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神圣米线 / 第四十章 技艺与传承的消亡

第四十章 技艺与传承的消亡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不过童浩羽又想到,听说一些大城市里的人,买个提东西的包包就要几百块钱。
  他当时也不明白,毕竟包包是用来提东西的,用两块布缝在一起就行了。
  这东西要钱?
  但是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东西,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逐渐理解一切。
  想到这里,童浩羽不由得感叹:“卖奶茶的,说不定比我们卖米线还赚钱。”
  他们做一碗米线,有鸡汤、有鸡肉、有米线、有人工成本……
  这样一碗米线,十块钱,米线还可以无限加。
  而奶茶呢?
  他亲眼看着,那个店家直接舀了一勺粉,然后加了点不知道是矿泉水还是自来水的东西,再舀了两勺珍珠。
  一杯珍珠奶茶,就做好了。
  甚至于都不用提前四五点开始烧水、熬汤。
  这利润得多大?
  而童浩羽的话,也引得余小清陡然一愣。
  半晌后,余小清猛地一拍童浩羽的手臂:
  “浩弟,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啊?”
  童浩羽听到余小清的话,顿时挠了挠头:“小清姐,我妈说不能说脏话,说脏话不好。”
  “哈哈哈,有什么不好?好的很!”余小清此时开心无比:“走走走,我们去看铺面!”
  余小清很开心。
  因为她现在受到童浩羽启发,发现自己完全可以尝试着开一家奶茶店啊!
  在上海,很多大商场都有饮品店、糖水店等店铺。
  很多时候,逛街累了的精英、白领、大学生们,就喜欢坐下来喝喝饮品,休息一二。
  而这其中,湾湾的珍珠奶茶,就是其中非常风靡的一个饮品。
  这个饮品目前余小清看到的只有一两家,但是这一两家却非常火爆。
  而除此之外,就是咖啡!
  星巴克!
  很多女性喜欢拿着一杯星巴克,而后一边走路一边喝奶茶。
  这就是饮品和逛街的特殊搭配!
  除此之外,很多饮食店铺里也有一些饮品搭配,那些搭配的饮品也是一绝。
  既然她已经买了榨汁机了,何不再买一些奶茶店的相关设备来试试?
  如果销量不错了,她完全可以尝试在其他地方再开一个啊!
  最起码就像童浩羽所说,这东西的毛利,是肯定比米线店高的。
  只是说净利不一定而已。
  毕竟净利最相关的就是房租和人工成本,如果扣除了这些还能盈利,那也就够了!
  余小清越想越觉得可以。
  而且现在蒙自作为州府所在地,渐渐的人流量也起来了,特别是老城区。
  而在这种人流量之中,奶茶店铺却只有那么几家。
  而在老城区的四五家店铺的奶茶也非常好卖,经常有人挤人多、排队的现象。
  这是在上海,那就是即将要火起来的征兆!
  所以,如果她也在这里开一家奶茶店,并且在昆明、大理、丽江等地方形成连锁效应,对于目前势头正盛的旅游业来说,绝对是个好的思路。
  想到这里,余小清心情更好了。
  虽然只是一个念想,但是最起码也是个念想不是?
  “小清姐,你看这里有铺面出租。”童浩羽忽然指着那边的铺面开口道。
  余小清看过去。
  只见一个卷帘门上贴着“铺面转让”的字样,还有一串电话号码。
  这就是他们的目标店铺!
  这个店铺所在之处正是拐角,四条街的人都可以看到这里。
  而且两条街上都有可以停车的地方。
  最关键的是,这条街上清一色都是中餐和晚餐的饭馆,而不是早餐店。
  “行,我们把电话记录了下来,再多看几家再打打看。”童浩羽闻言拿出自己的老人机,把电话记了下来。
  在记完之后,他们又继续朝里走。
  民安路这片街区铺面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干餐饮干倒闭的。
  这也让原本已经很乐观、很开心的余小清渐渐凝重起来。
  这些餐饮店铺,倒闭的不在少数。
  一条街二十多家店铺,最后存活下来的有几家?
  不到十家!
  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折损率!
  “浩弟你看……”余小清指了指一些贴了铺面转让招牌的餐饮店:“这些,就是一家餐饮店的死亡,而周围那些存活下来的餐饮店,正是踏着这些尸体前行的。”
  人的饮食需求基本上是恒定的,一日三餐。
  一个人去这家店吃,就不能去另一家店吃。
  所以,每一家餐饮店按理来说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
  “死亡……存活……”童浩羽闻言也内心一凛。
  确实,这些餐饮店倒闭了。
  不管这些餐饮店背后站着的是资本还是家庭,是有钱人家还是穷人家,那都是倒闭了。
  “是啊,希望我们能一直存活下去吧,为了……”
  余小清本想说为了一家人的死活,后来想起了昨天和余宏的谈话,转而道:“为了传承我们童家祖祖辈辈的手艺,传承真正的、用心、用经验、用良心制作的过桥米线。”
  一个店铺倒闭,那就意味着铺面租金、装修、时间成本、资金成本等等一系列成本的失去。
  而像余小清他们的童氏米线馆,如果倒闭了,那就意味着童氏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过桥米线传统技艺失传了。
  童孃会选择去个地方洗碗或者扫大街,余阿叔可能会去当个老保安。
  而后他们会渐渐淡忘怎么煲汤、怎么做手工米线、怎么搭配调料、怎么选择汤底……
  最后,或许这一份传统剩下来的,只是一些老顾客曾经的那抹回忆。
  甚至随着资本快去制作米线的产生,那种回忆中的记忆也会渐渐丧失。
  而书里、典籍里、网络里,很可能渐渐只剩下一种统称——过桥米线。
  就如同外国对于国内的所有菜系都统称“炒菜”一样。
  这将是童氏米线馆以及童氏米线馆所附带技艺的一种消亡。
  真正的消亡。
  “我不会让童氏米线馆倒闭的。”童浩羽此时目光坚定:“我一定会学会童孃和余阿叔的手艺和经验,然后让童氏米线馆流传下去。”
  “好。”余小清笑了笑,将最后一个电话记录下来。
  逛了两个街区、十六个街道,总共有三十三个铺面正在招租,这也是未来他们第一家分店的所在之处。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