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革了他大明 / 第十九章 这个少年大大的坏

第十九章 这个少年大大的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账下,正在等着回信的高霖感受到了徐达传来的恶意。于是他悄悄的抬头瞄了一眼,只见徐达已经有些怒不可恕的盯着他的脑袋,那股气势就差拔出他四十米的大砍刀了。
  浑身打了个哆嗦的高霖正准备再次把头低下去,就听到徐达带着怒气的说道:“你父亲打的好主意,难道他就真不怕我砍了你们一家么?”
  高霖赶紧跪下,小心翼翼的生怕招惹出徐达的怒气答道:“魏国公此言诧异,我和我父亲并不打算将人头交给别人。您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徐达见高霖否认,不气反笑道:“误会,你家在山东之地有良田二十万余亩的事情。你以为老夫不知道么?就连你背后那个舒家估计在这北平府内也是颇为富足吧。”
  “二十万亩,这么多!”
  一旁的巩昌候郭兴惊讶的站了起来,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居然有人家里这么有钱。就连他本人虽说从起义到现在积累的战功已经算的上顶尖的了,可是已经身为侯爷的他别说是二十万亩良田,就连一千亩良田他都拿不出来。
  “如果我要勾选你俩家为军户,到时候你们家的农田就会成为军田。要不了多久,这北平布政使和山东布政使弹劾我私吞农田的奏章就会出现在朝堂之上,你们的算计真可谓是阴毒啊。”
  说完,徐达起身缓缓的走了下来。
  “狗胆包天,信不信我当场砍了你俩。”
  可还没等徐达有所表示,一旁的巩昌候郭兴已经按捺不住了。只见他将随身的佩刀抽了出来,气势汹汹的架到了舒日台脖子上。
  “既然巩昌候杀性这么大的话,那就砍了便是。正所谓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我等若是有幸死在巩昌候刀下,也是一种解脱。就是不知巩昌候能否承担杀了我等的后果?”
  高霖也咄咄逼人起来,反正刀又没架在他脖子上,这时候不硬气点,那等一会儿估计自己就硬不起来了。
  郭兴闻言不解:“两个蒙元的狗腿子,砍了就砍了。能有什么后果?”
  见对方反应果然和自己预料的一样,高霖亮出了杀手锏:“我在出门前已经交代家父,一旦我等身死于军营之内。那么所有江南士绅都会收到一封魏国公联合巩昌候谋夺我家田产的信件。并在信上承诺谁能将此事告到朝堂之上,就能收到我家那二十万亩良田的地契。不知巩昌候您这把刀还能不能砍下去?”
  “你这是凭空污蔑,我什么时候谋夺你家田产了?”
  郭兴大怒,这种毒计他是万万没想到的。他本是南方人,所以他太了解江南士绅的德行了。要是这二十万亩良田放在南方这些士绅面前那就像是狗见了屎一样,此事要是真打到朝堂之上,别说是他就是魏国公徐达到时候也洗不干净。
  “以利驱人,果然是商贾的行事手段。好了巩昌候,你先把刀放下来。”
  这时候徐达出来打了个圆场,示意郭兴收手。在他看来刚才高霖的犯上只是鱼死网破的自保手段,事情还远没有闹到这个地步。于是他又说道:“既然垛集不行,那就以我的名义招募你俩从军吧。”
  我艹,别玩这个啊。这和我预判不一样啊,你这上来就放大招用募兵制对付我,打的我有点缓不过劲来。
  于是高霖不得不提提前将自己的计划实施起来,否则时机一过,那他就再也没有了翻身的机会。
  “昔日卫国商人吕不韦手握奇货,位极人臣。为秦国统一天下补上了最为重要的经济短板,始皇帝因此才能征服九州。魏国公难道不想知道为何我可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计您么?”
  高霖说完后,静静的着徐达的询问,这是他最后的手段了。如果此事能成则万事大吉,不成的话那他就真要赶紧找个方法逃到北方草原上去了。
  徐达皱了皱眉头,他还真的好奇起来。眼前这个小子竟然把自己比作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
  “那就说说你口中的奇货吧,如果不能让我满意,我不建议把你的项上人头取下来卖给你的父亲。”
  说完徐达大马金刀的坐回了原位,准备欣赏眼前这个小子的表演。
  高霖咽了咽嗓子,他最讨厌这些丘八对他脖子上的东西感兴趣了。于是他又在脑海把自己要说的过了一遍感觉没问题后清了清嗓子。
  “草民高霖请魏国公谏言陛下效仿北魏宣武帝拓跋珪实行一国两制,汗蒙分制方式改革军制,恢复蒙古征兵制。”
  “哦?一国两制是什么意思,我只听说过辽国当年搞过南院北院的。还有为什么要恢复蒙古征兵制?”
  徐达一脸不解,这第一点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第二点别看他和蒙元势力打了这么多年,但基本上与他作战的多为汉地蒙元军,对于蒙古地区蒙元军他还真不了解。
  “卫所制乃诚意伯刘基奏立军卫法所创,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蒙元降军多以归附为军户,充实北方防线。既已成军,为何还需恢复你所说的蒙古征兵制。”
  面对徐达询问的两个问题,高霖早有准备。
  “当初鲜卑入主中原,为了治理中原汉民所以北魏皇帝拓跋珪心向汉化,但是又怕就此汉化后会丧失了草原游牧民族的勇武,于是在没有全面汉化之前对国家内的汉民与鲜卑人实行了不同的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在这套制度下,鲜卑族既保留了自己游牧民族的战斗力,又维护了中原汉人的利益。”
  解释完这段,高霖抬头看了看徐达的面容。见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后,于是便接着解释道。
  “虽然现在朝廷已经施行了卫所军户制度,然军户除从征与垛集外,皆为谪发与归附,且数量与前二者相当。可见朝廷视兵为罪者,长此以往则人耻为军,然军户一旦入籍,则世世代代从军。除非恩典,否则永世不能脱离军籍。一人为军户,则后代皆为军户。敢问魏国公你若为军户,何想?你若为民户,可敢嫁女与军户?”
  说到最后高霖掷地有声喝问起了徐达,他是真的想不通为什么后世最可爱的人在这个时代成为社会的最底层,成为了皇帝最天然的剥削对象,而且没有给他们留下一丝丝尊严。
  要知道到在这个时代,各个国家的科学水平是差不多的。也就表示了各国的军队在武器装备和训练方面都很接近,最好的军队和最差的军队在这方面根本就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在这种处于均势的条件下,如何能够打赢一场战争,除了兵力这种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外,士兵的战斗意志就成了战场决定胜负的另一决定因素了。由一群没有尊严的军户总成的军队何来的战斗意志,在战场上即使五倍于敌人也可能被敌人一冲而散。
  高霖的反问深深的震撼了徐达,这个被朱元璋称为功贯古今第一人的出将入相的他感觉到了惭愧。都说一将成功万骨枯,徐达自问自己是做到了古之名将那种与下级共甘共苦,爱兵如子的要求,但是当他面临高霖的两个问题的时候,他真的回答不出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