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然而,苏月虽然不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但是总归没有太多经验。
“嘭!!!”
一大碗米线汤打落到地上。
就打落在苏月的前方。
还好周围没人,那滚烫的汤水也没有溅落在苏月身上,而是在她衣服上。
苏月顿时心慌了,看向那边的余小清。
毕竟碎裂声很大,周围一些顾客也看了过来。
“哎哟!碎碎平安,岁岁平安!”余小清满脸笑容走过来:“还好还好,没有客人被烫到,苏月姐,怎么样?你的手没事吧?”
余小清拉着苏月的手看。
苏月刚刚抬米线时手滑了一下,才导致了米线碗滑落。
“对不起……”苏月还有些慌了神,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没事没事,你没受伤,客人没受伤,这就是万幸。”余小清笑了笑:“以前我小时候,把自己烫伤了,摔了碗,客人也烫伤了,那才是灾难呢!哈哈!”
余小清的话,也引来了周围客人们善意的微笑。
而余小清说着,也朝着内场的童孃喊了一声:“童孃,再来一碗过桥米线,多加两片肉,人家顾客等急了!”
“好呢!”童孃此时忙得不亦说乎,也注意到了苏月的事。
好在余小清处理得很好,所以也没有多少问题。
特别是原本点了这碗米线的客人,听见了余小清说多加两块肉,心里的些许不满也烟消云散。
而余小清也看向苏月:“这样吧,苏月姐,你洗洗手,带上手套去内场。”
“因为外面的活,你可能还不太适应。”余小清笑了笑:
“端米线这种活计,要的是像我这样皮糙肉厚的人来做,你这样心灵手巧的女子,还是和我老娘学做手工米线,怎么样?”
“好。”苏月点了点头。
她也发现自己不适合端米线,自然不会逞强。
毕竟最后损失的是童氏米线馆,那样她可就会愧疚了。
“那你去吧,我把这里清理一下。”
说完,余小清也不多废话,直接蹲下来把几大片碗的碎片捡出来,拿去垃圾桶丢了。
然后再拿来扫把撮箕拖把,将地面打扫干净。
接着,又陷入了无边的忙碌中。
今天,他们更忙了。
为啥?
因为产品再度更新!
原本,他们的菜单就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
过桥米线:十元、二十元、三十元、五十元。
简简单单,简洁明了。
但是现在呢?
普通过桥米线八元、精品过桥米线十二元、极品过桥米线二十八元、秀才过桥五十八元、状元红过桥米线八十八元、开元盛世过桥米线一百八十八元!
从低到高,拥有好几个品级!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他们要上米线就更累了!
以前,只需要定好哪桌哪号就行了。
现在,还要端对碗,不然端错了就麻烦了。
当然了,这只是初期而已。
余宏和余小清在昨晚定好很多策略之后,就已经在定做一些器具了。
比如专门的碗、专门的盒子、专门的小碟等等。
这些都是在童氏米线馆的vi设计里头包含的东西。
不同的米线,用不用的碗装,里面的配菜、配料、米线等各不相同。
甚至于装配菜和配料、米线的盒子都是各不相同的。
价格越贵,可以装的东西就越多!
当然了,那是应对高端消费的客户群体的。
针对普通老百姓,他们原本卖十块的米线,现在也只是八块钱,还便宜了两块钱。
因为有的顾客就喜欢吃一下最正宗最豪华的餐食,而有的顾客就喜欢吃最便宜实惠的餐食。
就像买车,有人觉得面包车货车最实用,十万八万的车最实惠。
但是有人就觉得,花个五百万买辆跑车,有空了开开也很划得来。
这就是不同的消费群体!
作为老字号,余宏和余小清一直认为,并不是一定要非常非常便宜才行的。
他们也可以搭配一些海参鲍鱼之类的,弄出创新融合菜,发展一些新型的过桥米线出来,以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
要知道,余小清在上海吃的很多过桥米线,里面加的也不是传统过桥米线的新鲜肉,而是一些牛肉丸、火腿肠之类的东西,顾客照样趋之若鹜。
余宏早上去广告店,打印了新的菜单,上面标明了各个品种、价位的过桥米线,以及这些过桥米线里所含有的东西,以供客人选择。
果不其然,今早选择其他品类的过桥米线的人,就多了很多。
比如他们加了鲍鱼、海参,将鸡胸肉换成鸡腿肉,同时加入了黑松露、银耳等等各种小料的开元盛世过桥米线,就卖出去了五份。
而且五份都收获了好评。
毕竟,那些东西都是让鸡汤风味更为香醇浓郁的食材,也让整碗米线的滋味和口感更加丰富。
不像以前,十元和五十元的过桥米线,区别就是几块鸡肉和十几块鸡肉的单调区别。
至于童氏米线馆的招牌、桌椅板凳、碗筷、员工服饰等等一系列东西,也已经在生成的途中了。
是苏月正好有高中同学学设计的,来帮他们设计。
直接承诺免费帮他们设计了一套充满了传统风格的品牌vi。
而且只用两三天时间就可以。
其中的ip形象,是以童孃为主的,同时增添了各种做米线的人物形象。
寓意传承。
当然了,这些现在还没到,还需要时间。
余阿叔在前台收钱时也会提醒顾客,目前的新品都是体验款,所以都打八折。
这种真诚的售卖方式,使得顾客也购买和消费得舒心。
而此时,苏月也被安排来了后厨。
“苏月,来,来这里。”
童孃头也不抬地朝着苏月喊。
此时的内场也一片忙碌,配菜的阿姨、舀汤的阿姨、做米线的阿姨、递米线的阿姨……
还有童浩羽正在学习着做米线。
苏月闻言当即去洗了洗手,然后来到了童孃身边。
看着正在热火朝天制作米线的重人,苏月目光闪烁。
这,就是童氏米线馆的商业机密之一——手作米线吗?
最高机密之一,米线的制作过程和配方,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