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带着网咖回大明 / 第16章 皇子们

第16章 皇子们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应天府今天下起了濛濛细雨。
  苏缘撑着油纸伞,踏在一条六百多年前的青石街上。
  昨天,苏缘和朱元璋、朱标聊到了深夜,最后苏缘开着他的那辆BYD汉带着父子二人在皇宫里好好的转了一圈。
  由于是晚上,而且在老朱清场的命令下,倒也没有引起什么影响。
  这下是前有大G,后有Beyond的了。
  苏缘依旧记得当时老朱恋恋不舍的从车上下来,眼中闪着光芒,对着他问道为啥是汉不是明?
  苏缘当时笑道,要是大明能带着华夏称雄于世界,那或许在后世,应当是汉明共立。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老朱和朱标听进去了。
  或许在苏缘给老朱讲述那三顺的时候,在老朱心中,那科学和儒学的天平已经向着科学倾斜了。
  带着他们坐上车,驾驶车辆,或许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感。
  苏缘昨晚睡觉前都在想,自己这两天跟老朱讲的话,以及自己未来的安排。
  不过总的来说,苏缘的第一个目标,让老朱相信科学这一点是成功了,这也不白费苏缘这几天花费的口舌了。
  可接下来的培养科学人才却是让苏缘有些头疼。
  明朝建国之前的乱世,元朝养起来的那群数学家们也都死的差不多了,可能都没什么传人留下来,不过也都说了那是乱世,谁也没有把握能一定活下来。
  而建国以来,老朱就杀的更精准了,逮着文官就是一通砍,杀得官员们上朝就如赴死一样,每次出发都要交代后事,生怕自己回不来了。
  虽然这些官员都是在儒学的熏染下成长的,但在他们当中,总是会有些有着自己爱好的人。
  例如宋朝时期的宰相苏颂,他是个正宗的儒学文人,可他又是当时世界上顶尖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等等。
  他发明了水钟仪象台,它以水力驱动,集天象观察、演示和报时功能为一体,这是被誉为世界时钟鼻祖的发明。
  还有很多人就不举例子了。
  拿他举例子也是为了说明,在古代,官员就是有着最高智商,最多知识储备的群体。
  可老朱已经在明初的三大案当中,如割韭菜一样,将这个群体杀了一批又一批,所以你要是翻找明朝有名的科学家,大多都是在1500年之后出生的。
  例如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等,因为人才也是需要培养时间的。
  要是再翻找洪武十八年重启的科举考试,你就会发现十八年这一年人是最多的,将近五百人,但这是十四年未科举,累积下的人才。
  后面那是一届比一届少,有一届甚至只有三十来人,这可不是恩科,是正经的三年一届的科举。
  要知道从永乐开始每科差不多都有两三百人了。
  当然,这里不是说老朱杀得都是错的,主要是讲老朱这些行为,给苏缘多多少少带来了些麻烦。
  没有多少现成的人才可以供苏缘直接使用了,所以苏缘只好盯上了那些大明未来有名的官员胚子了。
  例如三杨啊,夏原吉、解缙什么的。
  他们能从众多的聪明人中脱颖而出,那应当是格外的聪明。
  而且他们正处在13-20岁之间的青少年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
  此时的他们肯定不如后面历史上那般的沉稳,只要苏缘给他们展示些新奇的东西,应当会对科学产生兴趣。
  不过现在苏缘身上诸多任务中的其中一个,那就是教导老朱的皇子们。
  自从苏缘给老朱讲了明朝后面的历史之后,老朱就暂缓了让他的儿子们分封就国的打算了。
  例如在历史上,会在洪武十八年就藩的,潭王朱梓以及鲁王朱檀,他们现在是除了朱标以外,在皇宫当中年龄最大了的。
  年龄高达十六岁!
  不过苏缘还是很乐意教他们的,第一是年轻,脑袋就算被知识污染过,那也还没到形成成熟的世界观的地步,还能修正一下。
  第二,就是老朱现在对于分封藩王还是举棋不定,虽然他现在是暂缓了,可想让他彻底改变还是需要一定时间。
  如果老朱到时候还是想让这些藩王就国,那苏缘这时候教的东西到时候多少能起点作用。
  很快,苏缘就来到了大本堂,作为在洪武十一年修建好的,专门用来给太子、诸王们学习的地方,这里很是安静。
  苏缘对着跟随在身边太监略微示意,便带着自己的教学工具走入了教室之中。
  而被老朱派来跟随苏缘的,则是在原历史上被虚构出来的云奇,当时苏缘听到他的名字的时候,还以为听错了。
  确认了他在胡惟庸案当中做的事,这才确认下来真的是他。
  不过这都是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苏缘刚进入教室当中,就被众多皇子瞩目。
  毕竟今天早上他们突然被通知,要新学一门叫做科学的知识。
  这让每天都学习儒家经典的皇子们产生了极大地兴趣,整天就是背那些枯燥的儒家经典,除了少数一两位皇子乐在其中,其他的人实在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此时还是豫王的,性格活泼的朱桂,看向他一母同胞的兄长蜀王朱椿,他们都是马皇后的义妹,郭惠妃所生的孩子。
  “兄长,你好学,你知道这科学是什么学问吗?”
  朱椿从书里抬起头,他就是那少数几个乐于读书的皇子,他在元历史上,博综典籍,容止都雅,是明初有名的一代贤王。
  老朱还唤他作“蜀秀才”
  不过就算是朱椿,也不清楚这突然冒出来的所谓“科学”是什么学问,不过他也不是什么不懂装懂的人。
  “十三弟,我也不知道,不过等我们上完一节课,大抵就知道是什么学问了。”
  朱桂一脸苦恼的拿起书,“父皇只让太监跟娘亲说让我们学新东西,也没给我们发新书,我看这所谓的科学大抵和狗屁理学一个德性。”
  朱椿脸色一正,“十三弟,理学是大明的官学,天下所有学子都要学习,科举取士也都用的这门学问,可不能如此鄙视。”
  朱桂撇嘴,“人家学这玩意儿是要给父皇、大兄当官来的,我又不当官。”
  “可你未来就封藩国,不学习这些该如何治理国内?”
  看着自己的亲弟弟如此惫懒的模样,朱椿一脸的忧愁。
  要是说朱椿是明初的一代贤王,那朱桂,就是明初的一代恶王,这两人的性格和未来可谓是泾渭分明。
  朱桂在史书上的记载,是对国人纵戮取财,而且屡教不改。
  不过就在兄弟二人交谈的时候,苏缘已经背着他的教学工具,走进了教室。
  看着教室里十二名皇子,苏缘微笑着说道:“以后,我就是你们的科学老师,可以称呼我为。”
  “苏先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