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穿越亮剑二营长我为意大利炮代言 / 第一卷 第五十七章 战斗开始了

第一卷 第五十七章 战斗开始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沈泉看着地上画的河源县城平面图,努力记下几个重要建筑的位置。
  等确定记住了,他站了起来,用脚把地上的图画胡络了,看到柳义已经返回进入了城门。
  沈泉带着一大包肉包子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
  他坐到班长跟前,把大包子给战士们分了吃,询问着自己离开后的情况。
  “这里一切正常,有三个伪军和两个侦缉队从路上过,因为没有发现咱们,我就命令没有动他们。”班长把情况简略地说了下。
  沈泉听他说安全无事,也没有节外生枝,就满意的点点头:“你安排好岗哨,把我也排进去,咱们前半夜休息,后半夜再弄大炮阵地。”
  “是。”班长敬礼离开,沈泉固定好一辆大车,就躺下睡觉。
  等他被喊醒的时候,已经是漫天星斗了。
  他从大车上下来,小心不惊动其他战士。
  接过战士递过来的怀表,沈泉弹开看了下时间——半夜十二点三十分,轮到他两个半小时的夜岗了。
  他折了一节树枝,趴在哨位上,在地上写写画画,计算炮击的各项参数。
  凌晨三点钟,沈泉叫醒了所有人,开始构建大炮阵地。
  他按照计算好的参数,指导着战士们挖坑、垒坡、加固底座。
  因为只有两门大炮,想要兼顾精准命中和炮击密度,着实让他耗费了一番心思,最后想出的办法,是采用了固定炮身和深挖减震坑,两种办法双管齐下。
  具体有没有作用,还要等打起来开炮后,看看使用效果才知道。
  等阵地构建好,天也亮了,沈泉干脆把岗哨减到一个,负责观察河源县城有没有派出支援,剩下的人都被安排休息,准备晚上大干一场。
  杨树带着部队机动到牛角铺镇外的时候,天也才刚刚亮。
  跟着营长打了这么多仗,他现在战斗起来也有了自己的章法。
  杨树换掉军装,藏好手榴弹和驳壳枪,带着一排长,轻车熟路地溜进了镇子里。
  找了一个人头攒动的茶铺,点了两碗烂肉面,两人仔细听取着周围的闲谈碎语,一碗烂肉面吃完,镇子近期的情报也听得差不多了。
  镇外的伪军连着挨了两次炮轰,人员伤亡了百分之七八十,剩下的人也吓破了胆,士气降到了最低,每天龟缩在军营里不出来。
  到目前为止,伪军的兵员还没有得到补充,只有前后两个小队的鬼子来督导工作。
  伪军人数少,士气低,鬼子又不放心这里,有了这些情报,杨树就放心了。
  等炮声响起来,炮弹在他们头上爆炸,这些伪军肯定不敢出击,只会把勇气用在向鬼子求援上面。
  从镇子返回后,杨树一边安排战士们架好大抬杆炮,一边按沈泉教的方法测距。
  按照计划,这场战斗最先由四连发起,然后其他部分再根据敌人的反应战斗。
  所以,上次缴获的铁质怀表,暂时被分配给杨树。
  架好炮,吃完午饭,他摸出怀表一看,已经是下午一点半了。
  “所有人,准备战斗。”
  本来因为午后阳光懒洋洋的战士们,听到命令一下就精神了,小跑着进入各自的战斗位置。
  杨树回想着跟随营长的历次战斗,结合这次的战斗目的,做了一个轮番炮击的作战计划。
  “大抬杆炮一个一个开炮,第一个打出去后,第二个再点火。
  大抬杆炮三发之后暂停,掷弹筒开始射击,也是依次开炮,每次三发连射,打三次以后再换大抬杆炮。”
  他这个办法,也是向营长学习的,是为了在保持炮击连续性的前提下,用最少的弹药,打出最长的炮击时间。
  “大抬杆炮准备,第一发,点火开炮。”
  等三八二十四炮之后,命令下达给了掷弹筒。
  “掷弹筒准备,三发连射,开炮。”
  “Boom~~~”
  “Boom~~~”
  “Boom~~~”
  每一发炮弹爆炸都带着回音,飘飘渺渺完全没有声音之后,第二发炮弹才会开炮。
  牛角铺镇伪军军营内,新任伪军营长把电话摇的冒烟,抓起话筒撕心裂肺的哭嚎着:“支援,请求支援......
  这里是牛角铺镇治安军,我们受到了袭击......是炮击,是土八路的炮击,和上次炮击一样......
  支援,请求支援......”
  不怪这个伪军营长这么失态,他在十天前,还是连长。
  原来的营长死在了炮击之下,原来的副营长也死在了炮击之下,他才坐火箭一样连升三级,当上这一营伪军的营长。
  现在炮击又来了,还是那种熟悉的动静——先是闷雷一样的响声,然后是噼里啪啦的声音。
  河源县城宪兵队,平田一郎看着站在桌前的副官,听这他向自己汇报:“接到牛角铺镇治安军营长电话求援,之前炮击他们的土八路又出现了。”
  平田一郎站在地图前,用手比划着县城到牛角铺镇的距离,摇着头自言自语:“县城太远了,即使是出动汽车,赶到时也已经天黑。”
  他连续点着牛角铺东不到四十里的虎亭据点,下达了命令:“联系虎亭据点,命令他们出动两个小队,支援牛角铺镇治安军营。”
  “哈噫!”副手就要离开传达命令。
  “等一下。”平田一郎又喊住副手:“告诉田冢君,我送他一句华夏古语,每临大事有静气。
  请他务必谨慎行军,小心土八路的埋伏。”
  “哈噫!”
  黄志勇带着六连,已经在虎亭据点外的路口埋伏了很久了。
  眼看着太阳从最高点往下落,他就想命令战士们轮番休息,先把午饭吃了。
  “唰唰唰”的声音,一群人穿着皮靴走路的声音,从路转角的另一边传过来。
  派去监视虎亭据点大门的战士,也小跑着回来,一下把身子摔在黄志勇身边。
  “连...连长,来..来了,鬼子来了。”哨兵努力把气喘匀。
  “准备战斗。”黄志勇低声命令。
  “咔嚓。”“哗啦。”一连串关保险,拉枪机上膛的声音之后,埋伏点完全没有了声音。
  王奎喜被安排开第一枪,他慢慢放缓呼吸,闭上左眼,眯起右眼,通过标尺寻找鬼子队伍中的军官或者掷弹筒兵。
  奇怪的是,面前通过的鬼子几乎一模一样,他没有找到鬼子军官,甚至连掷弹筒兵也没找到。
  看着走在队伍中间,右肩上扛着歪把子,又不自觉想要摆右臂的鬼子,王奎喜福至心灵,准星套住了这个人,自然地扣下了扳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