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明末风云四起 / 第一章 官逼民反

第一章 官逼民反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明末,清兵大举南下,明朝用兵频繁,各地官员搜刮民脂民膏,增加了各种名目的税收,各地民不聊生。再加上崇祯皇帝下令减少各地驿站,大批官吏失业,丢失了驿卒这样的铁饭碗。在各种因素的发酵下,终于天启年间,走投无路的农民们举起了起义的大旗。这场暴乱开始了。而孙家村,也被这场风暴卷入了其中。
  农历八月,是明朝征收夏季税的时候,但是明末时期,已经征收了不少各类名目的税收了。孙家村的村民们已经连连叫苦,但是上面的官吏并不在乎。
  此时孙家村村口已经有官吏拿着大秤开始收税,盛夏的天热烧的人难受,但是孙家村的村民心里却是拔凉的,各类税收组合拳下来,已经没有多少粮食,夏季税再一收,家里就没有粮能吃了,站在最前面的孙老三一家站着听官吏念他家应纳的粮食量。
  “孙老三,你家是上等田,一共10亩,按大明律法,当纳粮48斤。”为首的官吏说到。
  孙老三一听48斤,惊得当场下跪道。
  “老爷,去年小人家里的田还是中等田,为何现在成上等田了?”
  “哼,老爷我说你是上等田就是上等田,还用你这个刁民提醒吗!”
  官吏怒斥完孙老三,又往他的粮食袋上踢了一脚,本来就装满的袋子,瞬间就一出来了几捧米。
  边上的官吏见状便大声喊道。
  “孙家村孙老三,秤米31斤,未满,杖20。”随后便将孙老三拖起来带到一边实施杖刑。
  孙老三是孙建国的邻居,他种的什么地,孙建国心里也知道,但是孙建国并不想惹这个麻烦,只能看着孙老三皮开肉绽的屁股暗自叹息。
  “孙建国,你家是上等田,按大明律法,当纳粮48斤。”
  官吏一边念着名字一边捡着地上孙老三散落的稻谷。
  “大人,我家是中等田,大人.....”
  还未等孙建国说完,一鞭子就已经甩在了他的脸上。
  “小子,上一个老头的下场没看见吗,老爷我说你是上等田你就是上等田,拿不出粮食来就挨板子。”
  官吏说完便给了粮食袋一脚,然后招呼人将袋子搬上了秤。
  “小子,你也没交满粮食啊,来人,给他20大板,让他长长记性。”
  官吏得意洋洋的说完后,掏出小袋子就开始捡地上的米。
  随后,来了两人,压着孙建国上了长板凳,刚刚准备行刑,便听见有一名官吏慌忙的跑进村,大声喊道。
  “反贼,反贼来了!快跑啊。”
  那些大腹便便的县衙门官吏,那里有和起义军较量的能力,一听义军来了,瞬间就撒丫子开始跑路了。更有甚者,已经慌不择路,两个人卡在一个篱笆那,边推边谩骂对方不讲情面。
  一刻钟不到,便看到骑马的出现在了道路上,一面大旗赫然出现,上面大书一个“闯”。为首的是一个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男子下马对着孙家村的各位村民拱手道、
  “在下姓高,是高闯王的下属,在下奉命前来孙家村,不知道有没有义士愿意跟随闯王,推翻这朝廷。”
  瞬间人群里开始小声讨论,但是还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
  “当了反贼,可是要诛九族的啊”
  不知道哪个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就更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加入了。
  “我愿意。”
  大家下意识看向声音的来源,正是孙建国。
  “反正我穿越过来之时,也没有什么亲戚,后面明朝肯定要亡的,现在的闯王应该是高迎祥,加入他的部下,正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一瞬间,孙建国脑子里都是自己在战场上驰骋的画面,完全没听见村里人对他的劝阻。
  不过,不止有孙建国一个人加入,孙家村还有几个人受不了官府的欺压,带着家里的老小,加入了义军的队伍。
  过了几日,孙建国等人在村口集结后,就向着起义军的大本营出发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