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 第二十九章 殿试授官

第二十九章 殿试授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迷迷糊糊的接了圣旨,郑雄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老朱到底是什么意思。
  
  再说随侍也没有大不了的,又不是杀人,老朱再怎么残暴,也不会无缘无故的给你噶了。
  
  暗暗告诫自己,到时候绝对要谨言慎行,当个鸵鸟把头埋起来,这样就注意不到自己了。
  
  时间一晃即逝,三月初一一大早,睁开沉重的双眼,洗漱完毕,带上自己的身份证明就往皇宫走去,一回生二回熟。
  
  过年给老朱拜了年,这路径怎么走倒也没忘,来到午门外打卡,不是大朝会,所以来的人并不多,架不住质量高。
  
  一、总提调
  
  总提调官,是负责殿试总体指挥调度的官员。
  
  总提调官的员额,朝廷设置为二员。
  
  这二位总提调官,由中书省的二位官员担任。
  
  二、读卷官
  
  读卷官,为科举考试中的殿试阅卷官员之称,由皇帝钦点大臣充任,此职始于宋代,明、清两代沿置。
  
  读卷官的员额,朝廷设置为四员。
  
  这四位读卷官,分别由以下四位官员担任。
  
  祭酒一人
  
  祭酒,此当是国子祭酒,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正四品。
  
  博士一人
  
  博士,此当为国子博士,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给事中一人
  
  明朝设置给事中,执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奏章,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再者,负责记录编纂诏旨题奏,监督诸司执行情况;乡试时充任考试官,会试时充任同考官,殿试时充任受卷官(前后或有差异);册封宗室、诸藩或告谕外国时,充任正、副使;还可受理冤讼等。虽品卑而权重。初定为正五品,后数次改更品秩,最低至正九品。
  
  修撰一人
  
  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的官臣。宋代实录院有修撰官,掌修实录。辽代国史院与元、明、清三代翰林院皆有修撰官,从六品。
  
  三、监试官
  
  监试官,为科举考试时担负监督之责的官员。
  
  监试官的员额,朝廷设置为二员。
  
  这二位监试官,由二位御史担任。
  
  明清时,设立督察院,事实上就是都察院。都察院,为官署名,是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及谏议机关。明太祖洪武时期,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为正二品;下设副都御史,为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为正四品。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
  
  四、掌卷、受卷、弥封官
  
  掌卷官:负责试卷管理的官员。
  
  受卷官:负责收取考生试卷的官员。
  
  弥封官:负责试卷弥封的官员。
  
  掌卷官、受卷官、弥封官的员额,朝廷各设置一员。
  
  这三位官员,分别由一位主事担任。
  
  明代于各部司官中设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是各部司官中最低的一级。
  
  五、对读官
  
  对读官,科举考试中,负责将誊录后的朱卷与原来的墨卷进行校对的官员。
  
  对读官的员额,朝廷设置为二员。
  
  这二位对读官各司丞、编修各一人担任。
  
  司丞,明时为正六品或从六品,所职各异。
  
  编修,明、清两代属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时期,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
  
  六、搜检怀挟、监门巡绰
  
  搜检怀挟,负责科举考试时进出科场的搜身、应试中的挟带行为等。
  
  监门巡绰,负责科举考试时考场门户的看管、考场巡逻等。
  
  七、礼部提调官
  
  礼部提调官,礼部为殿试的主办部门,故特设对礼部进行指挥调度的官员。
  
  礼部提调官的员额,朝廷设置为二员。
  
  礼部提调官,由尚书二人担任。
  
  跟上次来这里一样,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大房间里,中书省的两位,李善长,胡惟庸。御史中丞刘伯温,被贬至翰林编修的宋濂。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
  
  现阶段以御史中丞刘基为首的浙派是朱元璋打击淮西勋贵的主力。
  
  分成两个圈子,泾渭分明,有些水火不容。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一群大佬没一个低于七品的,啥也不敢说,啥也不敢问。
  
  好在这個过程持续的时间不长,老朱还是很勤快的,得了通知,一行人赶往保和殿。
  
  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
  
  一众官员先到的保和殿,老朱开了个临时会议,确认众人的职责。
  
  这个时候参加考试的已经点好了名,排好了座位,就散卷、赞拜、行礼,正式考试了。
  
  只考策试,就完全看临场发挥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两个小时,不光要做好答案,还要从新抄一遍,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郑雄坐在堂前就很无聊,茶水点心不缺,不敢喝,尿急不好解决,点心倒是吃了几块,填填肚子。
  
  其他人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不认识郑雄自然也不会带他玩。
  
  倒是有两个热心的跟郑雄聊了几句,有人聊天,也随口应付了几句,不想深交,在场大多都是淮西籍的官员,可都是老朱打击的对象,自己搅和进去可没好处。
  
  好不容易捱到考生考完,又是紧张的阅卷,没有郑雄的事,光做着也难受的很,从中午又坐到下午,也就吃饭的时候活动了一下,其他时间也不敢乱动,御前失仪又是一项罪名,一天下来比做火车还累,腰酸背痛。
  
  第二天,经过休息的郑雄元气满满。
  
  名次也排好了,第一名自然是来自山西的郭翀,跟历史一样,长得丑了点,老朱考虑第一名状元的曝光率高,所以只排了个第二。
  
  大帅哥来自江西的吴伯宗虽然只排了二十四名,还是被老朱一眼就相中了,钦定了第一。
  
  这次考试也是为了选官,老朱也不拖沓,直接册封,吴伯宗直接封了礼部员外郎,从五品,可谓一步登天,起步就比一般人高一大截。
  
  郑雄举人出身,刚开始也就是个九品芝麻官,因功才升了八品。
  
  郭翀也不差,吏部考功司主事,正六品的官员,相比权利来说,比吴伯宗要好,也算是老朱的补偿。
  
  在场的进士都是八品起步,外放最小都是县令。
  
  眼看都要到了尾声,郑雄还是迷糊,叫自己来干嘛,打酱油吗。<>最新网址:.aidusk<>
  txt下载地址:
  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