢,能想到去西南但想不到没意义,所以他当即拍案,转头就想集结部队。
通过‘死回来’的人——这会儿当然已经有人死回来了,西南方面的情报早已不再是两眼一抹黑——是一伙鱼人,不知是出于更新后刷新点的变换还是此刻正因事件上岸,总之大批大批的鱼人正试图封锁岛上通往西南的所有路口,这架势一看就知道不可能正常。
但只要集结部队,要突破它们,并不困难。
宴主拉住了三刀刘索隆。
理由第一当然还是他判断来不及,劳师远征没有意义,而第二,则是比起成功,他更担心失败。
——不能让那个牧师失败。
“为什么?”三刀刘索隆一脸问号。
他们失败,不正好我们横刀夺爱?
“我怕一拍两散。”宴主白眼。
如果对方的失败真近在咫尺,而这点并非我们所致,那么正在使这一切发生的就是系统。
包括鱼人在内,考虑那伙人八成使用的‘非法’手段,倘若真如此,那么他们的失败就未必能等于我们的成功——没准是系统的成功。
要分清玩家内部矛盾与和AI间外部矛盾的区别。
于是,默默的,宴主做出决定。
“我们成就他。”
比起横刀夺爱,他选择成人之美。
成就那伙牧师,让他们得到那八成应该就是的一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