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26章 碰瓷?

第26章 碰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
  天空深蓝,又透着泛白的青。街上车来车往,行人脚步匆匆,声音喧嚣而又嘈杂。
  早晨的空气异常清冷,却不怎么好闻,像是放馊了的抹布又捂了七八年。
  潘家园依旧热闹,市场外一间不大的小饭馆里挤满了人,豆汁儿的味道穿透棉制的口罩,从鼻孔窜到脑门,很是提神。
  李定安挤进人群,本想喝一碗不放榨菜的豆腐脑,但人委实太多,就要了一兜肉包,边走边吃。
  将将吃完,人也进了牌楼,他打开手机,登录了直播间。
  “叮咚……叮咚……叮咚……”
  “温馨提示”一条接一条的响起:恭喜主播,粉丝突破一万……
  恭喜主播,粉丝两万……
  恭喜主播,粉丝突破三万……
  这不对啊,昨晚上才看过,粉丝只能六千多。一晚上的时间,他什么也没干,凭空就多出来了好几万?
  哪来的?
  连响了七八次,终于安静了下来,但滚屏信息就像礼花里的彩条一样往外喷。
  “@李安之,你终于上线了……快去看,博物馆出公告了,说你是‘公益人士李先生’……”
  “派出所也出了通告,还提了你见义勇为,帮助警察抓捕嫌疑人的事情……”
  “这就是那位‘第一天捐献国宝,第二天勇斗歹徒’的主播?”
  “上万人亲眼见证,还能有假?”
  “三生有幸,见到了活着的英雄……”
  李定安有些懵,看了好一阵才顺着网友给的链接,点开了“国家博物馆。”
  公告是八点半发的,离现在也就将将一个小时,但转发过万,评论更是突破两万。其中谈论最多的,是他捐了国宝后,又捡漏赚了六十万,之后识破诈骗团伙的经过。
  大致看了看,他又点开了“平安朝阳”。
  好家伙,怪不得案都没破,警方却先出了公告?
  网友就像疯了一样,询问识破诈骗团伙的主播和捐献国宝的是不是同一个人。
  光是类似这一种留言,就足足有五万加……
  这是正能量舆情,警方没有遮遮掩掩,直接承认,顺便还提了一句“见义勇为的李先生勇擒团伙头目”……
  这一下,等于官方替李定安背书,网友炸了一样,一看当事人上线,像是洪水找到了宣泄口……
  一千,两千,五千……短短的几分钟,直播间的人数就突了三万。
  李定安的嘴咧到了耳根……
  ……
  “我不是专业捡漏……当然,有漏肯定会捡……”
  “线上鉴定?这么说吧,像瓷器、字画这种仿古技术已极为精熟的品类,你让我隔着屏幕只靠眼睛去看,造假集团估计会高兴到发疯,再把我当财神一样供起来……”
  “别的专家都这样鉴定,而且不少?对,只能说我学艺不精,离专家还差的远……”
  “不是不能线上鉴定,而是太费……嗯,太考验眼力。当然,看还是能看一看的,如果看不准,你们可不能乱喷……”
  “这会儿去做什么?哦,老残居准备收一副字画,叫我过去看看……吹牛?真没有,等会到了你们就知道了……”
  “关老师?关老师出差了,好像去了沪上……对,约的十一点,这会还早,就顺道转转……”
  “想了解一些文玩知识?好嘞,没问题……”
  边和网友互动,李定安边在市场里转悠,今天换了一条街,不过摊主依旧热情,不停的招呼他过来看看。
  就这样就这样边走边聊边逛,不到半小时,他就转完了小半条街。
  “这主播不行啊,我们是来看伱捡漏的,但你这光瞎逛,有什么意思?”
  “与其听你说这块铜镜是哪朝的,那只破碗是谁用过的,我还不如去网上搜,何必听你在这叨叨叨?”
  小姐姐:“哪有那么多的漏等着人去捡,天天捡漏的不是人,那是神!”
  品艺轩:“这倒是实话!”
  李定安:“各位,我觉得有必要再重申一下:千万不要觉得古玩市场遍地是漏,敢抱这样的心态,家里有矿都不一定够……”
  “主播这分明是没招了。”
  输出小能手:“不是没招,而是这些摊位上没好东西,不然你当主播蠢,钱掉到脚面上不知道去捡?”
  “是主播眼力不够吧,不能碰了两次运气,就当他是火眼金睛?”
  迎风三千丈:“一看这位就知道楼上这位是新来的,没见过识李安之的手段。也怪主播,你得把前两天捡漏的过程剪辑一下放出来,不然怎么让我们这些老粉替你狡辩……不,争辩……”
  “看到没,老粉都说了是狡辩……”
  好好的,直播间里又争了起来,李定安没参与,只是笑吟吟的看。
  有争论才有热度,有热度才有人气……
  正看的乐呵,不远处传来一阵吵闹声。
  “你看这口,你看这沿,你再看这底……处处都符合明青花的特色。”
  “你看这破开的茬,看这胚,这泌色,一看就知是埋了很多年的老东西……”
  “其它都不提,底上这款总该是真的吧?”
  说话的是个男的,大概五十出头,脚边放着一口箱子,手里捧一只瓷壶,讲的头头是道。
  一听是明青花,附近的摊主和客人全围了上来,男人也懂规距,听有人问能不能上手,就把瓷壶放在了地上,又退开了一步。
  李定安瞅了一眼,乍一看,与古装剧中那种倒茶的壶别无二致,白瓷青花,画的是几座山峰,峰下有雾,近处有松。底部明显带有泌色,但整体包浆油润,说明被人把玩了好多年。
  他离的远,看的不是很真切,只能听人讲:
  “看这釉面,施釉虽薄,却乳而不浊……”
  “这胎质也是,够细够白,足边也足够圆滑齐整……”
  “画工也不错,线条流畅,对比明显……”
  “做工也很细腻,既便不是官窑,也是五大名窑之一……”
  夸的倒是挺多,看的人也不少,但不知为何,上过手的客人看完就放下,也不问价,有人脸上还带着若有深意的笑。
  李定安只顾着看壶,没怎么注意,倒是直播间的网友先乐开了花……
  ……
  “你们看,那之前抱壶的老人,和刚刚说做工细腻那男的,长的是不是很像?”
  “啊……好像真是唉?”
  “至少有六七分……这一对既便不是父子,也绝对是叔侄或是舅甥……哈哈,怪不得那些人似笑非笑……”
  我钻巷子:“主播这运气……昨天才碰到一伙诈骗的,今天又碰到一伙唱双簧的?”
  小姐姐:“李安之果然没说错,这一行骗子真多……”
  李定安仔细看了看,那两人确实有点像。年轻的可能也看出了点什么,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脸色有些讪讪。但老人和另一位年青人依旧一唱一和:
  “只是民窑的东西,不能太贵吧?”
  “小伙子,看清楚了,这可是明朝的,还是青花……”
  “大爷你给個准数,如果合适我就收了……”
  “五十万,最低了……要不是急着给儿子买房,钱不凑手,我还真不一定卖……”
  “啊呀,太高了,我只有二十万,大爷你看行不行?”
  “不行,就五十万,一分都不能少……”
  年青人满脸纠结,急的都快撕头发了。之后又拿出手机,像是要打电话借钱:“大爷你等我一会,千万别走……”
  “最多等你三分钟,再久我可等不住……儿子还在售房部等钱呢……”
  这演技假的真实,四周的人大都憋着笑,看那年轻人起身,又连忙让开了一条道,像是躲老虎似的。
  ……
  年轻人神神秘秘,假装拨着电话,却一声低呼:“呀,没电了?”
  正念叨,他又看到了站在人圈外的李定安,眼睛顿时一亮,快步走了过来:“哥们,想不想赚钱?”
  李定安悠悠一叹:“你是不是想说,那只瓷壶是宝贝,绝对值上百万,更甚至是几百万,但自己钱不够,又怕被人抢着买走,所以想和我合伙赚钱?”
  年轻人瞪着眼睛,嘴慢慢张大,好像在说:这特么是我的台词……
  不知为什么,他竟然觉得还能抢救一下,伸手在口袋里掏了掏,拿出一个小本:“你这人怎么不信?看,这是我工作证,我考古队的……”
  “考古队?”
  李定安瞅了一眼,又朝前面支了支下巴,“那地砖上喷的电话看到没有?一百块,他能给你办仨……”
  话还没说完,眼前“唰”的一闪,又是熟悉悉的文本,又是熟悉的文青范儿。
  果然!
  这么精彩的事儿可不多见,怎么也得触发点任务什么的:
  人生在世,世事无常。麻烦总是接踵而至,但谁也说不清,后面是不是还跟着好运气?
  幸运者,考验你的时候又到了!
  任务:真假难辩。
  要求:12小时。
  备注:视处理结果奖励相关技能……
  麻烦,运气?
  看来这次无漏可捡,不然就会有提示。但这个处理结果,又是什么意思?
  李定安好似在发呆,直播间的网友却笑成了一团。
  围观的人也忍不住了,“吭吭”“嗤嗤”的声音此起彼伏,没坚持过几秒,就变成了哄堂大笑。
  “太逗了,比看相声有意思多了……”
  “就这演技还想给人设套,你好歹多看看电视剧练练啊?”
  “多少年没见过这种棒槌了?”
  年轻人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想发作却又怕引起众怒,最后只能悻悻的揉着鼻子:“走了……”
  “唉……好……走……走……”
  后面那一老一少也明显慌了神,胡乱应着,年轻的抱起了瓷壶,老的抱起了箱子,低着头挤出了人群。
  可能是怕挨揍,抱壶的年轻人走的有点急,一个不注意,脚尖绊在了突出的砖沿上。
  “啊……”
  一声惊呼,年轻人直挺挺的往下摔,壶也应声飞出去,直直的朝李定安砸来……
  我去,这是眼看骗不了,改碰瓷了?
  一磕一绊,一丢一扑,动作如行云流水,不带半丝刻意,也快的不可思议。
  从年轻人惊呼一声青花壶脱手而出,到砸向李定安,前后不过半秒……就是武林高手来了他也躲不开呀?
  直播间的网友觉得就像在看3D电影,一口铺天盖地的巨壶从天而降,劈头盖脸的砸了过来,人本能的往后一躲。
  然后,“当”的一声,瓷壶磕到了手机上,又被李定安稳稳抱在了怀里……
  “我靠……碰瓷?”
  “丫苦胆是被猪油泡过的,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狗日的,揍他……”
  呼啦啦……奔过来了好大的一群,里三圈外三圈,把三人团和李定安围在了中间。许多人手上还拿着家伙:韦陀的棒,林冲的棍,武松的刀,乾隆的剑……
  丢壶出去的小伙快要吓尿了,抱头往下一蹲:“没碰瓷,是脚滑了……脚滑了……”
  老人的嘴唇也直打哆嗦:“别……别……东西我们不要了……不要了……”
  “你们想干什么?”就那“考古队”的年轻人还有几分镇定,色厉内荏的叫着:“我报警了……我报警了啊……”
  “让他报……当街碰瓷属于寻畔滋事,判他个一年两年……”
  “不止,还有假冒国家公职人员,三年以下……”
  “考古队”也慌了,“110”按在了屏幕上,却死活不敢往出拨。
  “老少爷们消消气……真没诈骗,顶多算是唱双簧:东西是老物件,工作证也是真的……就是……就是过期了……”
  “噗……”
  有人笑出了声,李定安低头一瞅,原来只是一张临时的通行证,签发单位是CD市文化旅游管理局,地点是清东陵……
  “墓里挖的?”
  “谁敢干那事?这证是我去年在景点打工临时办的……”
  “考古队”吓了一跳,随即脸垮的像是吃了苦瓜,“壶是这爷俩的……狗日的打牌输了钱被人追账,爷俩找我借钱。都一个村的,还有东西做抵押,我看着也像老物件,就借了八万……”
  他又叹了一口气:“后来我才知道是赌债,去找他们要钱……好家伙,连家里的锅都被搬空了……我没办法向老婆交待,才想了这么一出主意,想着把壶卖了找补点损失……真没骗你,这壶是他们家祖传的,全村人都知道……”
  “听他胡扯,这样的故事我能编出一箩筐来……”
  “小伙子别上当,你看看那款就知道了……”
  款?
  李定安把壶翻了过来,后面印着两排六个楷字:大明天顺年制!
  字迹漂浮,结构虚散,青花干涩……这一看就是后加的,也就是行话中的“寄托款”。
  抛开这点不谈,只说天顺青花:别说见,听都没听过……这要是真的,绝对是世上第一只大明天顺朝的青花壶,比拍了2.3个亿的鬼谷子下山大罐只高不低,少些也得以“十亿”为单位。
  只卖五十万,亏到姥姥家了……
  怪不得那些人看一眼就放下?
  “你看那胎,粗的都没边了,说实话,我第一次见左右不对称的青花瓷……”
  “再看那足,像是烧制前在沙里滚了一圈,糙的割手……”
  “还有那底,跳刀痕足有三处,就是烧来自个家用,也不至于这么不讲究吧?”
  “画法也不对,太简单了,不像是淡描,反而像泼墨晕染,别说明和清,说是民国也不见这一款的,所以,这九成九是现代人凭着想像,胡乱仿出来的玩意……”
  围观起哄的不是摊主,就是来淘物件的玩家,眼力还是有几分的。也确实如这些人所说,这些缺点都有,而且很明显。
  但就算是只凭眼力,李定安也觉得这是老东西。
  一是看包浆和还剩那么一丝的土泌色,没个两三百年绝不会有这成色,而且怎么看都不像仿的。
  二则是三人之前唱双簧说的那些话,没有一处不符合:
  施釉虽薄,却乳而不浊……
  胎质够细够白,足边够圆够整……”
  画工简致,对比明显……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