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还剩三甁啤酒 / 第四章 有了新欢

第四章 有了新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月子里,李司要上班,婆婆就等张珊睡醒了,吃顿饭,再到儿子下班时,吃顿正餐,晚饭。
  晚上,孩子闹腾,婆婆睡得沉,李司指望不上,张珊一个人守着孩子,吃奶,换尿片,哄睡,再起来吃奶,换尿片,哄睡,到天亮,睡了。婆婆醒了,哄孩子玩会儿,等张珊睡醒吃饭。
  明明是不想弄早饭,还对左右的邻居说是让媳妇多睡会儿。对于婆婆的这一套,张珊没力气说,饿了,婆婆还在外面哄孩子,她起床,自己煮面吃。厨房的剩菜,冷的,吃,不能饿着。
  以前,张珊不理解,做月子的女人,干嘛和婆婆有很多过节,现在了解了,孩子会消耗精力,没有满月的孩子,一天里,拉屎拉尿,好多遍,光是擦屁股、换尿片,就够忙的,还有吃奶、哄睡,放床上不睡的,只能抱着,等孩子睡了,人困得不行不行了,才去扒拉点吃的。
  听老人们说,月子里,冷水不能碰,冷风不能吹,最好不要出门,家里食物有限,想吃什么,可由不得自己。婆婆能把生活管过来,就是烧了高香了。
  婆婆也很委屈,一大清早去买菜,做了早饭,自己在吃,媳妇如果醒了,起来了,会来吃的,可是媳妇还在睡,不要吵了她的瞌睡,等睡醒了,自己会起来吃的。孩子醒了,要去哄孩子,隔壁大姐说小孩有黄疸,抱到外面晒晒太阳,会好点。等媳妇醒了,还要做中饭,简单点,就两个人,晚饭时,儿子回来,多加个菜。
  在李司看来,他妈既做饭,又哄孩子,张珊应该满意,干嘛脸色不好?话还那么少,问两句,发脾气,哟,竟然发脾气了,不可理喻,不就哄个孩子吗?事儿那么多,矫情!
  张珊母亲来探望,看到带的鸡蛋没吃几个,问婆婆,婆婆说张珊胃口不好,吃不下多少。
  月子第九天,作为孩子的外婆,张珊母亲请车把母子接回了娘家。
  李司正好可以轻松上班,婆婆也不用照顾孙子,他顺水推舟,说了些客套话,留下张珊,在娘家过。
  李司毕竟要顾及点脸面,隔三差五地去看望母子,夸孩子的外公和外婆对孩子好。他只是不想自己妈带孩子,多辛苦,再说了,张珊有单位发的基本生活费,开销不用操心,省事。
  学期末,快放寒假的时候,镇教育组有一个推荐进修的名额,上报的是李司,需要市里批复,要不然,推荐了,没名额,就去不成。
  李司从一个朋友那里知道了王蒙,此次学习,她是其中一个,她的父亲虽然不管这个事情,但是能帮忙,说的上话。
  李司托人联系上了王蒙,想请她父亲帮忙说几句好话。两人见面,居然看对眼了,一个羡慕男的才华,一个垂涎女的年轻貌美。
  张珊的心思在孩子身上,对李司照顾不到,有时候,晚上在张珊家过夜,她总是累,弄得李司一点兴趣也没有,草草了事。
  现在看到王蒙,脸蛋漂亮,个子高挑,身材匀称,穿衣有品,真是个可人儿。
  李司想起张珊就后悔,怎么没早点遇到王蒙?偏偏和张珊处到了一起,还怀了孩子!还结婚了!真晦气!
  看见王蒙,李司眼睛有它的想法,王蒙觉察到了,两人相谈甚欢,李司的热情主动,王蒙全盘接受,以为遇到了意中人,答应帮李司向父亲说说,请父亲帮忙牵线搭桥,为李司争取名额。
  王蒙父亲见到李司,一个从乡镇来的英语老师,个子高高的,偏瘦,五官端正,看上去,比较老实,带了一些烟和酒到家里,坐在椅子上,有点拘谨。
  听李司说了原因,王蒙父亲说考虑考虑。王蒙在旁边,说李司是她一个同学的朋友,一定帮帮忙,他想去省城进修,希望父亲能帮忙给管这事的领导说说。
  王蒙父亲对李司的事没怎么上心,但是对女儿的事一向放在心上,女儿开口说了,不帮忙,她在同学那里多没面子?于是答应试一试。
  王蒙父亲不想推荐有误,先向李司所在乡镇教育组问了些情况,问题不大,已婚,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是青年教师培养的典型,本来申报学习的人就是他,只是名额有限,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
  也就是说,只差最后一步,这种事,对于分管领导来说,只要有人去,不出问题,能完成学业,顺利毕业,不给市里教育局惹麻烦,符合条件的人去,能交差,大家都好。
  王蒙父亲找到局里分管这件事的朋友,说了李司的情况,他翻看乡镇上交的人事资料,李司符合条件,答应给个名额给李司,毕竟一去三年,有些市里的青年教师还不愿意去,觉得受拘束。
  进修的事情办得很顺利,等到来年三月,李司和王蒙就会同市里的几个老师一起去省城参加学历进修学习。
  事情办成了,两人电话、短信不断,李司会以感谢为由,搭车到市里,约王蒙出来吃饭。
  李司能从王蒙眼睛里看到明晃晃的喜欢,他见时机差不多了,告诉了王蒙关于他已经结婚的事情,因为王蒙父亲知道李司已婚,迟早,王蒙会知道。
  王蒙听说后,开始很生气,李司哄着她,一再声明不喜欢张珊,迟早会离婚的,感情一团糟,很苦恼,只是现在要出去学习,提离婚,时间上来不及,还会影响学习。
  王蒙毕竟年轻,李司这么说,她居然有点心疼李司,觉得他的感情不顺,是个可怜人。
  李司答应他,会尽快离婚,他受够了张珊的无理取闹、懒惰、自私自利。
  王蒙父亲知道李司结婚的事情,但是不知道女儿同李司走到了一起,以为女儿也知道李司已婚,是她朋友的朋友,会知道的更多,没有同女儿说。
  更何况,在王蒙父亲想来,女儿怎么会看上一个小镇上的老师?还比她大好几岁,想都没有朝那方面想。
  王蒙当然也不会在父母面前提她和李司的事,有时候说起,仅仅是认识的朋友。
  李司两边瞒着,还觉得自己真是能干。
  张珊带孩子,忙得很,基本不给李司打电话,王蒙没怎么怀疑,他们感情确实不好,寒假期间,李司有很多时间陪她聊天,偷偷约会。
  要开学了,李司准备出门的事情。
  张珊这边没打算在娘家常住,产假结束,上班,谁带孩子?
  两人商量孩子的事情。
  张珊担心地问:“孩子姓李,总是由外婆带,不好吧。你一去三年,你妈总是要来带的。”
  李司直接回答:“那就改姓张,我妈心脏不好,带不了那么长时间的孩子。”
  张珊疑惑了:“这怎么回事,你爸妈同意?”
  李司肯定地说:“同意,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进修的机会,不能这么错过,他们很支持。”
  而在王蒙那边,李司潇洒地周旋在王蒙身边。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哪里经得起这般甜言蜜语,还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李司多看王蒙两眼,王蒙的心都能化成水,她快忘了李司还有妻子的事情,觉得李司迟早会和自己一起,张珊不过是个过客。
  李司从王蒙口中得知,王蒙是独生女,她们家已经为她买了套房子,李司如果和她结婚,她爸可以将他调到市里上班。
  怎样安排张珊和孩子?成了李司的烦恼,当初,张珊家要的是上门女婿,如果孩子改姓,那么就能顺利地将孩子留在张家,说不定还能让他们家出学费和生活费。
  李司回家同父母商量后,达成一致,孩子可以再生,王蒙和他关系挺好,读书的时候,对她好点,回来后直接去市里工作,生个孩子不成问题。
  李司妈直夸儿子有出息,他们在家一定保守秘密,要儿子对张珊也好点,说不定能多给点生活费。等书读完了,回来离婚,和王蒙结婚。
  张珊父母听说李司同意孩子姓张,改名张李海,十分高兴,以为他是因为家里穷,想去读书,想出两全的办法。
  约了个时间,张珊父亲同李司商量读书的事情,按照李司写的名字上了户口,给了一万元,支付他的学费。李司最低生活补助的银行存折交给张珊,但是由张珊负责给他寄生活费,每月打到他的卡里,不低于一千五,不够时,再补,直到他三年学成归来。
  就这样,李司毫无后顾之忧地到省城进修本科。
  一时间,大家都高兴,婆婆对张珊也亲切起来,打电话问候,接回家里,看孙子,之前的事情,仿佛真的就是个误会。
  婆婆既然已经知道了王蒙,晓得她爸能把李司调到市里上班,还买了房子,只等他们毕业,回来工作,当然要对张珊好了,一则,可以稳住她,不要闹,摊牌后,会影响儿子的前途。二来,生活费对婆婆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张珊出,那就不是问题了。
  一孕傻三年,张珊的心思,哪里够她分析这么多弯弯绕绕的事情,一个孩子就够她精疲力尽的,考虑到张珊孩子小,教育组将她的产假延了一学期,下年九月份,孩子差不多一岁时再去上班。
  张珊带孩子在娘家生活,田里农活多的时候,她还要洗衣做饭,李司有时会发消息给她,无非是学习紧张或者和几个老乡出去吃饭之类的事情。
  实际上,李司在同王蒙打情骂俏,开心着呢。学校里面一起散步,假日里,到附近逛逛,有时天晚了,直接开房,夜不归宿。
  李司把他们拍的照片存在电脑上,手机里。完全沉浸在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里,有个漂亮的老婆,老丈人家有办法调他到市里工作,房子买好了,空着,等结婚,可以直接入住。
  美中不足,张珊和儿子,稳住,时机到了,离婚。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吹神 夜的命名术 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