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小说巴士 / 六人合 / 第一章 黄金面具

第一章 黄金面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漆黑的房屋中,烛影闪烁间,随着一声“吱呀”声,厚重的房门被打开,一位白发老者的身影随即出现,手中拿着看
  上去有些历史的煤油灯,不慢不急的走向房中,房中那一排排的书柜也随着那暗淡的灯光悄然出现在眼前,那一排排的书柜上,放满了各种书,越往里,书柜也是越旧,看着有些历史了,当然,其上的书也是如此。
  最终老人出现在最里面的那有些破旧的书柜前,随着烛光的引导下,手中的那本厚厚的皮书也出现在了眼前,那皮书,几乎每条书缝间都有着大大小小的空隙,乍一看,那纸张也有些些许泛黄,但从整体来看,虽说有些破旧,保存的却是极好了,可以看出它在老人心中重要性。
  书柜旁有着一张上面堆满了稿纸的原木桌,老人随手将油灯放在其上,微弱的灯光的照射下,四周的一切也能尽收眼底。
  “哎”随着这一声轻叹,老人终将那皮书放在了书柜之上。老人随即转身拿灯而去,不经意间,却是发现了那在油灯之下的一张旧照片。因为时间的久远,照片之上具体的物相已是模糊不清,但仔细一看,却依稀可见的是六人的合影,在老人那沧桑的脸上,深邃的眼神中透露出了无尽的真实,嘴角间却是露出了久违的一丝笑意,“故事原来是这样开始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杭州,远比不得如今的繁华,大街小巷上没有那一座座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一排排的低矮平房和街道上的简陋摊位。
  大街上人来人往,虽没有那车水马龙般的大马路,也没有那水泄不通般的晚高峰,却是有些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这般热闹嘈杂声并不会让人感到烦躁,反而让人感到愉悦。
  随着人流的攒动,一眼便会看见那写着“缘古屋”的招牌。顾名思义,便是那在杭州小有名气的古董店了。
  “呦,今个儿,您怎么有空来店里了啊。”话音刚落,便见那被称为老板之人正满面春风的走来。
  只见那人身材中等,不胖不瘦,脸上阳光满面,穿着一套黑色西服,缓缓的走来,笑着对那擦拭着花瓶的老年人打着招呼,说:“前阵子我接了单生意,说好了今个儿来交货,人逢喜事精神爽,咱们开门做生意,总不能跟着钱对着干吧!”
  “是,是,是。恭喜啊,又接了单大的了”那老年人笑着点头说道,但手中的活却是并没有停下来。
  那闲熟的手法,一看就是经验老道的人,一手拖着花瓶,一手拿着鸡毛掸子在仔仔细细的擦拭,任何的灰尘都逃不过他法眼,尽数在他那掸子下被拂去。
  这中年人姓王,名国华,是我祖辈的朋友,也可以算是看着我长大的人,因为早些年,做生意失败而家道中落,加上配偶离去,祖父看其可怜,便收留了他做了个店堂伙计,想来也有三四十年了吧。
  别看其有点年纪了,但是处起事情来,确实是让人由衷的赞叹,大伙儿也很尊敬他,我呢,一来是因为与其比较亲近,二来也是因为祖父临终前将那古董生意交给了我,并且嘱咐王叔好好的帮我,也就亲切的称其为“王叔”。
  我见王叔他在专心的做事,也就没有与之细谈,便径直的走向内物。内屋可比不得外屋,外屋在王叔的管理下显得落落大方,各种物品摆放的井然有序。我打着门面做好了就行,内屋怎么样也无所谓了的想法使得内屋并没有外屋那样整洁,但也还能走动。
  我来到桌前,打开台灯,继续翻阅祖父遗留下来的东西。不断的翻阅着各种文献与资料,不知不觉中也到了晌午。
  查阅了长时间的文献,我也感到了疲惫,伸了个懒腰,看了看墙上的钟表,发现已是到了晌午,以为那约好的人今天是不会来了,便拿着一块毛毯在椅子上睡去。
  “啪啪啪……”
  就在我眉宇间露出了久违的轻松之感时,突然间,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入耳中。
  “小杜,有人来了。”随着敲门之声接近尾声,一道沧老的声音响起。那熟悉的声音自然是王叔发出的。因为我有工作时不喜欢被别人打扰的习惯,所以就关上了房门。加之我曾说过,不许任何人私自进入我的工作室,王叔也就不曾进入过。所以内屋也就比较凌乱了。
  即便是有着千般的不愿,我也无奈的在王叔的提醒下起身。简单的收拾了下,便和王叔一同去了前厅。
  只见前厅那人,比较着急。在屋内不停的来回走动,手中死死地拿着一个四四方方的木盒。这木盒说大不大,只有人脸般的大小。
  厅中之人,见王叔和我陆续的赶到时,脸上焦急的神情也慢慢的缓和了下来。见我后便先开了口,说道:“张爷让我将东西交给你。”我和王叔都愣了一愣。因为我从未认识什么张爷的人,心中虽然有惑,但也不曾表露出来。随即那人将手中的木盒打开,里面却是一面镶嵌着各色宝石的黄金面具。
  就在这人将面具从木盒之中拿起交到我手上的时候,王叔被这耀眼的面具给惊吓到了。不由得“哎呀”一声,“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面具,这条纹,这宝石,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
  我接过面具,也被其完美的做工所折服,心中不断的暗自的赞叹,也露出了喜爱之情。那中年人见后,便是说道:“我受人所托,将这面具带来给你…….”我和王叔听到后还未听完他的话语,便直接打断着说“给我?、”“谁?”。
  也许是被这物品给深深的吸引,却忘记问了重点。也就是王叔他阅历丰富,并没有过多的被吸引,问了详细的事由。我放下了那面具,略有所思的听着。
  原来此物是一件古代宫廷之物,至于是何处寻得,别人不说,我们不问,这是这一行的不成文的规矩。因为大凡是值钱之物,无非是墓中所得,真正干净的倒还真是不多见。此物乍一看,有着年头。至于是何年代,还不太确定,初步认为是古代楼王之物。
  而那所谓的给我,也并不是给我,而是给我祖父。因为祖父不在了,所以便交给我保管了。听那人说,这是一位张爷托他将此物奉还我杜家。因早些年研究古楼兰,听说祖父得一楼兰之物,遂借其研究。
  那中年人也没有说明白,大致说了这么个情况,便急急的走了。我们也无法得知详细的事由。于是我便将面具放入木盒中,拿进了内屋,带着好奇与疑惑开始了对其的研究。至于王叔嘛,便是留在了前屋招呼着后面来的客人。
  我翻阅着各种有关古楼兰的古籍,都没有太大的收获,失望之感尤然心生,突然发现祖父留下的笔记本中夹杂着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虽然有点旧,但好在保存的还很好,里面的影像也都还清晰可见,我瞪大了眼睛,原来那照片中的物品不是别的,正是和我手中一模一样的黄金面具。
  从这照片的新旧程度来看,估计也有个三四十年了吧。照片上的面具有一些部位都随着时代的久远而褪色。但还能看出那面具正是我手中的这面。心中喜悦之感泛起,却也有着无限的好奇。
  强烈的好奇之心作祟,使我仔细的翻阅那部分的内容。
  这是一面楼兰女王的面具,古时候,楼兰是西域的强国,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因居汉与匈奴之间,常持两端,或杀汉使,阻通道。楼兰屡次替匈奴当耳目,并攻劫西汉使者。汉派兵讨楼兰,俘获其王。楼兰既降汉,又遭匈奴的攻击,于是分遣侍子,向两面称臣。后匈奴侍子安归立为楼兰王,遂亲匈奴,成为了汉朝的心腹大患。
  曾在汉朝做质子的王弟尉屠耆降汉,将情况报告汉朝。昭帝遣傅介子到楼兰,刺杀安归,立尉屠耆为王,尉屠耆继位后不久便离奇的死去,其族人秘不发丧,为稳定格局,得以在汉与匈奴之间保存,只得让年轻美貌的楼兰圣女代为执政。圣女为了让自己的族民们从汉与匈奴的手中解救出来,偷偷的使用了一种古代楼兰的禁法,得到了无上的力量,在与汉和匈奴以及西域各国的战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遂得以保全楼兰子民不受他国的奴隶。女王死后,那象征着至高无上的面具也消失了。
热门推荐