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黄埔六期肄业生 / 第31章 军令如山

第31章 军令如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些时间想留也留不住。
  1933年3月12日夜,已经担任宪兵第四团团长的杜遇春上校(中校军衔,挂战时上校军衔),坐立不安的徘徊在南京车站的站台上,距离开车只剩下不到半个小时了,杜遇春真希望时间就这样停下来。
  今天清晨,宪兵第四团接到紧急通知,要护送军政部何总长到北平担任北平军分会委员长,然而当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杜遇春就突然从留守处的电话中得知自己夫人待产的消息,他虽然知道夫人罗慧待产就这几天,但没想到会这么突然,虽然自己早就作了准备,自己的父母哥嫂也立刻将她送到了早就联系好的医院,但杜遇春仍然不免担心。
  这些年,杜遇春在宪兵团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虽然升迁没有那个姓戴的同名之人升得快,但也算是平稳,作为一个黄埔六期生,能够成为上校团长,杜遇春觉得自己运气已经是相当不错。这里面当然有李老师的保护与关切,否则,他那怕平平稳稳地想升到营长也很艰难,除非他可以像戴某人那样,心足够狠,能够用自己结义兄弟、老师、同学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杜遇春自认作不到,所以他也更为感谢他的李老师,也正因为他的教导“有些血不能沾”,杜遇春才没有在国军官场升迁中迷失了自己。
  也感谢李老师,杜遇春在南京任职的第二年(1930年)就开始了自己的家庭生活,新娘并不一个出身富豪权贵家庭,李老师为他介绍的人选既足以照顾他的生活,又能让他在社交场合拿得出手。罗慧,一个南京的中学教员,结婚后就没再出去工作。这两年多虽然因为一系列事件,比如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令杜遇春长期不着家,但家里却安排得一切稳妥,甚至当九一八事变东北局势紧张之时,杜遇春将自己父母兄嫂六口人全接到了南京,罗慧也没有因为家中人一下多了起来,开销紧张,而像一些新女性一样处处报怨。
  对待这次婚姻,说句良心话,杜开始是不太认真的,他觉得李老师介绍的不会错,又因为这是一次包办婚姻,心中多少有点抵触,但经过二年多的磨合,杜遇春感觉跟罗慧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家人。也正因为如此,当他突然接到紧急命令,率部去北平之时,接到罗慧进入产房的消息,心里就更为忐忑。他从一个小时前就守在车站的电话前,等着家人的电话,他希望能够在上车前听到母子平安的消息,但又害怕是个坏消息。
  军令如山,时间一点点过去,杜无法再等在电话前了,只能走到火车前,因为马上何总长的车队就要到站了,他作为护送的警卫团长必须得出现在何总长面前,他感觉步履重如千金,却不得不艰难地向前挪动。
  “你等在电话前,一有消息,就告诉我!”杜遇春只能给自己的副官下达这样的命令。然后振奋了一下自己的精神,向何总长的车队走去。
  “报告何总长,宪兵第四团全体准备完毕,请指示!”何总长看了一眼杜遇春,下令:“全体登车!”
  对于这位老搭档的弟子,他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些年,他何某人几次下注全部失败,手下可用之人越来越少,甚至到了不得不使用李成一嫡系作为警卫团的地步。
  也为此,他给杜遇春下达了命令后,又转头看了看李次长:“老李,还有什么跟你这位弟子交待的吗?”
  “今天我得假公济私交待一句了,遇春,家里的事儿你不用担心,我已经让我的秘书去医院帮着你家人打点了,你放心吧。你媳妇一生完孩子,我会立刻给你拍电报的。”李次长与其是对杜说,其实是在提醒何部长。“遇春早上接到了命令,结果下午他媳妇就进了产房马上要生了,真是不是时候!心情着急,何总长您多担待!”
  “放心吧,你这个学生我会全须全尾儿的给你带回来!”何总长听了李次长的话,也是有些动容,虽然何总长位高权重,但却无儿无女,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个时刻,但越是如此,就越是对杜遇春比较同情。“至少我不能让一个父亲连自己刚出生的儿女都没看到一眼……”
  “谢谢!”李次长真诚地对这位老搭档表示感谢。又转过身拍了拍自己弟子的肩膀,最终下了狠心式地命令道。“上车!”
  杜遇春敬礼、立正、转身一套流程干净利落,动作就如同早就刻在了身体里,只是转身时刻,他的眼眶终于再也挺不住了,泪水终于落了下来。
  在他迈向军列的时刻,杜遇春这三年与罗慧相处的很多事情迅速地飞进脑海中:
  第一次见面是在李次长的家宴中,罗是李一位在护法战争中战死的老部下的孤女,那天,罗慧穿着一件黑色大衣,身段苗条、黑色头发光彩夺目。初次见面,又有亲人在场,难免尴尬,所以交谈不多。
  第二次见面时,他们已经在离杜遇春军营不远的一处咖啡馆中,当时罗仍旧是那身衣服,而杜则一身少校军装,还佩戴了一枚北伐勋章、一枚忠勤勋章,那枚北伐勋章是他参加完第二次北伐本应该发给他的,因为他付出了东北,到了南京后由李次长转交给他的,另一枚就不必说了,这是他终生的荣誉。
  第二次见面,他们两个间都有点故作悠闲。
  他们开始聊天,谈论着彼此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他们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点,很快就有了共同话题。他们笑着,互相开玩笑,渐渐地感觉到彼此之间的吸引力。
  这样的约会其实并没有多少次,一是因为杜遇春刚刚升职为宪兵营长,而南京就一个宪兵团,作为权力极大的部门,又面临中原大战那么复杂的局势,整个南京就只靠一个宪兵团再加上一些警察来维持,压力大得几乎没有私人时间。
  中原大战结束后,李次长再次回到了南京,他似乎并没打算听取杜罗两个人的感受,只是下了一道命令:“结婚!”不仅连酒店都给他们订好了,甚至连双方家长,远在热河的沐父沐母、远在广东的罗的伯父都给请到了南京,于是杜罗两个人就在还未完全熟悉的情况下成了一家人。
  婚后的生活,杜遇春就算再努力搜索自己的记忆,也很难找到太过激动人心的时刻,这几年,他不是在军营,就是随同长官在各地奔波,尤其是31年九一八、32年一二八之后,委员长这样的大人物都一度被迫下野,作为黄埔的学生,李次长也好、杜遇春也好,都小心翼翼地围绕着下野又重新上台的蒋校长,生怕犯了当年何长官的错误。所以,杜遇春甚至感觉二人在家的时间还没有在军营外面的咖啡厅会面的时间更多一些。至于,杜偶尔所畅想的,比如坐在高高的中山顶上,眺望着远处的南京城和孝陵卫,或者淌徉在各大公园、文物古迹间……那就真的只成了两个人的梦想。
  虽然如此,经历两年多的共同生活,他们却越来越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深深的爱意。这次分别又令杜遇春想起了去年一二八后的那次分别,当时杜还是南京宪兵团的营长,当时日本鬼子突然攻击上海,下野的蒋委员长又再次被汪何等人请了出来,重新执掌大权,作为嫡系,杜遇春突然被调到新成立的八十七师担任副团长,随时准备支援上海。虽然当时也很紧张,但时间还没有这么急,杜还可以回趟家,拿件衣服,一起吃个饭,告个别。那天,他走进家门,第一件刺激他的事便是闻到了红烧肉的香味。罗慧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餐。
  他小心地脱下制式披风,挂在门厅的衣挂上,刚转身,她从厨房走出来,在围裙上擦擦手,疲惫地笑着。“你回来了!”
  他望着罗慧,心里涌起一股离别与不舍之情,军务的忙碌常常让他们无法共享更多的时光。然而,现在的情景却让他觉得时间仿佛凝固了。
  “来,坐下吧。”她温柔地说道,顺手将沙发上本来没占多少地方的手提包拿开。杜遇春坐在沙发上后,突然产生了一种温暖和稳定的感觉。这是一个他们共同努力打造的港湾,一个属于他们的家。
  晚餐开始了,他们安静地享用着食物。红烧肉还有清笋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仿佛带着生命的活力。他注意到罗慧的眼神里有一丝担忧,杜猜得出罗慧一定早就知道了他要上前线的事情,但她的微笑依然灿烂。他突然明白,她正在强压着自己的情绪,并刻意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假象。
  “谢谢你,罗慧。”他的声音充满真诚。“谢谢你一直以来对这个家的付出和关心。我知道我很少表达这些,但你是我的全部。”
  罗慧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你不用道谢,我们是一家人。”她的声音里透露出坚定和温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