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逆贼之大明战神 / 第109章 江南大族

第109章 江南大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因为,我江南士族也不想曹国公赢……”王程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是为何?”耿炳文皱了皱眉,问道。
  “因为江南百姓苦,江南八府的税赋,太高了,百姓与士族已苦不堪言!”王程看着耿炳文,娓娓道来,“天下百姓,皆为大明子民,朝廷不应厚此薄彼……”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在制定赋税政策时,采用了极低的田赋税率,三十税一。
  在洪武二十六年时,朝廷田赋总税收三千万石,朱元璋以此为定额,宣布新垦田地永不起科。自此之后,大明的田赋总额就在三千万石上下徘徊。
  这个田赋税率在什么水平呢?根据各地送来的登记天下丁口和土地的鱼鳞图册,大明总共统计下来有8.5亿亩,除去官田、宗室、卫所所占的2.5亿亩土地,以亩产一石水平,这个税率大约在5%左右!
  可以这么说,5%这个税率,已经十分良心了,算是历朝历代最低的税率了!
  就算百姓需要腾出一些地来,种桑、棉、麻等作物来纳税,这个税率也不会超过土地产出的一成。
  当然了,这个5%的税率,是平均数!有的地方高一些,有的地方低一些。
  高一些的地方,就是王程口中的江南八府。
  江南八府,分别是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嘉兴、湖州、杭州、应天。
  洪武二十六年,江南八府所缴的赋税是686万石,占大明总税粮的四分之一,而江南八府所占的耕地,总共才不过六千万亩而已。
  以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负担四分之一的赋税,税率之高,令人咋舌!当时有人说,“三吴赋税之重,甲于天下,一县可敌江北一大郡……”
  很多人猜测,朱元璋之所以给江南八府制定这么高的税率,是因为江南八府的百姓在朱元璋跟张士诚争天下时,支持了张士诚。
  这就有点胡编乱造、阴谋论了。
  朱元璋好歹也是一代伟人,心胸岂会如此狭窄?他之所以给江南地区制定如此高的税赋,完全是因为江南地区收成好。
  江南地区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百姓的耕种技术也非常高,粮食收成远高于其他省份。当时松江府有地470万亩,一季能产水稻900多万石,相当于亩产2石,这么高的产量,可以说独步大明。更何况江南地区还能一年种两季?
  有这样好的收成,朱元璋怎么可能会放过他们?于是乎江南地区的百姓,妥妥地成了大明帝国的“奶牛”!
  自古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江南百姓自然对朱元璋制定政策感到不满,于是想尽各种办法游说朝臣,鼓动他们上书降低江南赋税。但朱元璋乃是雄主,岂会在这种大政方针上让步?
  现在朱允炆上台了,让江南大族看到了一丝希望;而朱棣起兵靖难后,江南大族觉得机会来了!
  打仗,士兵的勇武尚在其次,钱粮,深不见底的钱粮,才是胜负的关键。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
  大军一动就是几十万人,除去正规的军队,还要配几十万民夫、骡车、马车运输军粮、器械等物资。近百万人马,天天人吃马嚼,一天就要近四、五百万斤粮草,要是打上一年半载,至少需要上千万石。
  朝廷上哪里去弄这么多粮草?
  有人会说,朝廷不是有三千万石粮食的赋税吗?
  对,朝廷是有这么多税赋,但这些赋税,用途很多,要支付宗室、勋贵、官员的俸禄,要支付军队官兵的俸禄,要治河、要修路、修宫殿、修陵寝,用钱的地方海了去了!
  既然朝廷的赋税无法满足军事行动,剩余一途就只能买了。
  问题是这么多粮食,朝廷能跟谁买?
  大明产粮多的地方就三个,一是九边,一是江南,一是岭南。
  开国以来,大明采取“边中海支”的食盐专卖制度,盐商在九边种粮,粮食成熟之后,用粮食跟边军换取盐引,这就是“边中”;拿到盐引之后,到海边的盐课提举司或者都转运盐使司支取海盐。
  这个制度实行后,吸引了很多人到九边去种地,但现在北方已经打烂了,就算有粮食,朱棣肯定不会放过!
  而岭南之地,虽然稻米一年三熟,但路途遥远,山高路险,运输多有不便。
  剩下一途,只能跟江南大族买!
  一旦朝廷出面跟江南大族买粮食,江南大族就有跟朝廷提条件的资本!
  李景隆能接替耿炳文,出任征虏大将军,江南大族也是出了大力气,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游说黄子澄,还有其他文臣。
  朝中不是没有有识之士,朝中也不是没有反对李景隆带兵出征的声音,但这些声音都被江南大族花钱给摆平了。
  在王程他们眼中,李景隆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跟朱棣对阵,最多两三个月,就会被朱棣打败。那么李景隆带去平叛的数百万石辎重,就成了朱棣的盘中餐、碗中肉。
  那个时候,正好青黄不接,朝廷为了不让前线的士兵断炊,肯定会接受江南大族提出的条件!
  一旦朝廷降低了江南的赋税税率,对于江南大族来说,那就是利在千秋的好事,哪怕就是降两成,一年也有上百万石,十年呢?一百年呢?
  所以,江南士族在知道皇帝任命了李景隆后,都已经开始喝庆功酒了。
  万万没想到,李佑这个老六,居然帮着李景隆逆风翻盘,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北平城。
  当然了,李佑能穿越而来,江南士族也居功甚伟!为了扰乱李景隆的心绪,江南士族暗中派人,把李佑推进了长江里,让李佑魂穿而来。
  李佑被救上岸后,江南士族又准备对李佑下手,结果传来李佑自作孽,把自己炸伤的消息,着实让江南士族喜出望外,他们还特意安排人北上,把这个消息传给了李景隆,希望能够让李景隆分心。
  只不过,李佑先他们的人一步到了大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