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童年往事之奇幻经历 / 80年代之手工打竹帘

80年代之手工打竹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雪之后很快就过年了,2002年的那一场雪,总感觉那时候冬天特别的冷,雪下的特别的厚,手总被冻伤,冻疮膏也不怎么管用,每根指头都肿了,还有被冻烂的地方。
  这时奶奶和妈妈找来一些,我们河南叫kelou蛋,学名刚刚在网上找到,叫栝楼蛋,结出的子是中药,叫栝楼子。看来土话都是有出处的。成熟后是黄色,冬天把它从籐上摘下来用软的瓤涂手可以治冻疮。
  栝楼蛋土黄色的,用开水煮开水,然后微凉一些额,微烫的水,划过冻伤的部位,多洗几次就好了。
  家里面只有我的手,容易冻伤,带手套也不管用,栝楼蛋还是挺好的,烫烫手,很舒服的。
  过年时候时间过的很快,爸爸去上工干活去了,妈妈也找了一些零活干着,奶奶也闲不住,找了很多竹条子还有打竹帘的物品。
  竹帘是以前的门帘,用我们土话就是“得粱”,奶奶有时间了,就开始织,用一个长长的木头杆子做为底杆,然后用白线可以织,奶奶做的特别快,把一根根竹条子放在底杆上,白色的线准备好的铁锥子,铁锥子上面缠着足够的线绳,铁锥子并不大,不是很重,用于织竹帘的时候辅助,然后一根一根的竹条开始织了,间距算好了,我看看大概有30个左右的铁锥子,圆形的锥子在奶奶的手里,一上一下的交叉编织着,发出清脆的碰撞声,麻利地均匀地编织着,编出了的帘子,紧实,又细密看着可好了。
  有时候我也忍不住想试一下,“奶奶,让我编编看了,试一试吧,”“你看着很好编,其实还需要小技巧和手劲的,敏”奶奶说道。
  我就试一下吧,奶奶,可想试一次,奶奶经不住一再的请求,站起身来说道、“你试试吧,”于是我兴奋的上手了,织了几下,这绳子好像不听话似的,织的歪歪斜斜地,也很松。
  “奶奶,它怎么不听话啊,在我手里织的好歪啊,还特别的松,”我大声说道,“哈哈,熟能生巧,我经常织了,熟练了,你还小的,让我来吧”,说话间奶奶有织起来竹帘,把我刚才织的乱七八糟,从新摆正了。
  看着很简单的,织竹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传统手艺还是很不错的,奶奶织出来的竹帘,又紧又密实,特别的好看,摸着手感很舒服,可以织出来很宽的竹条子,也有细的。
  织了半个多月,大概织了有几个门帘,还有几个小窗帘,大小不一的竹帘,很有古风味,比起布帘来,即写意又好看。
  看似简单的制作方法,手速却需要快速和熟练,线条流畅,才能制作出了精美耐用的竹帘,结实耐用,还可以自己用彩绳构图,看着也挺难的,一个门帘得做好几天,要刷漆,晾干,复刷,理线,编门帘,包边。
  我们家的门前挂着都是奶奶织的这种门帘又防蚊又好看,厨房门口挂的竹帘比较小一些,主屋门口竹帘,卷起来的时候,用一个铜钱缠着一个绳子,然后插进去就可以卷起来,平时一般都放下了来,很少卷起来。
  “奶奶,你辛苦了,编竹帘还是真是一个技术活啊,真好看啊”。我赞美道,“这个其实和抄纸竹帘差不多,宣纸也是用细竹帘做的,编织工艺也是一样的”爸爸详细的说道”“不过,织起来速度慢,但是很耐用”。
  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竹帘真是一好工艺,奶奶那代人基本上都会,需要静下来,坐下认真编,织一个门帘要花很久的时间,现代科技再好,也没有手编的精美。
  不过这个套编制竹帘的工具,在后来的日子里,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后来比较流行塑料门帘。
  手工编制虽然很好,但是速度很慢,逐渐被其他的工艺代替了,这是小时候的美好回忆。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