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走一步看一步吧.我戎马半生.和敌人斗智斗勇.排兵布阵.我是内行;但我不是政治家.在各派政治势力中虚与委蛇.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我是外行.里仁作为职业军人.自当以身许国.马革裹尸是我最好结局.”孙里仁的语气显得悲凉无奈.完全不像是当下勋章满襟、声名远播的心境.“但雪华你不同.你是有血性、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但也单纯简单;而我们这支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派系林立.弊端重重.部队上下.贪腐成风.这种环境并不适合你;对日战争终有结束之日.我希望那天.也是你的军人使命完结之时~”鲁雪华茫然地看着孙里仁.以前.孙里仁在他心目中.刚强坚毅.百折不饶.但今晚.他看到了孙里仁内心的另一面.对自己这位老长官、这位铁血将军.有了全新的认识.
“抗战战争.使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出现了大洗牌.有的政治力量显著增强.如***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军阀;有的势力大为削弱.如张学良的东北军和冯玉祥的西北军.
抗战结束后.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会仗着自己手中的武装.进行大摊牌.有的甚至会进行政治冒险.恐怕.国内又会有一场内战浩劫.华夏大地再次笼罩血雨腥风.新一军作为国内最为精锐部队.肯定是首当其冲.作为国民政府手中的利器.装甲团更会充当最锐利的矛头.
雪华.你是抱着为家人报仇雪恨的心愿來到这支军队的.所以你面对日军.表现得意志坚定、作风顽强、舍生忘死.但如果你报仇心愿已了.如果你那时还在军队.还在装甲团.面对可能是你同胞的对手.你还会有如此坚定信念吗.按照你善良本性.你会因为不得不违心所为.而陷入深深痛苦和自责之中.导致你精神奔溃.这也是我让你脱离一线部队的原因之一.”孙里仁披肝沥胆.一派肺腑之言.
“那我该怎么办.长官.”鲁雪华突然觉得失去了人生方向.
“去学校吧.要么继续深造.要么教书育人.
抗日战争.中国被日本铁蹄糟践得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表面上看.是因为我们钢铁产量少于日本、飞机大炮质量不如日本;但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落后.国民的民智、民主和民族意识远远落后于日本.而这些.只有通过几代人艰苦的努力.长期的教育才能实现.”孙里仁劝说道.
这是鲁雪华投笔从戎以來.面临的最大困境.他沒想到.在全国高涨的抗日热潮下、在抗战即将出现曙光之际.孙里仁会给他揭开中国军队和中国政治的另一面.面对日军的凶残和顽强.鲁雪华从來沒有惧怕过.但孙里仁给他讲述的这些中国黑暗面.却让他真正感到心惊胆颤.不知如何是好.
显然.孙里仁看出了鲁雪华的不知所措.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只是一种最悲观的可能.还有一种乐观的看法: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使4万万5千万同胞觉醒了起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爱国热忱都空前高涨.作为四大反法西斯盟国.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一但消除了日本法西斯这个威胁最大的毒瘤.中国的发展会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这些都是光明的一面.
也许战后.国内各派政治力量都能从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出发.能摒弃前嫌.以和平方式成立一个联合政府.所有的军队归国家管理.那新一军就将是维护亚洲和平、遏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钢铁雄狮.那时候.你留在部队.也会大展宏图.”
听孙里仁这么一说.鲁雪华的心情顿时觉得宽松了很多.在他心目中.他已经将新一军当作是自己的家.孙里仁就是自己的家长.知道自己还可以继续留在新一军.鲁雪华顿时一扫心中愁云.谈话气氛又变得轻松自然了.
“长官.我有个请求.”鲁雪华说道.
“又不是开作战会议.不要太过于程序化;这些年.独立旅跟着我南征北战.死伤惨重.剩下的旧部.身边的只剩下你了.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孙立人不免有些伤感.
“长官.我想趁目前部队休整期间.和工兵团和卫生队一起.将在密支那战役中牺牲的新一军将士遗骸归拢起來.修建一个墓园.让弟兄们能在地下做个伴.等抗战胜利后.再全部将烈士英灵迁回国内.让他们魂归故里.”鲁雪华说道.
“这是一个好主意.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你想得很周到.”孙里仁点头赞许.“但工兵团现在任务很重.除了日常的营地建设.我还在以密支那战役为范例.给他们强化城市攻坚训练.为今后大反攻攻克日军重兵把守的城市做准备.”
鲁雪华眼神中不免又流露出一丝失望.
孙里仁接着说:“雪华.我们战俘营里.关押着300多名在密支那俘获的日军战俘;前段时间.英军统帅斯利姆中将知会我.英军正在缅中、缅南作战.他希望将英军在英帕尔会战中俘获的800多名日军战俘交给新一军看管.我正愁沒人主管这件事.所以沒立即答应.雪华.你精通英日三国语言.正适合做这份工作.我给你一个步兵营.你负责看押这1000多名鬼子俘虏.督促他们修建新一军烈士墓园.”
中国驻印军将士墓园,就选择在密支那机场和密支那火车站中间,西边一处向阳的山坡上。所有的墓穴一律面向东方,让烈士英灵始终眺望祖国,感受来自祖国的第一缕阳光。
墓园的整体图纸,是孙里仁在百忙之中亲手设计的。
墓园入口处,是用钢筋洋灰制作的高大坚固门楼,气势宏伟。两个“十”字呈“v”形分列。双“十”字象征着中国民国国庆日“十月十日”,“v”字形象征着密支那战役中国军队的胜利。
门楼里面,是一座三层楼的砖木结构公墓纪念堂,红砖灰瓦,庄重肃穆。
纪念堂正中,是孙里仁亲笔颜体工楷书写的“大中华民国驻印军新编第一军阵亡将士纪念堂”。纪念堂两侧,篆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壮气冠河山,青史长留忠勇迹”;下联为:“英魂昭日月,黄土难埋敌忾心”。
进入纪念堂,迎面是一块硕大的满是弹痕的坚固洋灰断墙,这是鲁雪华特意从浸润了无数烈士鲜血的密支那火车站废墟里找到并运到这里的,上面整齐的刻着孙里仁撰文并亲笔题写的墓园题记:
“胡笳声急,牧马怨鸣,过去今朝,狼烟深锁昔地,桎梏束缚咽喉。
民国三十三年春,为打破枷锁,恢复国际通道,中华民国38师,奉命从印度出发,劈山开道,攻击前进,势如破竹,连克要点。
四月十六日,我部横穿丛林,突袭缅北重镇密支那。将士用命,忠勇奋战,血战数日,攻占此城,计壮烈成仁官兵一千七百三十三名矣!而先前我军将士为攻占此城,牺牲五千有余矣!英烈曝骨荒郊、羁魂草野,两月有余,尤为惨烈。念诸先烈视死如归之精神,尤堪景仰,受建此墓,为我扬威异域之英雄,永彰忠烈,以慰在天之灵焉。
民国三十三年十月八日,新一军军长孙里仁中将敬书”。
断墙后面,密密麻麻的,是烈士们的灵位。
最前面两支高大柚木牌位尤为醒目。右边是:“国民革命军14师41团团长宁伟少将”(牺牲后国民政府追授),这是牺牲在密支那战场上盟军最高长官;左边是:“国民革命军38师特务团团长李让梨少将”(牺牲后国民政府追授)。
日期:2023-06-1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