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顾山和苏云最后在一起了吗 / 第九章:半明半寐

第九章:半明半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若说高中时顾山最喜欢的事,那就非听音乐莫属了。那时音乐的版权意识还不高,想听什么都可以唾手可得,那是不需要花费金钱去购买的欢愉,当时也只道是寻常。学校里音乐自然是少不了的,但是只要放了假,听音乐就是成了必需品了。顾山也爱坐车,无论是什么车,总是不觉累。顾山爱看窗外的路人、花木、风景从眼前渐渐后退,看阳光雨水风云变幻,顾山享受那种过客的感觉,仿佛山川万物,自己哪里也不属于,像漂泊的没有根的浮萍,自由而没有束缚。
  坐车自然少不了音乐,若少了音乐,坐车的乐趣就少了一半。
  顾山早就觉得旅途的意义其实并不在到达目的地,在于路上的风景。那一种过客的心理自小时候起就种在她的心里。过客的浮萍也会想要靠岸,随波逐流中若能在哪个枝丫歇歇脚,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奢望了。
  听音乐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听音乐,少不得要用到耳机,对于顾山来说耳机确是一种娇贵的东西。顾山和耳机的冤案不可谓不少,在脚下,在枕边,在水里,在路边,在背包,在洗衣机,不胜枚举。断断续续坏了许多许多副耳机,因而顾山特别宝贝耳机,哪怕它并不值多少价钱。顾山甚少,不,几乎不把耳机外借,若是实在碍于面子需要外借外人,耳机必定用酒精消毒才罢休。
  有一个放半日的周末,顾山想着坐一回车去镇上吃一回那里的饼,便马不停蹄的出发,尽管这条路九曲回肠,颠簸十分,一般破旧的大巴班车遇上这样的路少不得哐哐的声响,嘟嘟的喇叭声,摇摆的车厢里农人的鸡鸭,蛇皮的口袋也是一处不少见的画面。褶皱的衬衫,烈日里汗水味,大巴疾驰而过农家地里,天然肥料的味道就更明显一些。
  因为搬到市里的缘故,往镇上去的路顾山已经少走了,类似过山车的感觉总是能舒缓顾山高中学业的疲惫,这时候把耳机连上手机或者mp3,听从里面倾泻的音乐,足矣有个美妙的时光。至少顾山一直是这样认为。
  饼的滋味其实没什么特别,甚至那天的饼说不上香甜,还颇为寡淡,顾山回忆时不知道这来回两个半钟头是否称的上浪费时间,但是当时的顾山想的却是车怎么这样快就到站。
  顾山告诉苏云下周放长假要回乡里,不回市里了,她们相约在下一个周末一起回家。
  她们脱下穿了半个月的校服,换上自己的衣服,背上重重的书包在宿舍门口碰面,走过古城墙和青石板路,去往车站坐车。苏云去买票,顾山上车去占座位,放假我们的心情都格外的愉悦,仿佛什么都不需要操心。阳光把顾山的脸照的红扑扑的,看起来傻乎乎的,顾山的手很小,听人说手握拳的大小就是心脏的大小,为此顾山还总有自己将命不久矣的的担忧。苏云听了总会阴阳怪气的笑她,说她杞人忧天。我们聊聊老师同学的趣闻,车就在这时候开了。
  从县城去往乡里的路没有红绿灯,风景是乡村的风景,路是乡村的路,人是乡村的人,我们有同样的色调,在一个车里没有突兀的一个。顾山的记忆里这条路上总是晴天,并不太有雨,当时的天气炎热但是尚可承受,大巴的车窗方可以打开,疾驰的车辆会带起一阵风,便可以驱散炎热,是舒服的感觉。大巴开始离开县城,激动的心情得到平复,便会想要听音乐了,顾山同苏云在一起的时候是不会主动戴上耳机的,顾山觉得同人交流还戴耳机是不礼貌的。
  顾山向来是没有什么原则的,双标这种事在苏云身上就显得淋漓尽致。当苏云将耳机一半分给顾山,纠缠的耳机线,粉红色的还是粉绿色的不重要,当时还没有入耳式的耳机,顾山得到耳朵也生的奇怪,耳机总是滑落,不得不用手扶着,摇摇晃晃的车辆驶向何方不重要,白鹭从柏树的树梢振翅的瞬间,鼓点响起,燥热就充盈了耳膜。
  苏云说她最近在听许嵩的歌,“喜欢哪一首呢?”顾山如是问,因为顾山刚好在手机的内存卡里下载了《幻听》,这是她第一首听的这位歌手的歌。“《素颜》就是放的这一首。”苏云说,额前的黑发有些长斜着遮住半只她眸子,健壮的胳膊有阳光的温度,但若是你偶然碰到她的指尖,会发现它们有些冰凉。
  歌曲是经常能听到的歌曲,但是不同的载体震动的频率会差异很多,尽管车厢依旧嘈杂,但是歌曲会带来片刻宁静,顾山的歌单同苏云的不相似,也无法欣赏类似《素颜》和未知动漫的主题曲,顾山无法理解《素颜》与《幻听》的区别,就像不理解青春和时间。
  我们隔着纠缠的线,一路的话音乐已经代我们讲完,大巴也越过山丘,抵达终点,苏云在十字路口下车,顾山同她挥手道别去镇上坐车,想快点结束剩下的一截路程。镇上的面包车总是超载,人挤人却也都是熟面孔,当时的车费是2元还很便宜。
  顾山总觉得回乡的路总是这么多磨,即使成年,即使去过更远的远方,归家的路总是难以预料,而她与苏云总有一个会先在十字路口下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