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明寺见证了故城的历史沧桑
相对于轵国故城繁华远去的无奈、相对于泗涧墓地苍凉无着的潜行、相对于世事的短暂易逝,轵国故城有一长寿星,它便是大明寺。
它活了几千年,从有汉一代到如今,一直站立在轵国故城。和它一道见证了轵国历史的,还有寺中那棵有着千年树龄的娑罗树。
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汉惠帝之子刘朝被分封为轵侯,因为特殊的身份,刘朝在轵国大兴土木,在轵国西北角修建了宫殿区,同时,又在涂沟河东岸设立了祖庙,当时叫轵侯焚修香院。
和轵国故城一样,祖庙经过了朝代更迭和诸多变迁。其成为寺院,是在北宋。其时被称为通慧禅院,到金末,“既罹兵烬,倒为丘墟”。元至元十四年,该寺住持总公、恩公历时三十年重建寺院,更名为大明寺。其时依中轴线而建,两进院落,有殿宇、僧房百余间。明成化六年和弘治十六年补建伽蓝殿,创建地藏殿,重修天王殿、金刚殿、前佛殿等。此后,又先后在明万历四十三年和清嘉庆十四年重修。
2007年9月中旬,记者来到大明寺时,寺院刚刚修缮过,看上去颇有些规模。
山门正门面阔三间,进深六间,前后设廊,系明代单檐硬山式木构建筑。正门两侧设掖门。正门前后檐柱头平齐,柱顶石分为三层。棋盘门置于明间老檐柱之间,门枕石上卧一石狮。
曹国正说,“大明寺现存的最早建筑是建于元代的中佛殿,是HEN省仅存的、建筑结构纯度极高的4座元代单体建筑之一。”
曹国正认为,大明寺由祖庙改为寺院,有历史的原因。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兴盛以及后来佛、道、儒三教的合流,使佛教膜拜成为一种时尚。到宋仁宗时期,当时的士大夫、达官贵人舍宅为寺成风。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作为儒学思想载体的古轵侯宗庙,便成了一座寺院。
曹国正说:“大明寺建筑的精华部分是中佛殿,大明寺能申报成‘国保’,主要靠的就是中佛殿。”
从外表看,中佛殿建筑手法粗犷豪放,木材使用上也显得极随意,但正是在这种看似随意中,就势而建,因材使料,显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中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建筑。殿前设有月台,正面设有踏垛。前后檐柱有明显的柱生起和柱侧脚。HEN省古代建筑研究所杜启明所长认为,大明寺中佛殿建筑之所以非常独特,是因为:一、它保留了早期的室内减柱造。与其他地方的大殿不同的是,中佛殿室内只有两根柱子,大胆地把前两根柱子减掉;二、在构架上,它反映了中国早期的营造制度,比如说在四个角的后尾各用两根上昂,支撑着角梁,防止这个角梁下沉。
“应该说,这样的结构,早先只在文献里有记载,实际中基本上没看到。在角梁上用上昂支撑,这在我国来说是非常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曹国正说,“另外,元代的建筑不一定要用托角,但是这座建筑用了托角,还有两根东西向的梁,梁头的做法,也是宋代的做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虽是元代建筑,但更多地保留了宋代营造法式的营造制度,这也是它的特殊之处。”
元代建筑特色,有宋代遗风,跨越多时空的建筑风格,这就是大明寺的珍贵之处,曹国正先生说。
大明寺建筑的修缮,是在曹国正先生主持下进行的,所以面对这个如今重又恢复规模的寺院,他不无自豪。
但修复是一个艰难的工程。中国文物界有一句话叫“修旧如旧”,像修中佛殿这样独特的建筑如“旧”是很难的。
“中佛殿曾被改造成教室,修缮是因墙体已经面目全非。距今八百多年的这座古老建筑,结构纯度极高,既不能抽梁换柱,破坏原来的形状及材质,又要保证它的坚固持久。当时可给我们出了难题。”曹国正说,“中佛殿的维修主要包括房屋揭顶、椽的更换、梁架的拨正以及柱内部糟蚀部位的修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对文物的损坏,所以在维修中,一些现代常用的材料都不能使用,工程也不能大刀阔斧地进行,处处都要小心翼翼,精雕细琢。修旧如旧的原则,体现在维修的细节中,比如,中佛殿和后佛殿的墙体修复过程,就采用了宋代砌砖的方法。尤其是后佛殿的后檐,斗拱上使用替木,柱头上使用厚而宽的大额方,这些采用袭古手法的建筑工艺非常罕见,是研究明代、清代建筑重要的实物例证。而且,后佛殿的外檐、梁架、檩条、斗拱上,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各式各样的彩画。这些彩画,工艺精湛,内容丰富,惟妙惟肖,画中描述的佛教故事,体现出当时人们对佛教的尊崇。在修复这个文化精品时,维修人员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但最终,我们修复了这个文物价值极高的寺院,个中心情,真是难以言说。”
沁园在战争杀戮中偷得的浪漫
在轵国故城,古轵国的沁园当是别一种文化。
说到沁园,很多人也许并不陌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词牌名—沁园春,就来自古轵国。
据说,在现在的济源市东北部五龙口镇化村村南、沁河之北的一片土地,便是沁园遗址。但岁月荡涤,沁园早已没了痕迹,留下的只是一片原野。
东汉永平三年(60年),明帝刘庄封自己的第五女刘致为沁水公主,并在当时的轵国辖区沁水县境内为沁水公主修建了一座园林。据说刘致是个一心求得心灵宁静的人,她为自己的这个园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沁水公主园。按《后汉书·皇后纪》载:“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诸王女皆封乡、亭公主,仪服同乡、亭侯……其皇女封公主者,所生之子袭母封为列侯,皆传国于后。乡、亭之封,则不传袭。”
沁园已去,但“沁园”却留了下来,《辞海》如此解释“沁园”:后世因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由是可见,沁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及向往之情。唐诗人崔湜做《侍宴长宁公主东庄》诗曰:沁园东郭外,鸾驾一游盘。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席临天女贵,杯接近臣欢。圣藻悬宸象,微臣窃仰观。
《辞海》就沁园一词还进行了解读:沁园曾为窦宪所夺,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沁园春词牌也因此得名。
美丽总是与邪恶相伴,幸福总是与祸端同行。
《辞海》所解读的窦宪夺园一事,史书上有过记载。《汉书·外戚传》、《后汉书·窦融列传》对窦氏家族有这样的记载:窦宪的高祖父窦融光武帝时任大司空,封安丰侯。窦融的七世祖窦广国的姐姐是孝文皇后,即汉武帝时的窦太后,当时窦氏族中有三人封侯。
窦宪是窦融的曾孙,章帝刘炟即位后,窦宪的妹妹被立为皇后,窦宪被封为虎贲中郎将,其弟窦笃被封为黄门侍郎,一时窦家“赏赐累积,宠贵日盛,自王、主及阴、马诸家,莫不畏惮。”
人得势后自己的野心便会膨胀,便会不可一世。夺取沁园,便是在窦宪这种自己找不着北的心境下产生的。《后汉书》记载:窦宪“恃宫掖声势遂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主逼畏,不敢计”。“贱直”,就是“贱值”,也就是说,沁水公主在“威”逼之下,将沁园贱卖给了窦宪。贱到什么程度,史书没有记载,但应该基本是拱手相让。后来,章帝驾出路过沁园,发觉不对头,问窦宪是怎么回事。窦宪语塞,无以应答。后来,章帝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大怒。回宫后,他对窦宪一通大骂。
窦宪受了训斥大为惊惧,赶紧把沁园还给了公主,后经窦皇后多次开脱,才没有受到罪责,但从此也是元气大伤。至永元四年,因窦太后、窦宪等人密谋不轨,和帝与宦官郑众等设计逮捕了窦宪,迫其自杀,诛灭了窦氏家族。
历史上有关沁园的记载这算是最详细的了,也许是宫闱之地史学家不便插足,其时沁园内的设置,成了永远的谜和美丽的想象。
《济源县志》记载曰:“在沁河北岸。”《怀庆府志》曰:“金时官僚宴游之地,相传有石图本,今不可考。”
现存的记载,只是文学形式。有人考证,记述沁园的文学作品有元代大臣耶律楚材的《过沁园有感》和明末清初书法家王铎的《移居》。
耶律楚材的《过沁园有感》云:
昔年曾赏沁园春,今日重来迹已陈。水外无心修竹古,雪中含恨庾梅新。垣颓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羞对覃怀昔时月,多情依旧照行人。
王铎的《移居》曰:
栖托东湖上,茅堂近北城。古今余冷泪,兵火剩残生。抚竹沁园好,吹箫铁岸清。扶危诸志在,肯自味洲蘅。
之后,沁园消失于无形。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工作者在1981年和1984年对沁园遗址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的考察。在济源化村西南两米高的土岗上发现了陶钵、陶瓮、石锤、贝壳等残存遗物。后又在邻近的留村东南土岗中发现了石斧、石镰、石铲、石凿以及灰陶片、彩陶片、白衣彩陶片等遗存,还采集到彩陶钵、彩陶罐、灰陶鬲、大口陶盆、小口尖底陶瓶等遗存物。
现在,人们除了在读沁园春词牌时还能触摸到此地昔日诗意的浪漫外,沁园已幻化成了陶、罐等文物抑或说古董,令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春色漫漫、暖意融融、美丽四溢、勾起人无尽遐想的公主的居住地。
轵国故城的人文标杆
人杰地灵,轵国不独经济在当时取得了大的发展,轵国的发展史也贯穿了人的精神史,诸多别样品格的历史人物创造了轵国别样的文化。
聂政、张恢、商山四皓、钟繇、郭解等,成为轵国的精神坐标,构成轵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轵国故城相伴,曾有聂政墓、钟公四冢和商山四皓之一的绮里季墓等,它们虽已残缺或已被平复,但又有谁说它们不是以另一种方式成为轵国辉煌的一个必要补偿。
钟公四冢在济源市东南八公里处的双阳河东岸,距故城仅两公里,东西排列于轵城中王村东北,墓冢分别埋葬着钟繇父子四人,自西向东依次为钟会(钟繇三子),钟毓(长子)、钟繇和钟邵(次子)之墓。可惜,现在只有钟繇和钟会墓尚有封土,其他两个墓葬都已被夷为平地。据当地村民说,1936年左右,钟毓的墓曾被掘开,出土铜印一枚,印文为“车骑将军印”,后来流失了。
钟繇墓为一大型地宫,共有十一室,墓顶有三个盗洞,墓室已被盗空。据史料记载:钟繇为三国时魏大臣、著名书法家,颍川长社(今HEN省长葛市)人,卒谥成侯。其三子钟会,官至司徒,为司马昭重要谋士,公元263年与邓艾分军灭蜀,次年因谋反被杀。
中王村,古名钟公垒,后改为钟翁镇,又改为钟王村,简写为中王村,村名与四冢有关。此地为三国魏太傅钟繇屯兵处,其时,作为魏将的钟繇,在轵城东修筑钟公垒,镇守洛京北方门户,后来父子四人均埋葬于此,因而得名。
绮里季墓,位于济源市东南九公里处的绮里村南。历经岁月沧桑,绮里季墓现在为大约二十平方米的圆土冢,墓北仍竖着清光绪十年绮里村民同立的楷书碑,上书“汉四皓绮里季墓”。
在轵国历史上,值得一提的还有张恢(生卒年不详),西汉河内轵人,精通申商刑名之学,是隐居的大教授,颍川晁错及洛阳宋孟、刘礼都是他的学生,尤其是晁错,成为西汉时期维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的著名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