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我的回忆记录 / 第一章 出生

第一章 出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根据我父母在我面前讲的,我在吉林出生。我还有个哥哥,比我大四岁,当时我爸去吉林种人参,去了没多久我妈就发现怀了我,最后就去了吉林那边两人一起。
  反正我是记不得当时的弯弯绕绕,所有的都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给我讲的。
  我爷爷1952年出生,原本是刘家人,爷爷的父亲的原配生下一子一女后不知怎么,是离婚还是因病去世了,后来又续一个,生了我爷爷,排行老二,还有两子一女,我三爷爷,幺爷爷和二姑婆。当时条件一般,再加上陈家当时算得上是大户,但是一直没有儿子,因此刘家就把我爷爷过继到陈家,我奶奶说好像是十二三岁才过去陈家的。过去之后改了姓,然后就一直干活。如果一直这样也挺好,我爷爷就是陈家唯一的男丁,但是之后,陈家老父母又生了一个儿子,一切就都不同了。
  我奶奶一直说他们那些年的日子是多么的不好过。自从陈家生了儿子之后,没过多久我爷爷奶奶结婚了,马上分家,几乎没有分到什么(当然具体的我也不知道)。有了自己的儿子,那么我爷爷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干苦力的。结婚之后,我奶奶说爷爷当时不怎么顾家,经常出去打工,无非就是哪里盖房子,抬石头,打石头,修路这些活。我奶说她第一胎是个女孩,但是怀上了还一直干活,最后流掉了,我问她伤不伤心,她说不伤心,那个时候过得苦,不知道伤心。
  之后我奶生了我爸,四年后生了我幺爸,一共就两个儿子。感觉他们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送我爸去读书,那个时候去读书的人有,但不多,我幺爸也去读了,但是成绩不好,后来也就没读了,我爸读了初中毕业,之后也就去打工。
  我奶说他们结婚后就是爷爷不疼奶奶不爱,陈家有了自己的儿子,不会管他们,刘家又是已经把儿子过继了,基本也不会管,但是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还是两边都要买东西,离的又远,靠两条腿走着去,礼送去了还得不到一个好脸色,加上还有我奶娘家那边,真挺难的。
  后来我爸17岁出门打工,什么都不会,跟着别人走,闯了几年后和我妈结婚了。我爸给我说,我两个舅舅和外公当时很不同意我妈嫁给我爸,说家里穷,我奶性子也不好,我爸去的时候我舅妈还准备开打,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在一起了。结婚后就分了家,我妈也是这么说的,几乎什么都没分到(我也不清楚)。我妈说怀我哥哥的时候没什么吃的,家里什么都没有,还要煮猪食,最后发动,生了好久才生下来。
  三年后我爸去吉林种人参,不久我妈发现怀了我,就把我哥让我奶带,她也去吉林。我妈经常说,她怀着我的时候还去挖地,和那些两夫妻做的一样多,后面月份大了,我爸给她做了一个秋千。到发动的那天晚上,由于在山上,就我爸接的生,一看又是个放牛娃,说也好。之后就是讲我小时候什么聪明可爱,跟着他们唱的歌就摇起来,还说坐月子的时候我爸把所有东西煮了一大锅,刚开始我妈还不喜欢吃,后面发觉还可以,好像是什么猪蹄,鸡,人参啥的大杂烩。我到一岁多的时候生病,一直不好,把他们的钱几乎都花光,最后实在不行,我妈说再治不好也没办法了,还要留点钱回家,然后我就好了,不知道是不是也听得懂。后来我两岁的时候我爸生病了,出血热,特别厉害的一种病,差点没挺过来。我妈说当时我爸都走不动路,她背着我,扶着我爸,去路上拦车,没人停,最后一个大车司机把他们拉到医院。最后幸好治好了,但身体差,还要修养,就回了老家四川。
  回去修养了一年多好像,还是决定出门打工,在农村种那一点地实在是没有什么出路。
  我,在吉林度过了两年之后就回了四川。我妈说当时看到那个床我都不敢去,因为吉林那边是炕,四川这边是床,我一晚上都不沾铺,就睡我妈身上。
  我爸妈出门打工后我和哥哥就跟爷爷奶奶一起,这应该和大部分留守儿童差不多。
  太小的事情记不得了,只记得读幼儿园的第一天和屋后的那户家的小孩一起去的,后面下大雨,路上都是泥,感觉像一路梭回来的。慢慢的日子变得好一些了,我记得当时我们家安了电话,好多人来我们家打,要给钱的。后面还买了彩电,有锅盖的那种,晚上吃了面就看电视到睡着,躺在爷爷奶奶后边。再大一点就记得也去背苞谷回来,种的太多太远了,大部分时间还是去和哥哥放牛,不读书的时候。
  到了二年级,我就进城啦,经过多年的拼搏,我爸妈终于在地级市里买了房,那时候好多人都来看笑话一样,城里喝口水都要钱,拿什么去住。但是当时还没搞好,我们就先下来了,租的房子,就一间砖房,我和我妈我哥一起。后来房子装修好了,我们终于住进去了,我妈在家带我和哥哥,我爸一个人在外打工。读啊读,后面我奶进城了,我妈就去我爸那边了,好像还是小学的时候,我幺爸也在城里买房了,我爷爷也来了,就这样一直到我高中毕业,高三下学期我妈在家呆了一学期,给我煮饭,在高二的时候给我哥买了房,准备结婚啦。高考后我去上大学,我爷爷患了胃癌,整个胃都切除了。大四的时候一边准备考研,一边找工作,签了一个公司,但最后考上研究生了,就去读。
  2022年,新冠疫情带走了我爷爷,享年70岁。
热门推荐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 圣墟 万界天尊 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