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弱闯江湖 / 第十五章 教皇子做人

第十五章 教皇子做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十五章教皇子做人
  从青龙城回到上西府,我立即带着夫人解红缨回富贵村吉祥屯老家,陪父母过年,只不过,这次一同去我家的,还有一个三皇子金永康。
  至于白千娇、魏可轻、沈破风及其他诸将,因为过年了,我命他们都回家,和家人过年去。白千娇家还有个把她养大的管家和一众白家家仆,就算是她的家人,她也有意回白家大宅看望他们。
  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只不过,这个三皇子,实在是矫情的很。
  我看,皇帝老子可不是派给我一个徒弟,而是派给我一个“爹”来!
  一路上,三皇子嫌弃骑马太颠簸,到吉祥屯路又太远,乡下人太少,不热闹,村里饭菜也不如皇宫细致,没有宫女奴仆伺候,住的土炕也非常硬,屋里还冷......总之,这个三皇子挑剔了一路,我很不耐烦,但我尽量忍着,为了过一个开心的年节。
  好不容易熬过了正月十五,爸妈对我说:汗青,你是五府节制卫将军,又是三皇子之师,不能在家久居,不问政事。爸妈都挺好,不用惦记。
  我明白,爸妈的意思是叫我回去上班。
  我也觉得,差不多该回府了。
  于是,我带上三皇子这个“爹”,和我夫人一起赶回上西。
  到了府衙,我上大堂端坐,召集众官员和将领开会议事。
  一来让大家都见过三皇子,二来让众人各报工作情况,有事早说,三来安排接下来的事。
  大家都没什么事,说过年期间,天下太平无事。
  我说:路修完了,银行和各工厂都开办了,年也过完了。再过一阵子,就会春风吹,而后就是农耕时节了。大家要做好准备,我还要几个项目,就是挖水渠,挖水井,建供水管网,让所有耕地,乃至山上,都有水源,这样农民种地不用自己打水浇灌,也不用怕天气干旱了。所有耕地都能有沟渠顺利排涝,这样就不担心下大雨了。供水管网不仅要覆盖耕地下面,也要接入各家各户,这样大家也都能吃上自来水了。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太明白我在说什么。
  千百年来,都是靠天吃饭,天雨人大喜,没雨就求神;天旱地就旱,庄稼不收年年种。还没听过所有耕地都有水和排水沟渠这种事,山上也要挖出水源,这些就更难办了。
  我知道大家还有疑虑,因为耕地通水渠,并不是难事,难就难在所有耕地都有水渠,山上的山地和林地,也建设出水源,这就非常不容易做到了,再加上家家户户都有水到家,这种工程之庞大,几乎是办不到。
  于是,我又说:不久,我就告诉各位,详细怎么去办。没事诸位就散会吧。
  大家散会之后,三三两两的还议论这通渠之事,都摇头晃脑,直说太难,天方夜谭。
  我却不这么想。能不能干成,干的对不对,最起码,你得先想到啊,先去想。所有错的都想过做过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正确的了。爱迪生造灯泡的时候,就知道之前的失败都是告诉他,那些材料不适合做灯泡,这有什么问题,如果一干就成,一想就行,那就没有难事了。
  如今大夏国有耕地10亿亩,上西府来说,有人口50万、耕地30万亩。
  如果在耕地附近打井的话,按照每10亩地一个水井来算,需要打井3万口;打一口井需要10人干10天,如果召集10万人10天就可打井1万口,那么用30天的时间,10万人就可完成打井3万口。
  仅仅是打井,还不够,有的井有水,有的井没有水,怎么办。
  对没水的井,就埋水泥管,用水泥管道相互连接,接入江河湖及溪流,并多安闸门。
  管道形成管网,井形成井网,管井联合供水,就可以一定程度不再担心干旱。
  不仅要铺设供水管网,还要铺设更大直径的排水管网,也安好闸门开闭。下雨大,发生洪涝危险时,各地块就开闸排水,确保耕地不涝。排水管网接入江河,只要设计好水路走向,没有问题。
  我的计划雏形虽是大致如此这般,但实施起来,还需要根据各块耕地的地形、山水的形势、水文走向和雨水丰沛情况来综合考虑,做好设计,统筹考虑好,供水和排水防涝防汛都考虑在内,于是,我找来上西府各村的老农户、负责农业技术指导的农司、管维护河流防汛和懂水利工程的一些专门师傅,一起来探讨一下我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大家看我这么耐心的向他们求教,都畅所欲言,我让记录员都记下来,好仔细琢磨。
  最后讨论完,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有钱,人手足够,水泥管足够,打井,建地下管网,挖沟渠派水防涝,这些都没啥问题。
  整了半天,还是银子的问题。
  既然是银子的问题,那就没有问题。我赵汗青的上西府,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我让总管萧顺负责打井工程。
  让总办秦和负责管网工程。
  银子由税队队长花得少及时拨付。反正银库有的是银子,取之于民,用之于农,办点正事,不怕花银子。银子不花,也是被老鼠咬坏,反而不美。
  上西府打井和建地下管网,是大工程,是否能够成功,我心里也拿的不准。
  这一天,我还在深思打井和供水管网及排涝、自来水入户等工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忽然魏可轻来报,说府外来二人,正是青龙城卖地图那名少年和他的母亲。
  我心中顿喜,此时,我正缺此少年。我赶忙出门迎接。
  见到这位少年及其母。此时二人,看起来,神采奕奕,衣服整洁,面庞干净,俨然换了模样。
  我将二人迎进府中交谈。
  我问少年:何方人士,家有什么人。
  少年答:小人名徐大禹,母亲尚徐氏,父亲三年前因病故去,家中只我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父亲生前在北俱神州州衙地理司任职,主要勘测大夏地理水文山川,一生都在大夏各州游走,小人也跟随父亲游历过大夏四十神州,对地理水文略知一二。因常年游历在外,父亲故去后,家中存银已不多,部分用来葬父,部分用来给母亲看病求医,剩余勉强支应生计,已穷途末路,无奈在青龙城沿路摆摊,别无所能,只会画些地图之类。一连摆摊七日,无一图售出。幸遇魏可轻将军,慈惠恻隐,搭救我母子。此恩没齿难忘,今特来投奔上西府,祈将军大人收留。
  我笑道:好!言而有信,说来就来了,很好!徐大禹,本卫将军,正有事和你商量。命,徐大禹为上西府治水司命,由府衙安排住所,配丫鬟2人,家仆2人,轿子两顶,轿夫8人,所有吃穿用度,一应开销,都由公家支付,并给饷银,每年,先按白银1000两给付吧,以后经济好些,再说其他。
  徐大禹听后,感激涕零,一年一千两的俸禄,对徐大禹来说,属实相当高了。
  而我,就是要重赏这个地理专门人才,无论是修路还是打井、找水脉、分析水源等等,都需要这么个人才,并且我还需要他,教会更多的人。不给厚禄,单单靠感情,那又能维持多久呢?
  我又命总管萧顺,设立治水司,由徐大禹为司命,授予他全权,执掌水利、土地技术勘测等事,并征召懂水利、会农耕、懂挖渠的人才,作为治水司的官员。很快,治水司人员就配齐了500多人,可以说力量非常强大。
  这么多人,上西府容纳不下,我又在上西府外,购得一处大宅,改造成治水司。
  对于我的安排,徐大禹非常满意,并暗暗决定:为赵汗青将军,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没几天,治水司,把山川河流的走向,如何设置取水闸口,地下水管如何编排摆布,各户如何走管线入户等,都用地图和施工图的形式,仔细标明,让我察看。
  并且还给出了很多建议,比如,遇到洪涝,如何排水排涝,各堤坝应如何扩建,各河流应如何预防洪水,自来水管应如何借助地势入户等等。
  我一一采纳这些专业的建议,并及时拨款,让治水司,分头进行各项防洪工程和护堤工程及自来水入户工程等。
  好在,此时虽然是冬季,但上西府的土地并没有上冻,反而可以挖的动,又不容易塌方。
  我很高兴。如果土地不上冻,那就不必等到春季,当下就可以开工建设了。
  效率,我要的就是效率。
  大家都立即行动了起来。
  在银子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人们争先恐后参加工程建设。
  10万人的庞大队伍,到处打井;又有10万人的队伍,按照已设计好的图纸,进行地下管网铺设工程;此外,还有数万人,进行堤坝防护,排涝工程等施工。
  整个上西府的建设节奏非常快。
  上西府的水泥厂,日夜赶工,造水泥管。
  上西府的炼铁厂,日夜赶工,造入户自来水用的铁管。
  我也带着夫人解红缨、护卫白千娇,常到各处察看进度。
  我还指导炼铁厂的工匠,制造出古代风格的简单的水龙头。对此,工匠们非常惊讶于我的神技,我笑着说:我这都是跟一位出名的老师傅学的,那位老师傅已经不在世了。
  工匠们都非常佩服我。
  参加工程建设的农户们也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大家边施工,边提出很多改进的办法和措施,解决了许多施工困难,发明了很多新方法新物件,比如新式的铁闸门,新式的井水取水轱辘,灵巧的管道衔接和喷洒设计,还有管道终端蓄水井等。
  我也对自来水工程施工匠人们进行了指导,因为水管过长过远,供水就会越来越没有压力,水压不足,水就不能入户,或者地势高的人家,就没有自来水吃。那么就要根据每户的情况,缩短水管与供水地点的距离,几乎是每一百米就建一处蓄水池,每一千米就有一处加高压力水池,通过调整高度,增加自然供水压力。大家还采取了很多奇妙的办法,把水源源不断的引到高山上,形成了高压力水源,只要山上闸门开放,全城家家户户都有水源。靠近河边的就不用担心压力了,水更是供应充足,而且也是入户到家的。
  ......
  五月一日这天,春风拂面。是个好日子。
  总管萧顺来报说,打井工程完工,3万口井,有1万口井有地下水,另2万口井已接入供水管网。
  总办秦和来报说,地下供水管网已完工,接入2万口无水之井,设置供水闸门若干,非常方便农民使用,供水来源有大河、大湖和山泉等。管网对排涝等情况充分考虑,做足了设计施工。
  治水司命徐大禹来报说,耕地及道路沟渠已完工。各沟渠都采用水泥管及水泥护板,即使天降百年不遇大雨,耕地不会受涝,排水也会非常通畅,只要经常维护修缮清理,百年无所担心;全城都已经供水入户,家家都有“自来水”了。
  我带领众人,来到上西府水房,拧开我参与创作的水龙头,只见自来水,哗哗哗的流出来,我又关闭水龙头,水流又止住了。大家都瞪大了眼睛,惊奇的看着这一切,犹如在梦里。
  我说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大家都辛苦了。
  “来人!盛摆宴席,大家不醉不归!”
  酒席间,三皇子对我说:师傅!您真神人也!
  我哈哈笑道:三皇子殿下,我只不过闲来无事,好奇思妙想而已。你既然拜我为师,我若不教你治府之道,那是不负责任了。
  三皇子道:师傅,我学到了很多,但更主要的是,我看到师傅您一片为民之心。如果是别的府县,有这么多税收银子,都在想着怎么扩建府邸,怎么骄奢淫欲,但师傅您,却自找其累,为民造福,让本皇子钦佩!
  我说:三皇子殿下,您过奖了。为师只不过是尽了臣子的职责。所谓打井、铺设地下管网以给耕地供水,自来水入户以便民生计,这些事,都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大夏国如果足够富强,每个地方都可以照此法进行。不足为奇。
  三皇子惊叹不已。
  当日,大家都喝了很多。
  ---
  次日,我与三皇子进行了恳谈。
  我对三皇子说:三皇子殿下,你既已拜我为师,今后,为师便不再称呼你为三皇子殿下,而称呼你为徒儿,你可愿意。
  三皇子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徒儿愿听师傅教诲。
  此时,三皇子对我的所作所为都非常钦佩,也就不敢挑三拣四,在我面前,也规矩了很多。
  我说:身为皇家后代,要学的不仅仅是农事,水利和工程,还要学武。为师身为卫将军,也略懂一些兵法之事,不知徒儿可肯学否?
  三皇子道:目前虽无战事,但若有战,临时学兵法布阵恐来不及。徒儿愿学,以待将来有所用处。
  我说:那你说说,您都曾学过何种兵法呢。
  三皇子微笑道:禀师傅,徒儿在皇宫时,有太学师傅教导兵法甚多,比如教兵、列阵、冲杀、扎营、反间、火攻等等,徒儿学过不下百篇,但都没有名称,只叫做《皇家御兵法》。
  我说:那你说说,如何为将。
  三皇子道: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将有将道,言出令行,军纪严明,有德有能,训练士卒,威武阵容,知天知地,赏罚分明。
  我说:很好。看来,基础理论知识,你已经学过了,这倒省了为师力气。那么,为师就教你,三招制敌之术,你好好跟着为师学,要学精髓,多加思考。你懂吗。
  三皇子道:愿闻其详。
  我说:三招制敌之术,第一招,就是以弱胜强术。第二招就是以败为胜术。第三招就是必死而生术。
  随后,我把三招制敌之术,详细的讲解给三皇子听,他居然能听懂,而且非常认同。
  我这三招制敌之术,综合了我曾经学过的六韬三略、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兵法,每一招包含三十个变招,每个变招又蕴含两个相对兵法,虽名为三招,实际为180法,尽得兵法之要,三皇子学的认真,我教的全面,师徒二人学的不亦乐乎。
  我看着三皇子勤奋好学的样子,和我之前认为的,三皇子稀里糊涂、傲气骄人的品性完全不同,此时的三皇子,似乎才是真正的三皇子。而之前的三皇子表现出的种种荒谬作风,实在是大智若愚、自藏聪明以拙笨示人的自保之举,这样可以让太子和二皇子放松警惕,认为三皇子毫无争储之心,不是威胁。
  我内心不觉为三皇子如此深沉的城府所吓到,看来,三皇子金永康,非池中之物,很可能是韬光养晦,实则胸有大略,志比天高。
  如此看来,我还真是要认真教导他才好,如果将来,他与太子、二皇子一争天下,也希望他能胜出,并用所学,努力做一个明君,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好处。
  不知不觉,我教导了三皇子三个月。
  时间就来到了8月。
  这天,我和三皇子、白千娇出了上西府衙,到外面散心,随处走走,看看风土人情。
  但见到处都是林绿草青,花开蝶舞,人群熙熙攘攘,车来车往,商贾云集,买卖兴隆,一派繁华景象。
  田间,稻谷长势喜人,玉米长的老高,绿油油、黄澄澄,一片丰收景象在眼前。
  地头,农民三三两两交谈聊天,毫无劳累之像。
  看来,今年,上西府30万亩耕地,如果丰收,按每亩130斤产出计算的话,那也是3900万斤粮食,合银收入也有3.9万两。(1斤按1文钱计,1两银兑换1000文钱)
  忽然,我想到一件事,如今粮食非常便宜,1文钱可买1斤粮食。
  农民辛苦一年,所有耕地产出才3.9万两银子,农户赚的实在是太少了。
  据说,去年,上西府的粮食,1斤可卖到10文。粮价也算是短时间达到了一个高峰。
  但是,粮食不能无限制的涨价,那样,百姓会吃不起粮食,有的还会饿死。
  而谷贱伤农。这个问题也得考虑。
  我就想,怎么能让粮食保持价格稳定,但农民又能增加收入呢?
  这似乎是个矛盾的死结。
  但是,这是在古代大夏国,很多办法的实行,有着独特的优势。
  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实行发放“润地养生银”。
  具体来说:就是把农民全家纳入农村户籍管理,凡有农村户籍的人口,无论年龄大小,一概分给适量土地,每月都由上西府发放润地养生银。确保每人三亩耕地以上,只能多,不能少。而每亩耕地给润地养生银1两。这样,每年上西府银库出银近30余万两发给农户,农户就乐得耕地,又不需要指望卖粮食养家。
  我又实行颗粒归仓奖惩制度。具体来说:上西府全面收购农户粮食,并设最低收购价格,如果农户愿意卖给公家,就按最低价格以上给付银子,粮食分三六九等,越好越干的粮食,给银越多。同时,制定交粮入公仓的任务,就叫颗粒归仓,以确保农户不让耕地撂荒而从商或离乡不种地的情况发生,对按时交公粮的,除了发放应给付的购粮款以外,还额外奖励银两。如果农户的粮食售卖能够遇到更高的价格,也可以卖给价高者。如果有农户不愿意种田或因身体疾病等原因不能再亲自耕种,可以承包给别人耕种。
  我又制定耕地保护制度:农户的户籍不得轻易变更,农户的土地不得出售出卖转让他人,父亡子继,无子,则女继。只不过,继承的人必须是农村户籍的人,这样避免城里户籍的人到农村,利用农户急用钱或家贫等情况,趁机收购土地,让农户失去生活来源,到处打工或成为流民。
  我所想象的这些,三皇子居然都能听得懂,让我倍感意外,也觉得,这个徒儿还是可教的。
  总体说来,上西府30万亩土地的粮食产出,是不够的。
  上西府有50万居民,如果每人每天吃10斤粮食,那么50万人一天就需要500万斤粮食。目前的生产能力,整个上西府的30万亩土地,也只能产出3900万斤粮食,只够上西府所有人吃上7-8天的。就算大家省着点吃,也最多能吃80天,那还得说每人一天吃1斤,都吃不饱。
  所以,我还是需要推进一些事:那就是奖励开垦荒地,大量从外府进粮食,大建储粮仓库。
  于是,我又让总管萧顺,按照我的意思,发布官方告示,奖励农村户籍人口,开垦各种荒地。
  我命总办秦和,大量采购其他神州的粮食,并修建很多粮库粮仓。秦和很能干,陆续在龙台府、上西府、河东府、南海府、白羊府5府总共建成5千个粮仓,每座大粮仓都可以储粮40万斤。5千粮仓如果收满粮食,就可储粮20亿斤。
  大夏国四十神州,共有耕地10亿来亩,总共粮食年产可达1200多亿斤左右,所以,我只要银子够多,还是能够收上来20亿斤粮食的。
  不过,因为上西府进行了耕地供水工程,所以各地块比往年增收了一半,每亩地可以产出180斤到200来斤粮食,30万亩地就可以产出6000万斤粮食,这也很值得人欣慰了。
  其实,我之所以这么费心的想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在古代大夏国,我需要粮食,和一个稳固的根基。
  主要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如果哪天,我和皇帝翻脸了,那我也好有个落脚之地。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他想杀谁,谁都没法活。我虽然被封为卫将军,但我明白,我不过是皇帝的家奴,皇帝想什么时候要我的人头,只是一句话的事。
  因此,我不能坐以待毙,还是做好万全的准备为好。这些想法,我不能告诉三皇子。不过,我很希望三皇子对我加深了解,以后也好在我危险的时候,能够帮我说句话给皇帝老人家。这就不枉我教他一场了。
  ----
  有些事,不能念叨,怕什么,就来什么。
  一年来,我在上西府修水泥路,开银行,建厂,建了100座银库,仅把守银库的军兵,就有10万人;过了年,我又挖数万口地下水井,铺设地下供水管网,给各户供给自来水。这些事,自然都被皇帝陛下掌握了。
  而且,朝堂之上,有大臣又出面弹劾我说:卫将军、上西府总治赵汗青,私蓄兵士10万,聚敛金银,挖设陷阱,截断水脉,意图不轨,请皇帝治其罪!
  还有大臣上奏弹劾我说:卫将军、上西府总治赵汗青,到处收购粮食,私储于府,以致天下缺粮,民无饱食。请陛下明鉴!
  还有大臣说:卫将军、上西府总治赵汗青,修路筑成,招兵买马,私养幕僚,数十万士兵配备上西飞腔,意图与青龙城抗衡。请皇帝陛下明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